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①。蜂虿虺蛇不螫②,攫鸟猛兽不搏③。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④,精之至也⑤。终日号而不嗄⑥,和之至也⑦。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⑧。心使气曰强⑨。物壮则老,谓之不道⑩,不道早已。 注释: ①赤子:婴儿、幼儿。 ②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虺(huǐ)蛇:一种毒蛇。螯(shì):毒虫或蛇咬刺。 ③攫鸟:凶猛的鸟。搏:捕捉。 ④牝:雌性。牡:雄性。朘(zuí):男孩的生殖器。 ⑤精之至:精气充沛。 ⑥号(háo):大声哭。嗄(shà):声音嘶哑。 ⑦和:和顺、和谐。 ⑧益:增。益生:贪生。祥:灾殃。 ⑨心使气:任气。强:逞强。 ⑩物壮则老:指由健壮转为衰弱。不道:不合自然。 意译: 含德到了深厚的地步,就和婴儿相仿。毒虫不蜇他,猛兽不扑他,凶鸟不抓他。他骨弱筋柔,拳头却攥得很紧。他并不懂得男女交合,小生殖器却翘起来,这是因为体内有“精”的缘故。整天号哭,声音却不嘶哑,这是因为体内调和的缘故。懂得调和,就叫“常”;懂得“常”,就叫“明”;对生命有利,就叫“祥”;任性使气,就叫“强”。事物正当壮盛却衰败了,这就表明它不合乎道,不合乎道的都会夭折。 点题: 老子在这里指出养生的办法是保持柔弱,固守元精,不耗元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