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乐相马有术

 白云与蓝天1815 2011-07-13

伯乐相马有术

美容业常见企业哀叹:人才难找呀!也常听人才抱怨:伯乐难寻呐!于是企业高薪诚聘聘不来,人才是苦找工作找不到。追其究竟,行业也不泛好的企业和优秀的人才,那造成这种职业错位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里不得不说说伯乐相马术。

自古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与其求贤纳凤,不如自修驿道,完善自己求贤的条件,才能够吸引“凤落梧桐栖”。换句话说:要找千里马,你得备具一双慧眼,你得拥有伯乐的相马术!否则,就算好马在你面前,你也当个骡子使,这又怪谁呢?叹无千里马时先问自己是否是伯乐呢?

一马在伯乐面前,到底是不是千里马,我想伯乐一定是有一套审判标准和核定要诀,千里马定与普通马大有不同之处,就像企业选人才,一定是有一套要求和标准,符合标准的才算作适合的人才。可是美容行业大多常犯的毛病就将人才拒之门外还不自知。当然,也有很多“伪千里马”伤害了企业老板,说是有多少年的经验,有多少成功案例,要求高薪高位,过不了试用期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学历都造假何况经历呢?不能只看简历什么都信。也有很多求职者上当进入“皮包公司”,到最后要么拿不到工资,要么给不了发展平台甚至公司破产。于是双双走进误区,互相鼓吹,互相欺瞒,使这种人才供求落差越来越大!

现在的人才招聘几乎都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第一步是尽量实事求是地完善公司资料,详尽职位要求及联系地址电话,严禁错别字!第二步人事招聘经理要做的是要求:公司所有人员亲切和善面对应聘者,特别是前台接待,微笑礼仪是公司门面。人事招聘部经理做初步审核,中高层管理一定是要老板(总经理)亲自面试的。“相马术”开始了!

 

一.      一、修改应聘简历表

应聘过的人都知道,进入公司第一步是填写一份简单的履历表,有些公司的表格千篇一律不说,且简单的太粗糙,像不知哪捡来的一张复印件。拿在手上不想落笔。招一个文员用这个表,招一位经理同样用这个表,并且入职后即作为入职档案保存。再光采的企业形象就毁在这张表上。有的表除了个人信息资料、工作经历教育经历外,还要求写出家人的姓名、工作、地址、电话号码,这不是胡扯吗?应聘者还并没有入职,有义务填写家人信息吗?我常自备简历,见到这样的表一点也不想填,也不太想进这家公司了。还有人事或前台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是正规公司,这资料一定要填的,因为要入档案管理的。”真教人无语!入职档案需要填写这些资料,可是这还没入职,大概不必大肆曝露家人的信息吧?正规公司入职后要另填档案而不是一表代替全部资料!还有要求写出曾工作过的公司离职原因,但凡离职不管什么原因,应聘者都不愿意把评价写在纸上,这点完全可以在问答时再谈。

总觉得找工作和选人才其实就像谈恋爱,了解多一点再确定关系就容易磨合一些。在初步了解时,你不可能从简历中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业务、专业水平,可美容行业有几家公司在应聘时有设定考核问卷?不同的人才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不同职位要设立不同笔试题和问答题,了解应聘者思想层面的认知,所谓人才,就是用在对的岗位发挥适当的才干! 大多数企业招聘者并不会设置面试题目,也不会问重点问题,没有专业的考核怎么筛选人才呢?把简历改成职位问卷吧!务必了解对方对方的价值观、工作愿望、目标计划。

招聘是双相的,面试官在初试时在了解应聘者的同时,也必须告知对方公司的基本情况、愿景目标,发展平台,将公司良好形象展现给求职者。我曾遇到某公司,问题问了NX个,基本对我是了如指掌了,却没有介绍公司丝毫情况,也没有询问我的看法,就果断一句听通知吧。第二天这公司一再打电话发信息请求去上班,我也只有婉转拒绝。感觉他要找的只是一个员工而非合作者。

 

二.     二、看到的比听到的重要

这个行业有个特殊性,假的比真的说的还好听,浮夸风现象严重,有的企业见一工作经验五年十年的就求贤若渴,“人才”当然希望自我定位高一点,就是没有金刚钻也想揽这瓷器活,最后发现这个“人才”并不是自己想象的超人,再来怪人家骗了公司!简历只是选择人才的参考,能力是要从综合面观察,初试要验证一个人的言语谈吐、行为举止、服饰妆扮作出基本分析,再由老板作专业考核。试用期内由能力来定岗定位。

