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上篇

 淄水渔夫 2011-07-08
张仲景依据病证轻重及体质强弱,掌握猛剂用量

药证虽相应,还应当根据病人禀赋之强弱,阴阳之偏盛,年龄之长幼,性别之男女以斟酌剂量,如四逆汤,体质强耐药者,附子用大者,干姜用量加倍。又如十枣汤中的大戟、芫花、甘遂用量极小。且在服法上,仲景叮咛,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又如桂枝附子汤等风湿方,方后注“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之。”(《伤寒论》174条)而某些方剂中麻黄、细辛、附子的用量特重,这些都体现了证不同而量有异。

历代医家师法张仲景的配伍规律,创出千古不朽的名方。

阳和汤乃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治疗阴疽名方,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方由在大熟地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麻黄五分,炮姜炭五分组成。大熟地为君药以滋补血液,故用量最重,鹿角胶为臣以填补精血,以肉桂清除寒凝之气,取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之义为佐药,用麻黄表散之性以开腠理为反佐药,更使白芥子消除皮里膜外之痰,吸收炎牲渗出物,全方君、臣、佐、使,调剂得宜,故取效甚大。本方配伍周密,用量精当,熟地为滋腻静药,用量一两;麻黄为发散动药,用量五分;大量熟地得小量麻黄,则补血而不腻,小量麻黄得大量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一守一走,相反适以相成。方中白芥子、肉桂、炮姜之量,均比熟地、鹿角胶少,体用之间斟酌得当,可谓有制之师。

近代名医张锡纯,制方可谓园机活泼,匠心独运。他所制方中,动药和静药比例得当,升降相因,气药和味药相须配伍,如治心病的定心汤,方由龙眼肉一两、枣仁五钱、萸肉五钱、柏子仁四钱、龙骨四钱、牡蛎四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治心虚怔忡。方中龙跟肉一两以补心血,枣仁、柏子仁补心气用量五钱,更用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因之团聚。若用药一味补敛,实恐于舒缩启闭运动有所妨碍;故又少加乳香、没药之流通气血者以调和之。张锡纯所制之方,用之效捷,为临床医者所喜用,实为后学之师法。

从上论证,药物的用量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关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方剂中的药物剂量比例,重视配伍药物之间剂量比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践中也证明,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举足轻重妁作用,这从历代医家医案中不难得出结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涌其源泉。要想揭开中医方剂剂量之秘,就必须认真学习古医书。古代名医处方用药,都是以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为度。关于学习古医书的方法,王琦先生在《经方研究五论》一文中总结说:“重基础,融会贯通;求背诵,了然胸中;明法度,变化有宗;相比较,分析异同;审病机,触类旁通;善综合,方证参用;重实践,不断研究。”只有精通古医书,从中获得处方用药的规律,那么,我们在临证实践中选方用药就会左右逢源,也就会达到海阔天空,“凭鱼跃,……任鸟飞”的境地;也只有精通古医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不会盲目开方,开大方;也只有精通古医书,我们处方用药,就会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临床效果就会“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