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拉与深蹲,下肢动作与上肢动作

 风逝无痕 2011-08-16

硬拉与深蹲,下肢动作与上肢动作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草色近却无 于 2009-11-1 22:07 编辑

硬拉的错误动作,除了背部弯曲之外,主要是上肢与下肢动作脱节。上肢与下肢动作脱节,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个是,以抬高上体的动作启动上拉过程。这个动作导致身体向后移动,先利用臀部的力量挺直上体,然后利用前脚掌蹬地的动作,以股四头肌的力量挺直双腿。

第二个是,前脚掌蹬地,以伸直双腿的动作启动上拉过程。这种错误导致了上体前倾幅度的进一步增加。先伸直双腿,再挺直身体。

正确的硬拉动作应该只包含一个简单的挺髋动作。脚后跟蹬地,利用臀部和股二头肌的力量完成动作。斜方肌、下背部、肱二头肌等处,应该和前臂一样,只起到控制重物位置的作用,不能主动用力。

如果你能够飘浮在真空里做挺髋动作,旁观者所看到的将会是髋部的前移。站在地上完成挺髋动作,力是由下向上传导的,旁观者所看到的是腿先开始伸直,然后髋部前移,上体挺直。这个动作与“先伸直双腿、再挺直身体”的错误动作是不同的。

硬拉动作就是如此简单,任何把它搞得更复杂的动作都是错误动作。



深蹲,要从标准动作和变化动作两方面来阐述。

深蹲的标准动作也很简单,只比硬拉复杂一点点。标准深蹲包括两个动作:挺髋(利用臀部和肌二头肌的力量),利用股四头肌的力量伸直双腿。深蹲所需要解决的,就是把这两个动作结合在一起。要领有两个:一个是,脚后跟蹬地,利用臀部和股二头肌的力量完成挺髋动作;第二个是,想着让身体上移,利用股四头肌的力量伸直双腿。

下蹲动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起立动作的起始位置便于满足以上要求。要领也只有一个:髋部后移。

凡是满足以上要求的动作,就是标准动作,反之则否。比如说,如果你想着让前脚掌蹬地,利用股四头肌的力量伸直双腿,则必然无法完成挺髋动作,你做的就是错误动作或变化动作(如果你是在有目的地训练某一种技能的话)



深蹲的变化动作有很多,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为满足具体体育项目的需要;另一个是,为发展某种素质或技能。咋听起来,这两者可能是一回事,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这种不同会在训练细节上表现出来。

先说说为满足具体体育项目的需要而设计的深蹲变化动作。举例来说,大多数的硬接触类站立格斗技都要求训练者保持身体挺直。为满足这个要求,他们会发明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比如印度深蹲、蹲起和卧腿。

再说说为发展某种素质或技能而设计的深蹲变化动作。在标准杠铃深蹲当中,上肢动作是在配合下肢动作,上肢动作(比如颈的动作、肘的动作、背部有无反弓动作)永远是在为顺利完成下肢动作而服务。

当我们需要训练以下肢动作配合上肢动作,使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互相配合这两种能力时,我们就需要设计一些变化动作。前者的例子有过顶深蹲,后者的例子有蹲墙和卧腿。



从安全性与实用价值考虑,标准杠铃深蹲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是,重量大,重心高。(二者同样重要。比如说,负重行走的重量也很大,但重心低,扛汽车、拉木框、手持两个重物、肩挑——不是肩扛——重物都是如此。)对铃杆与身体接触点以下的各关节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在深蹲前后的向前迈步、向后迈步中,对接触点以下的各关节施加了较大的剪切力。

第二个是,接触点处于背部,(与双手握杠铃相比)灵活性差,难以调整重心。

因此,大重量杠铃深蹲并不总是最佳方案。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体能,徒手半蹲、过顶深蹲、深蹲推举、农夫行走等动作可能更有效果。

如果你的目标是下肢力量,Hip Lift(如图所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的目标是全身力量,哈克深蹲(杠铃)是一种不错的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