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泻下剂
|
|
发表日期:2010年7月6日 已经有132位读者读过此文 |
|
2 泻下剂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据证用药量.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特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汗出,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附方:1 小承气汤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据证用药量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特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腹中胀痛,或脘腹胀满 ,里急后重者.亦可用之. 2 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 甘草 芒硝 据证用药量.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 :阳明病胃肠燥热. 特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 及肠胃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者. 3 复方大承气汤 组成:厚朴 大黄 桃仁 莱菔子 枳实 赤芍 芒硝.据证用药量.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 特征: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大陷胸汤 组成:大黄 芒硝 甘遂.据证用药量. 功用:泄热逐水. 主治:结胸证. 特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潮热,或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 紧按之有力. 2.2 温下 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12g 附子10g 细辛3g 功用:温阳散寒,泻结行滞. 主治:寒积里实. 特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紧弦. 温脾汤 组成:大黄12g 附子10g 干姜6g 党参10g 甘草3g 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主治:脾阳不足. 特征: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三物备急丸 组成:大黄 干姜 巴豆.据证用药量.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冷积. 特征: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2.3润下 麻子仁丸 组成:麻仁 赤芍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据证用药量. 功用:润肠通便,泄热行气. 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 特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五仁丸 组成:桃仁 杏仁 柏子仁 李仁 松子仁 陈皮.据证轻重定量.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肠燥. 特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济川煎 组成:当归15g 牛膝6g 大云10g 泽泻6g 升麻3g 枳壳6g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老年肾虚. 特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 . 2.4 逐水 十枣汤 组成: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份.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 特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气短,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 主治:2:实水. 特征: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 舟车丸 组成:黑丑 甘遂 芫花 大戟 大黄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轻粉.据证轻重定量. 功用:行气逐水. 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 特征: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大小便秘,脉沉数有力. 2.5 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组成:生地15g 甘草6g 党参6g 大黄10g 芒硝3g 玄参15g 麦冬15g 当归6g 海参20g 生姜6g 功用:滋阴益气,泄泻热结. 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特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较黄或焦黑燥裂. 增益承气汤 组成:玄参30g 麦冬25g 生地25g 大黄10g 芒硝5g 功用: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 特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