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部“膜王”锋芒渐露 光学膜市场空间巨大(附股)

 祥子书社 2011-08-16

西部“膜王”锋芒渐露 光学膜市场空间巨大(附股)

2011年08月16日07:52

  西部“膜王”东材科技锋芒渐露

  半年报业绩暴增、华夏基金买入、股价稳步上涨等信号,令位于四川绵阳的东材科技(601208)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翻阅东材科技的历史可以看到,上世纪60年代公司从绝缘材料起家,80年代进入绝缘膜行业,随着技术进步,近些年逐渐进入太阳能背板膜领域,不经意间,公司已经成长为膜行业翘楚,当之无愧拥有西部“膜王”的称号。

  财报靓丽机构扎堆

  受下游需求增长和产品价格提高等因素影响,东材科技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半年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机构投资者似乎先知先觉,已经扎堆进驻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绝缘材料供应商,东材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电工聚酯薄膜、电工聚丙烯薄膜、电工柔软复合制品、电工绝缘油漆及树脂、电工层(模)压制品、无卤阻燃片材、电工塑料等七类,应用于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牵引机车、电机、电器、电子、家电、通讯、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多个行业。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897.82万元,同比增长46.28%;实现营业利润14831.7万元,同比增长126.1%;实现净利润13363.23万元,同比增长90.9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5元。上半年,公司共销售绝缘材料2337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47%;主要产品产销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电工聚酯薄膜、电工柔软复合制品、电工层(模)压制品、绝缘油漆及树脂销量分别增长10.23%、33.81%、27.83%和48.84%。

  由于产品价格提升,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幅高于销量的增幅。公司对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成本的控制,也使得产品毛利率得以大幅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34%,较上年同期提升6.85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23.1%,远低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水平。

  公司有关人士称,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需求增长和成本上升,未来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但是由于供给偏紧、产品的品质较高,公司能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部为机构投资者,包括社保基金、华夏基金、银华基金等,机构合计持有2110.833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6.85%;其中,华夏基金的持股比例为2.54%。公司目前实际流通的股份为6400万股,机构持股比例将近33%。

  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如此看好东材科技的原因,除了短期的业绩表现,还有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在电网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节能照明、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的投入加大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绝缘材料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聚酯薄膜异军突起

  在公司的各项业务中,最受市场关注的非聚酯薄膜莫属。

  据测算,公司上半年电工聚酯薄膜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1.39%,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44.56%增长至52.03%,毛利收入的占比更是从42.31%增长至63.17%。聚酯薄膜业务的营业利润率超过40%,比上年同期增加15.32个百分点。

  聚酯薄膜又称PET薄膜,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经过拉伸、定型工艺生产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薄膜。电工聚酯薄膜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电工聚酯薄膜作为聚酯薄膜细分市场中的高端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近年来,电工聚酯薄膜的用途不断扩展,已广泛应用于电气绝缘、电路印刷、太阳能光伏行业和感光材料等民用以及尖端、高新技术领域,产量逐年增长。全球电工聚酯薄膜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的电工聚酯薄膜产业规模也迅速扩大。2009年,全球电工聚酯薄膜销售量为25万吨,其中我国电工聚酯薄膜销售量达到10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聚酯薄膜生产企业有40家,已形成的总产能约为102.5万吨。其中,包装材料用聚酯薄膜的产能约为7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73.2%;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聚酯薄膜(主要为电工聚酯薄膜)产能约为1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9.8%。包装材料用聚酯薄膜产能比例明显偏高,其他工业领域用聚酯薄膜产能比例则偏低,需从国外进口以弥补国内的需求。

  东材科技招股书显示,东材科技2009年在国内电工聚酯薄膜市场的占有率为17.8%,位居第二位。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8%,位居第一位。与2007年和2008年的情况相比,东材科技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

  对于这种看起来不利的局面,分析人士称,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并不是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了问题。主要原因是市场总规模增长迅速,而公司产能增长缓慢。实际上,公司的聚酯薄膜生产装置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未来随着募投项目投产,公司将切分更多的市场蛋糕。

  据了解,公司电工聚酯薄膜产能总计2.4万吨,其中1.6万吨为自有产能,其余产能为委托加工生产。募投项目中的聚酯薄膜技改项目预计2013年6月发挥效益,届时公司聚酯薄膜的总产能将增加1.5万吨。

