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阅读的个性化

 全老师志愿填报 2011-06-28

谈 阅 读 的 个 性 化

www.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2-8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11期供稿文/何中文
[导读]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内容摘要】 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富于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改革应倡导走个性化阅读之路。
  【关键词】 个性化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
  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个性。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发展个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理应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阅读过程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如今,在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学生阅读的春天,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一、个性化阅读的特点
  1、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
  2、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心灵对话交流过程。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读者的独特体验。
  3、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即是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1、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要改变过去教师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我的个性。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二、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
  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一个读者懂了一篇文章,说明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性的信息模块,并且这个相似模块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读者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是各不相同的,它受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读者的生活积累、阅读经验等紧密联系。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相似模块,成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顾黄初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个性化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品评生活,丰富生活阅历。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来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 概括性之间的矛盾。要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让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文本中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
  曾看见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老师教学《猫》,他让学生谈谈对猫的感受,学生发言踊跃。
   学生甲说:我从书上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学生丙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这里我们不必评论三个学生关于“猫”的阅读体验孰优孰劣,单来看看他们的体验各是如何产生的。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阅读书本而获得的知识。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获得的经验。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谈的,他的独特体验源自情感的自我体验。由此例可见,学生大脑中有着怎样的相似积累,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便会产生出相应的阅读体验。
    三、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是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是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遇到些疑难和困惑,那是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惟师、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己。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就是说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若干见解的交流,就能使个性化阅读对话走向全面、深刻、成熟。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确立为学生阅读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称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多采用延时评价策略,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对话中,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突破樊篱,应时代的召唤,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只要教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相信个性化阅读的花会越开越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