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业难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准确的定位

 冯大江2010 2011-06-21
就业难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准确的定位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家庭成员也是尽其所能、将其能量发挥之极,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家长心中难解的一个结。近日,一个亲戚的孩子找笔者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并请笔者予以帮助。笔者观点:大学生就业并不难,难就难在准确的定位。
1、企业用工难问题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的“两难”问题,企业要的就是劳动力,大学生就是现成的劳动力,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联系起来想,这两个问题其实放在一起想就不是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企业用工难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平台,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企业用工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资源条件,大学生某种程度上是企业解决用工难的有效途径。
2、企业用工难问题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之间存在误区。其一:思想上的误区。大学生给自己的定位是管理者、指挥者而不是执行者,在家长和大学生心中,总认为,大学那么多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在当前中国人眼里,“好工作”就是要体面,“好工作”就是要轻松挣钱,“好工作”就是指指画画、动动嘴皮子,如果上了大学还进企业做工人,大学几年不是白费功夫了。与之相同,企业也有一个误区,招大学生做工作,空有文凭、没有真材实料,扑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做不了基层员工能做的活。其二:机制上的误区。办学机构与企业之间、人才市场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个互动机制,把企业与大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开展定向培养,为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找到出路,这个也是学校办学的出路之一。
3、就业难问题其实就是准确定位问题。就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要把就业问题与高考一样的对待,千人过独木桥,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千人争考一个公务员岗位的现象。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就业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公务员岗位上,一定要放下架子,根本的是要看什么样的岗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岗位锻炼自己,什么样的岗位能让自己迅速成长,什么样的岗位有利于自己的显能和潜能的发挥,无论是学生自己、家长、教育界、社会都不能出现这样的理念:让舒服不舒服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根本追求,这是中国教育失败的最佳佐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