  光伏扩张需求激增

  聚酯薄膜业务之中,市场更关注的是其中应用于光伏组件的太阳能背板基膜。由于光伏组件产能大幅增长,太阳能背板基膜市场供给持续偏紧。

  公司招股书和半年报有关内容称,太阳能电池行业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给特种聚酯薄膜产品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半年聚酯薄膜业务的良好表现,也主要是缘于其中的太阳能背板基膜市场需求旺盛。

  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7GW以上,比2009年的7.3GW增长了132%;全球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1GW,与2009年的10.5GW相比翻了一番。

  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大型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全球产能还将再攀新高。全球前7大光伏组件企业的总产能将由2010年的8.58GW扩产至2011年的13.48GW,增长率将达到54.7%。其中,无锡尚德2010年电池组件已达到1.8GW,2011年将继续扩产至2.4GW。美国FristSolar公司在越南、美国、马来西亚等地继续新增生产线,预计2011年产能将由1.5GW增长至2.3GW。

  据了解,东材科技近几年太阳能背板基膜销量连续大幅增长。公司与全球7大光伏组件企业中的4个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上下游关系。7家光伏组件企业总产量约占全球光伏装机量的45%。

  为应对需求的增长,太阳能背板基膜企业均加大马力进行生产。东材科技的生产装置也在超负荷运转,并逐步加码产能。公司新增的8000吨特种聚酯薄膜生产线在2010年全部达产。公司募投项目中的年产15000吨特种聚酯薄膜技术改造项目将进一步缓解产能压力。与此同时,公司还将逐步甩掉低端市场,改善供应结构。

  当然,拥有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也在往中国转移产能,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如杜邦鸿基、仪化东丽等,这些公司实际上代表了跨国公司转移至中国的产能。

  对于面临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东材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和提升技术水平,产品与国外公司产品的质量差不多,成本相对更低,因而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有分析师认为,在目前的供需格局下,只要产品具有同等品质,并不存在谁抢谁市场的情况,因为需求在迅速扩大,而供给难以满足,关键是要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如果供给过剩,不可避免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那时候,成本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东材科技也依然具有竞争优势。

  壁垒难越景气延续

  太阳能背板膜的巨大商机还吸引到很多聚酯薄膜同行的关注。有人担心,新产能的释放将会打压太阳能背板膜行业的景气度。

  拥有资金优势的上市公司走在了前面。如双星新材拟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及“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该公司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2010年全球聚酯薄膜的需求约260万吨,而据专业咨询机构英国PCI预测,2014年全球需求将达到450万吨。

  尽管野心勃勃者不少,但东材科技却比较“淡定”。公司有关人士称,进入太阳能背板膜行业的壁垒较高,新进入者要打通技术关将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据了解,国内能够生产太阳能背板基膜的厂商仅有东材科技、裕兴科技、杜邦鸿基、仪化东丽等少数公司,其中,纯国产厂商仅有东材科技和裕兴科技。分析人士认为,作为高进入壁垒行业的先发企业,保守估计东材科技还将享受2年的高盈利期,太阳能背板膜行业的景气将会持续。

  当然,世界上没有突破不了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所有人都看到突破之后能够获得巨大商业利益的情况下,突破壁垒的周期将会缩短。公司有关人士也坦承,新进入者终究会摸索出一条道路。

  从东材科技的角度看,被同行追赶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中,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东材科技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未来将积极横向拓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等产品。

  光学膜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今年以来,康得新等多家公司纷纷斥资进入光学级聚酯薄膜行业。业内人士介绍,光学膜产品附加值高、下游领域需求量大,是吸引多家上市公司进入的主要原因。

  奥维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文建平指出,包括光学膜在内的高端聚酯类薄膜,是制造聚酯薄膜电容器和液晶显示器的关键上游原材料,电子材料级别、光学薄膜级别的特种聚酯薄膜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目前主要从日本进口,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下游应用广泛

  业内介绍,近年来全球聚酯薄膜行业高速成长,产能规模快速扩大,而国内聚酯薄膜行业一直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现有生产线多数所产薄膜为单层结构或简用性能,只适合一般用途,高附加值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塑料协会发布的《中国聚酯薄膜行业三年发展振兴规划(2009年-2011年)》就明确提出,将配套应用在液晶显示器材行业的光学聚酯薄膜、太阳能领域的聚酯薄膜、电子材料用聚酯薄膜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

