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泥鳅知识介绍:泥鳅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在我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也食植物碎屑、藻类等;泥鳅每年4~8月进入繁殖季节,二龄后的泥鳅性成熟开始产卵,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多。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 泥鳅营养分析: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泥鳅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泥鳅食疗作用: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 泥鳅食物相克:泥鳅不宜与狗肉同食;狗血与泥鳅相克:阴虚火盛者忌食;螃蟹与泥鳅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毛蟹与泥鳅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泥鳅做法指导:泥鳅保鲜:买来的泥鳅,用清水漂一下,放在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口,放在冰箱中冷冻,泥鳅长时间都不会死掉,只是呈冬眠状态;烧制时,取出泥鳅,倒在一个冷水盆内,待冰块化冻时,泥鳅就会复活。泥鳅汤的做法 一.主料:泥鳅(200克) 辅料:木耳(水发)(10克) 春笋(50克) 调料:黄酒(5克) 盐(1克) 大葱(3克) 姜(3克)
类别:肝炎调理 补虚养身调理 健脾开胃调理 防癌抗癌调理 制作工艺 1. 用热水洗去泥鳅粘液,腹去内脏,用油稍煎;春笋(水发)切片。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泥鳅、料酒、盐、葱(切末)、姜(切末)、木耳(水发),笋片,煮至肉熟烂即成。 二.配 料:泥鳅鱼800g﹐豆腐2块﹐牛肉200g﹐葱50g﹐绿豆芽50g﹐薇菜50g﹐芋艿茎50g﹐白菜帮50g﹐芝麻叶50g﹐辣椒酱﹐大酱5大勺﹐清酱6大勺﹐胡椒面1小勺 ·操 作:(1)熬肉酱汤﹐并以辣椒酱调味﹐把整块豆腐放进去﹐再放泥鳅鱼时﹐因汤热随即游进豆腐里。 熬后过滤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