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品读]说说《红楼梦》中的人和事.开头

 林闻 2011-08-12
 《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的说是一部谜一样的书;有的说是一部“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书;有的说是中国几千年的“国学文化”的“巅峰之作”;有的说是“政治小说”;有的说是一部反封建反专制,歌自由唱民主颂爱情的力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鲁迅先生就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是一部什么书,看来争论还将永远进行下去的。
  但不管《红楼梦》是一部什么书,是一部多么难读懂的书;不管“新红学”,“旧红学”,“索隐派或考证派”;不管“红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多大,不管“红学”的争论有多么激烈,大家却有一个一致的观点,那就是解读《红楼梦》之谜的金钥匙,还是在《红楼梦》文本当中。
  也就是说,作者用“曲笔”,用“春秋笔法”,“把真事隐去”,用“假雨村”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写就的这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其中真味”,还是应该在作者的小说文本中去寻找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贾宝玉”和“林妹妹”,这确是实在的。
  我因有些闲散的时间,也还在年轻的时候读过几遍《红楼梦》,也有一些“读红”心得,“读红”体会等等,也经过了多次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拿出来和一些朋友“讨论讨论”,“交流交流”,也算“以文会友”吧。也不怕有识之士的笑话了。就算“班门弄斧”,我也正好可以打发一些我的闲散的时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这就算是我的开头话吧。
  一:“甄士隐”和“假语存”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真事隐去”和“假语存焉”(“假语村言”)的问题。 看来在当时,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作者的“真事隐去”和“假语存焉”到底是一种创作方法还是在故意设下谜面,以便让我们后来的读者去索隐、探佚、考证等?这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是一部不同于千百年来“皆蹈一辙”的“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的小说。是一部不同于那些“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处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的“野史”。也不是“正史”或“家史”。这是作者反复强调的。
  作者先声明:《红楼梦》这部“野史”,“毫不干涉时世”。“大旨谈情”。却又说“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歌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 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
  既然毫不干涉时世,又何必“指奸责佞,贬恶诛邪”?又何必批评“淫邀艳约、私定偸盟”?且作者又马上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并借“太虚幻境”的石牌坊,又写了一首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至此,我们应该看出作者写《红楼梦》时是有太多的顾虑、无奈和隐喻的。
  作者的“真与假”的问题,红学家蔡义江先生有一段话,能帮我们来真正解读:“曹雪芹说的真与假,并非谜底与谜面。而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曹雪芹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书中的‘真’,或者说是‘假’中的‘真’,就是隐藏在小说故事背后的作者来自生活的思想、感受。而作品中的‘假’,主要由政治、伦理道德和小说创作的本身规律所决定的。如作者当时是处在一个舆论相当严酷的时代,曹雪芹只能虚构一个大观园和元妃省亲的故事来寄托他忆昔抚今之感,让莺莺燕燕们扮演各种重要角色。为了避开政治关隘,声称‘毫不干涉时世’。再从伦理道德上说,小说总要臧否人物,有是非好恶,若用真事,任意褒贬亲人,将家丑外扬,作者自己先就通不过。”(《艺术评论》2005年底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