  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电子绝缘、护卡材料、影像胶片、热烫印箔等众多领域。其中,应用于包装材料的普通聚酯薄膜厚度一般在8μm-75μm(微米,1μm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厚度一般在75μm以上。

  光学级聚酯薄膜具有低雾度和高透光率、表面光洁度高、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主要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材中的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抗静电保护膜、触摸屏中的保护膜以及软性显示器用膜等领域。而且,光学级聚酯薄膜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例如应用于汽车领域的防紫外线隔热贴膜等。

  此外,近年来应用于电子信息产品的电子电路向集成化和平面化方向发展成为总体趋势,这对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小型化、高精度、一致性、可靠性和适应表面组装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为光学级聚酯薄膜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的兴起,对于上游关键材料如光学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方正证券(601901)预计,光学膜在液晶面板中应用量较大,约占到液晶面板成本的10%左右,以一条8代线总投资200亿元计算,其光学膜的需求就达到20亿元。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介绍,液晶面板上游原材料中,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和背光模组是6大主要原材料,光学膜在背光模组、偏光片、液晶材料等都有使用。许多上游材料此前都只能从海外采购,最近几年京东方一直在力推产业链国产化,在同等品质下,会更加扶持国内上游供应商。

  奥维咨询副总经理文建平认为,国内包括液晶电视在内的电子产品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目前国内的光学膜产能极小,光学膜项目以对下游液晶显示器材行业的国产化水平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光学膜市场的巨大前景,已经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进入。

  南洋科技日前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称,公司计划以每股22.77元价格发行不超过3200万股,募集资金7.2亿元,投向“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5000吨电容器用聚酯薄膜项目”。

  7月12日,康得新出资2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军光学膜领域。券商分析师预计,随着液晶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康得新在光学膜市场上大有可为。目前国内光学膜厂商主要有乐凯等公司,但是都没有进入主流供应商行列,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企业占据。

  南洋科技

  募资7亿进军光学膜市场

  南洋科技(002389)日前披露公司非公开发行预案,将以每股22.77元价格发行不超过3200万股,募集资金7.2亿元,投向“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5000吨电容器用聚酯薄膜项目”。

  南洋科技是目前国内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的主要供应商,而公司计划投建的光学膜在薄膜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与公司此前的产品有一定的相通性。

  东北证券研究员潘喜峰认为,公司项目拟生产75μm-350μm中厚型光学级特种聚酯薄膜,主要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材中的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抗静电保护膜、触摸屏中的保护膜,以及软性显示器用膜等场合。目前国内光学膜的产能较小,基本依赖进口,项目的前景看好。

  此外,为了获得技术积累,南洋科技与两名韩国人共同发起成立合资公司浙江信洋广电材料有限公司。分析称,南洋科技可能更多地看重了韩国方面在光学膜、偏光片的技术积累和销售经验。根据公司公告,该合资公司拟建设年产630万平方米光学薄膜精密涂布项目,建设期12个月,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28亿元,净利润2500万元。

  康得新光学膜项目或配套京东方

  康得新(002450)日前公告,公司将出资2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康得新广电材料有限公司,进军光学膜领域。

  华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光学膜与预涂膜在原料、生产技术以及加工方式等多个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通性,公司在该项目上已积累多年,技术储备成熟,并且得到政府支持,预计公司今年内将有小批量的光学膜产出,未来几年逐年扩大。据悉,公司准备在全国多个地方进行生产基地布局,其远景规划是光学膜产品销售规模达百亿元。

  有公开报道称,康得新董事长钟玉日前陪同北京市经信委领导考察了新材料基地建设状况、拟承接光学膜产业集群项目地块的基础设施状况。

  方正证券认为,康得新投资建设光学膜项目应该是在北京市政府推动下进行的,作为京东方8代线配套项目,公司光学膜销售将有充分保障。

  根据方正证券的测算,以光学膜约占液晶面板成本的10%计,一条8代线投资200亿元,则其中光学膜约占20亿元,假设康得新光学膜占京东方8代线光学膜采购的40%,则其每年营业收入将增加8亿元。

  康得新上市前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预涂膜行业龙头,这一目标将在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公司将实现对COSMO的全面超越。

  而公司的第二个发展目前是成为国际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军企业,光学膜只是这一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公司还将不断开拓其他膜产品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