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留言交流
半期考试的数学试卷上的最后一个题目是一幅图:离一条马路一段距离处有一口井,一个小孩手里拎着一桶水站在水井边。题目问:要用最短时间走到马路上,这个小孩该怎么走? 马上我就想到平面几何中的一个命题:“由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最短。”我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那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我名列前茅,估计是这道题目只是被很少的人破解,而我是其中之一。从此我成为了班上的优秀学生,老师和同学投给了我赞赏的目光。我完成了一个类似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因为做对这道题目,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平面几何的所有命题。我知道了将经验中的事物比如“水井”对应到数学中的某一个元素比如“点”。我懂得了抽象的思维方式,我智力上蒙昧的少年时代结束了。 罗素说过:“一个人越是研究几何学,就越能看出它们是多么值得赞赏。”我想罗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平面几何曾经救了他一命的缘故。 就跟我在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差不多大的年龄,天知道是什么缘故,这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鬼迷心窍,想要自杀来结束自己那份下层社会人家的孩子巴望一辈子都够不到的幸福生活。在上吊或者抹脖子之前,头戴假发的小子想到做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了解一下平面几何到底有多大迷人的魅力。而这个魅力是之前他的哥哥向他吹嘘的。估计他的哥哥将平面几何与人生的意义搅和在一起向他做了推介,不然万念俱灰的的头脑怎么会在离开之前想到去做最后的光顾?而罗素真的一下被迷住了,厌世的念头因为沉湎于平面几何而被淡化,最后竟被遗忘了。 罗素毕竟是罗素。平面几何对于我的意义只是发掘了一个成绩本来不错的中学生的潜力,为我解开了智力上的扭结;而在罗素那里,这门知识从一开始就使这个未来的伟大的怀疑论者显露了执拗的本性。他反对不加考察就接受平面几何的公理,在与哥哥的反复争论之后,只是他的哥哥使他确信不可能用其他的方法一步步由这样的公理来构建庞大的平面几何的体系的以后,他才同意接受这些公理。 公元前334年,年轻的亚历山大从马其顿麾师东进,短短的时间就建立了一个从尼罗河到印度河的庞大帝国。随着他的征服,希腊文明传播到了东方,开始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希腊化时代”,这时希腊文明的中心也从希腊本土转移到了东方,准确地说,是从雅典转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正是在这个城市,诞生了“希腊化时代”最为杰出的科学成就,其中就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因为他的成就,平面几何也被叫作“欧氏几何”。 “欧氏几何”以它无与伦比的完美体系一直被视为演绎知识的典范,哲学史家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结晶。它由人类理性不可辩驳的几个极其简单的“自明性公理”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出一连串的定理,这些在结构上紧密依存的定理和作为基础的几个公理一起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世间事物的简洁之美无出其右。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完美,直到十九世纪,在西方,《欧氏几何》一直是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物,由此可见它的流行程度。然而,平面几何的真正意义,它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岂止于此。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欧氏几何,现代社会一切价值构建是不可想象的,起码启蒙时代崭新的观念在驳斥旧有事物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振振有辞。 从对于后世的意义的角度来讲,平面几何的最大价值在于提出了“自明性公理”。人类知识有两个部分,其中绝大部分是“定理”,所谓“定理”是推理出来的结论,由这样的“定理”可以一直回溯到不被别的命题限定而直接呈现在人类理性中的“公理”。这样的“自明性公理”之所以是自明的,是因为它们不可证明而在人类的理性看来却具有不可辩驳的正确性。譬如说,平面几何中作为公理出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就是这样的“自明”的命题。往往这样的命题并不多,作为庞大的平面几何的体系基础的这样的“自明性公理”就只有简单的五条。 这样意义就巨大了。一个命题、一个观念、一个思想如果被考察是“自明”的,那么它就会借助人类的理性获得不可辩驳的力量。 寻找“自明性”基础的最初努力在平面几何之后是罗马的自然法。历史学家认为,罗马法之所以成为后世法律的合理源头是因为罗马法找到自然法作为自己的基础。自然法是哲学思考而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当时罗马的流行哲学斯多噶派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就其天性而论是相同的,任何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然赋予的,因而也就是“自明的”,对于这些权利政府无权违背。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的正常理智。我们既不可以对它稍加废除,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自己不受它的约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马人为自己的法律选择的基础不是某一阶级的需要、也不是应动荡时代的某些要求而随意地进行改变,而是在法律确立之初就寻找到稳固的理性的“自明性”基础。实际上,近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罗马人那里就已经开始有了它的规模。 18世纪是人类的现代价值观念拿着自己的武器向旧秩序宣战的时代。那个时代“一切都要拿到理性的审判台前进行审判”,实际上所谓“审判”不如说是“自呈”,也就是说能否在理性面前呈现自己是否“自明”。如果是自明的,就是理性不可辩驳的。这样公平而且具有说服力。所以罗素说:“‘独立宣言’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其本身就脱胎于欧几里德。”他还说:“十八世纪天赋人权的学说,就是一种在政治方面追求欧几里德式的公理。”(罗素《西方哲学史》)
推荐: 记者
来自: MouseHappy > 《数学》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希腊哲学文化是使公理几何学最终定型
希腊哲学文化是使公理几何学最终定型希腊哲学文化是使公理几何学最终定型。着名数学史学家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曾经指出过:“希腊人在文明史上首屈一指,在数学史上至高无上。”并且他提出了...
不知道这五条,就算几何考了100分其实也没学懂!
在几何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运用公理、定理,对未知命题进行证明。公理、定理、命题。在数学里,定理是指在既有命题的基础上证明出来...
平面几何中的九个基本事实(由公理到基本事实)
平面几何中的九个基本事实(由公理到基本事实)现在的图形与几何中不再使用“公理”这个词,现在使用的是“基本事实”,平面几何中的基...
初中几何与欧氏几何
初中几何与欧氏几何。欧几里得在编写《原本》时,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方式:在第1卷开始他首先提出23个定义,之后提出5个公设、5个公理(近代数学不再区分“公设”和“公理”,都称为公理),后面...
人类真的能掌握宇宙真理吗:罗素悖论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人类真的能掌握宇宙真理吗:罗素悖论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但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粉碎了希尔伯特的梦想,对此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希尔伯...
计算机是数学家一次失败思考的产物
罗素悖论并不是集合论唯一的困境,但只有它在《数学原理》中占了很大篇幅,这本1910年的权威著作,从原始逻辑中推导数学。希尔伯特的方...
12第12章
某些现代数学哲学家,不认为数学定理需要任何数学实体对象存在,它们认为定理只是逻辑陈述的一个正式的规定,因此并不需要真有内容。哲学数学家排斥应用数学的概念。数学家威尔(Herman Weyl)对《数学...
数学是什么?罗素和希尔伯特之间的 battle 触发这来自灵魂的拷问
数学哲学的基本目标是解释数学,并由此说明数学在整个理智事业中的地位。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希尔伯特是纯数学的捍卫者,他是要在有穷...
数学能搭建在逻辑的基础上?罗素从信心满满到失落不甘
在《数学原理》的前言中,罗素承认:“弗雷格教授的成果,大部分都先于我,当他的现有成果开始出版时,其中的大部分我都不懂。我已经见...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