分享

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

 大的萝卜三斤 2011-05-31

水城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经验交流材料

水城县成立于1950年,1987年原水城特区分设为水城县和钟山区,2003年由市中心区搬迁双水,是一个新建县城。全县辖32个乡,1个镇,325个行政村,总面积3584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近年来,水城县按照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创双建”工作要求,以“整脏治乱”为切入点,以城市建设、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循环经济城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等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着力提升机关干部和市民素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整脏治乱”工作由全省挂末跃居全省前15名,被国家气象局授予“中国凉都”称号,荣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全国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2010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城”等多项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协调,各方联动

(一)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水城形象、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各项工作的统领。

(二)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六盘水提出的“双创双建”,成立了“双创双建”领导小组,县四大班子“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任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充实县文明委、县爱卫会力量,县“双创双建办”、县文明办、县爱卫办、县“整脏治乱”办、县“满意”办合署办公,组建了强有力的创建办公室。结合水城实际,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创建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县委、县政府与各单位、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注重协调联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双创双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办公会议,听取责任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适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解决创建中的难题。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一)新闻宣传方面。在电视台、《水城快讯》开辟“双创双建”专栏,强化创建新闻动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仅2010年,在六盘水电视台、《六盘水日报》、《水城快讯》等媒体播出、刊出新闻稿件97篇。

(二)社会宣传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宣传方案。2009年以来,一是悬挂标语5000余幅、印制墙体永久性标语310条、编发《水城县文明市民手册》20000册、制定“严管重罚”的通告等多形式的宣传资料50余万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二是运用广告宣传。在城区制作了大量大型户外广告、灯箱广告、墙体标语等。三是注重街头宣传。组织干部职工、志愿者队伍、少年小交警等义务宣传人员上街发放宣传资料和纠正不文明言行。四是坚持专板宣传。各乡镇、各单位、学校、社区共创办了宣传专栏1590余板,广泛宣传市民文明规范、健康教育等基本知识。

 三、强化教育,提升素质

坚持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个进程之中,积极发挥好了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推出了一批文明警示用语,广泛开展文明规范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和进家庭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开展“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机关”活动。市民受教育面达80%以上。  

(二)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县文明办、团县委、县教育局、社区组织了职工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创建文明城市先锋队和市民义务监督员队伍,各单位职工开展文明监督岗执勤,县执法监管局组织了流动环卫队,积极投身各种形式的创建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创建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

    (三)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全县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卫生文明城”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创建内容编成歌曲、快板,在校内外宣传。

(四)发挥规范的约束作用。以规范市民文明言行为重点,相关部门制订了垃圾袋装、车辆停放、广告张贴、禁鸣禁放等管理办法,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确保了城市的秩序井然、环境整洁。
     四、创新载体,夯实基础

  (一)积极深化文明细胞建设。加强社区阵地建设,社区服务实现多元化、网络化、规范化。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旅游、金融、税务、电力等)、政府行政部门、执法部门为重点,文明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队等创建活动都形成了一批亮点。在全县各乡镇实施危房改造暨美好家园建设,开办“农家书屋”。

(二)夯实创建基础,加快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步伐。

1、2006-2010年,共投资7.786亿元。一是投入资金1.8亿元新建双水城区人民路水城段、凉都大道水城段。投入资金1200万元改造完毕大威烟线1公里。二是投入资金3.5亿元,新建集团化中小学校、职校7所。投入资金2000万元,扩建水城县人民医院。三是投入资金4208万元建设双水城区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工程。四是投入资金320万元新建水冲式公厕4所,垃圾中转站4个,流动公厕9所;投入资金150万元,增设主次干道垃圾收集箱30个,更换果皮箱600个,隔离护栏1.8公里,完善人行标识标线12300平方米。五是投入资金2350万元,在双水城区新建了规范农贸市场3个。六是投入资金240万元,新建规范停车场1个。七是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成明硐水库大坝工程。八是完成14个居住小区建设工程。

2、2011年大胆举债10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投资83万元对2010年新建的3个公厕配套垃圾中转的附属设施进行完善。二是投资1.76亿元建设水黄公路入城段3.2公里及景观大道和电缆入地工程。三是6月份拟投资6.83亿元开工建设两个公共厕所及垃圾中转站、三个大货车停车洗车场和迎宾大道、塔山路、保健路、营盘路、一中路。四是年底开工建设双水城区客车站,六盘水市中医院和几个安置小区。切实解决 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督查督办,落实到位

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水城县从建立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入手,制定了《水城县“双创双建”工作实施方案》、《水城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水城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单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水城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乡镇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水城县县级领导干部周六、周日带队督查“双创双建”工作制度》等17个配套文件,使督查督办工作有章可循。

2010年,县级领导干部每周带队督查县属单位创建工作,抽查1个乡镇,县“双创双建”办每月对全县33个乡镇、77个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督查考评;2011年,县领导坚持每周督查,县“双创双建”办每季度进行督查考评;对乡镇及城区不定时督查。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和《督办通知》,共下发《整改通知》1000余份,《督办通知》40余份。在月考评和季度考评中,前五名的单位“一把手”在媒体公开照片表彰,排名靠后的单位“一把手”在媒体公开照片曝光。同时将月考评或季度考评分值综合为年终考评分,纳入县级目标考核分值,直接兑现年度考核奖惩,与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挂钩。对在年终“双创双建”工作综合考核靠后的四个机关单位和四个乡镇进行黄牌警告,并处罚款2000元。通过督查考评,各单位、各乡镇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政府行政执行力大幅提高,各项整改和督办工作落实率达90%以上。

六、畅通渠道,公众满意

    一是在六盘水政府网站开通投诉平台;二是在水城电视台和《水城快讯》设立“双创双建”宣传专栏、光荣榜、曝光台,公开表扬“双创双建”工作先进个人和集体,公开曝光后进个人和集体、不文明行为,公开举报电话,切实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问题。2010年6月,对双水城区脏乱突出、群众怨声载道的腾庆路农贸市场进行了强制搬迁,铲除了腾庆农贸市场这个脏乱“毒瘤”。近三年来,共受理群众投诉600余件,解决近560件,使公众满意率长期保持在85%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