薪资定位模糊不清是人才错位的根本,大多高层职位薪资标准都是“面谈”,然后看到应聘者要求的薪资很高,为了留住人才,往往也会应承这一要求,但最后达不成期望,双方都有受骗的感觉。正确的做法是按自己公司的职位需求,以工作量及工作难度来设定岗位薪资,再因人才需求在浮动不大的基础上改动,这样定位的好处是应聘者不会匹配落差大造成进退两难。当然,更大的好处是你给什么样的钱就招什么样的人!一些发展中的企业给不了高薪,招来的也只是经验不多的学习型人才而非创造性型人才。也有企业薪资定位虚高,把薪水总额当底薪标识,吸引人才上门了,再说实际给不了,有能力才拿得到。拜托谁不知道薪水是靠能力拿的,可是请明示岗位标准薪资吧?

 

三.“能”者“上”

无一例外,我应聘培训讲师时面试的老总大多都会问:“什么时候能报到?”我说:“还是先试讲一下,相互了解一下再定”老总便说:“也行,那你准备一下,看明天做个二十分钟试讲”。我说:“不用准备了,现在就行。”

招聘和求职是双相选择,即是高薪聘请,怎么能没有高要求高标准呢?聘一位培训讲师,一定要有当众演讲能力,就算要准备,5分钟就好,如果要等下次准备好了再讲,一是说明此人能力不够,二是没有准备就应聘也不是诚恳求职态度,三是大概这个人并没有看上公司。

真金不怕火炼!招聘一位市场总监,半小时内写不出一个市场营销方案,你也可以考虑是否给这个高薪;招聘一位品牌经理,半小时写不出一个团队计划目标,大概也不是你要找的黑马;招聘一位培训讲师,不能面对众人做半小时以上演讲,大概也不能称职为讲师。如果招聘给的标准应聘者做到了,可老板还是不能清晰定位看不出此人优缺点和能力,那就是老板的问题了!

还有的老板聘讲师,面试时让对着老板一个做5分钟的演讲,这是极不规范的,5分钟只能做个自我介绍,且演讲是要当众表现的,一对一只能说是聊天。有的老板让讲师讲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也是没有标准,台上的演讲一定是要“即兴”才能展示其能力,如果拟定一个主题不能临时发挥,也体现不了讲师的工作需求。能力一定是强于他人的特殊要求之上,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不能称之为能力。

 

三.四、双向薪资制度

    困扰企业的还有个问题:底薪给的高公司成本也上去了,招来的人又不确定能否创造相应的效益;底薪给得低了,招不来有能力的人才。其实一家公司少不了两样人才:一种要底薪保障的,多是能力不太自信的。二是能力够要高提成的,相对底薪就会低些。其实这个问题好办。每个人招入公司如果价值观和愿景能匹配,完全可以设置两种工资制度,任选其一。市场结构本来就有前线和后援之分,两种工资制度正是符合不同人才需求,各得其所。

     另外一个问题很值得争议,就是工资发放日,一般公司有每月十号,十五号为多,也有五号,八号发放的。这里有个小九九,就是很多人做了十天半个月离职,大都不要工资了,公司就考虑到人员流失的替补时间,也不会在当月结算工资。可奇怪的是,越是工资压得久的公司人员流动性越大,就算有半月工资也走人不要了。我有了解几家公司,在当月30号发工资,也就是说想走人的拿到工资就可以走人,没有一分钱工资被扣。反而这样的公司离职的人还特别的少,就算离职,也会提前打招呼,只要是个人,拿了钱就不干会觉得真对不起公司!

这里分解的识人用人问题也只是行业现象冰山一角,众多从业久的人士感受感慨更多,说句大实话: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招来的最后又觉得不是人才,就需要反思自己,制度是否完善,待人是否公平?用人是否合理,是否真的讲诚信重口碑?同理,总是遇人不淑的打工者也要反省,自己找的公司为什么就不能长久合作呢?是自己太浮燥,还是能力真的有待提高才能胜任理想的职位?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世界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伯乐能多一点,千里马也会多了!不仅招聘人才如此,管理也是如此,你的下属是否是千里马,决定于你是否是伯乐!孙悟空有能有才,你得有唐僧的心胸,别老念紧箍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