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8页

 盲人王后 2011-10-1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03 23:51 
 第一百五十一、五十二句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2)
  
  一技之长
  
  阎立本是唐代画家、工程学家,他的艺术细胞属于遗传性的,他老爸阎毗就因为在绘画和建筑方面的特殊才能而受到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赏识,阎立本的哥哥阎立德也是书画和建筑工程方面的高手,在唐太宗时期任工部尚书,大致相当于现在建设部部长。
  阎立本最初在秦王李世民府中任职,曾为李世民创作了《秦府十八学士图》等多幅画作,其绘画才能受到广泛赞扬。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提拔阎立本为吏部主爵郎中,这是一个掌管全国官员封爵的五品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局职位管理司司长一职。
  阎立本成为一名人事干部之后,李世民仍记得他作画的本事。《旧唐书 阎立本传》载,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们一起在皇家园林的水池中划船,看见水里有一只样子很奇特的鸟,顿时来了兴致,让大家作诗,并召阎立本来给鸟拍写真。侍从赶紧传唤:“画师阎立本,皇上让你赶紧来画鸟。”阎立本闻听,老大不高兴,心说我一个堂堂司局级干部,怎么成画师了?但皇帝传召,怎敢怠慢,阎立本只好一路飞奔赶到水边,趴在地上,铺开颜料,不时地抬头看看皇帝及陪坐大臣,还有那只鸟,然后低头画几笔,样子非常狼狈,阎立本自己也觉得很没面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做蚯蚓。好歹宣誓画完了,阎立本回到家中,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了一番文言文:
  “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伎。”
  翻译成白话,这段话大意如下:“我从下喜欢读书,不至于一无所知,又与绘画有缘,画得还不错。结果呢,现在皇帝就知道我会画画,把我当杂役使唤,今天我是糗大了,受了一肚子鸟气。你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要学这种雕虫小技。”
  画师在那时候属于技术工人系列,水平再高也是“末技”,根本没法和官员相提并论。阎立本虽然用自己的惨痛经历为儿子现身说法,但绘画是他的兴趣所在,想不画都不行,所以并没有从此投笔,而是越画水平越高;唐太宗也知道以阎立本的绘画天赋,当人事干部有点屈才了,更适合做技术工作,于是调他去工部。唐高宗时,阎立本任工部将作监大匠,负责宫殿等土木建筑并兼领百工,后来阎立德去世,阎立本晋升为工部尚书,几年后被任命为右相,和左相姜恪一起掌管政务。
  《旧唐书》接着记载阎立本作画受辱事件的后续影响:“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故时人以《千字文》为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新唐书》、《大唐新语》、《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等文献也记载了阎立本的这件糗事。看来当时人们对这两位宰相都不大认可,特别是阎立本,认为他只会画画,不是当宰相的材料。
  阎立本确实痴迷于绘画,唐代刘餗在《隋唐嘉话》中记载:“阎立本家代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更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 张僧繇和周兴嗣同时代,是梁武帝时期的著名画家,阎立本第一次看到他的画,觉得水平并不怎么样,名气是忽悠出来的;第二天再看,觉得还不错,确实有点水平;第三天又看,觉得画得确实很好,水平和名气相符,然后在画前观摩了十天还不想走。正是这份痴迷,成就了阎立本的艺术成就。
  不过,仅仅因为阎立本痴迷于绘画而断定他不适合当宰相,未免失之偏颇,阎立本在政治上的表现并不差,只不过被高超的绘画才能所掩盖而已。因此,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为阎立本打抱不平:“至于驰名丹青,才多辅佐,以阎之才识,亦谓厚诬。浅薄之俗,轻艺嫉能,一至于此,良可于悒也。”“君子依仁游艺,周公多才多艺,贵德艺兼也。”那么,阎立本是不是像周公那样,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阎立本没有占着相位这个茅坑不排泄,而是积极为李唐王朝选拔人才。举荐人才是宰相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这方面阎立本做得强过唐代多数宰相,在他举荐的人才中,狄仁杰最为突出,仅此一人就可以证明阎立本是个合格的宰相。
  狄仁杰在汴州判佐任上受人诬陷,审理此案的正是钦差大臣、工部尚书阎立本。阎立本到底是人事干部出身,有很强的职业敏感性,他觉得狄仁杰是个难得人才,为其洗清罪名并多次推荐,狄仁杰得以一步一步升迁。唐高宗时,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一年内判决了大量积压了很久的案件,涉及万余人,竟然没有一个觉得自己冤枉的!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当上了宰相,他在国家有难之时带兵打败契丹,并力挽狂澜,救李唐江山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狄仁杰的仕途几经起落,但最终都是有惊无险,他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武则天时代的许多政治事件中都有出色的表现,确实是难得的宰相之才。一千多年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由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的后裔执导,拍了三部电视剧,名叫《神探狄仁杰》。
  阎立本的绘画才能虽然在当时受到世俗的轻视,却是他仕途的一个重要筹码,而且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太突出了。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了南北朝的优秀传统,并加以吸收和发展,其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在绘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在,不要说阎立本的真迹,哪怕是疑似阎立本的作品,也是无价之宝。精通一项技能是很重要的,虽然这需要天赋、努力和机遇,对于我们这些碌碌之辈来说,但凡有个一技之长,就不是现在这种活法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06 21:38  第六部分小结:英雄莫问出处
  
  在秦代以前,长期形成的等级制度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虽然常有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的时候,但很少想到推翻现政权自己当老大的想法,谁让咱命不好、没有生在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贵族家里呢?认了吧!直到公元前209年的一个雨夜,陈胜在大泽乡喊出了一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疑问式的口号唤醒了群众僵化的思维,大家一想:对啊,同样是人,那些人们凭啥天生就是贵族呢?我们凭啥就不能当贵族呢?凭啥?凭啥?到底凭啥?于是决定跟着陈胜造反,跟那些人干一架,弄不好自己也能当上王侯将相。
  陈胜虽然觉得自己有种,但考虑到当时实际情况,自己一个平头百姓,还是不如贵族有种,于是搬出两个贵族出身的死鬼做幌子来造声势:“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当时,扶苏在一年前已经被自己的弟弟胡亥杀掉,项燕更是早在十五年前就败亡于王翦手下。
  陈胜喊出的这句口号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血脉喷张,鼓舞了无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改变命运而奋斗,也迫使统治阶级采取举荐、科考等方式为草根阶层的优秀人才留下一条通向名利场的通道,但只要专制制度存在,这条通道就会一直狭窄有限、管卡重重。
  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发展,陈胜的这句口号依旧铿锵,其疑问色彩也一直没有褪去。有个别学者煞有介事地对口号中的“种”字进行了一番解释:“种其实是指一种规律,一种必然性,一个人的成功是有种的,他们分别是:志(志向、目标和决心)、力(能力、热情、毅力、想象力和执行力)、物(物质条件,环境和机遇)。只有志、力、物三者的交集才是成功,所以成功者毕竟是少数。” 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对我们草根阶层有什么用处,更不知道是用心良苦还是别有用心,但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目前草根阶层出身的子弟上升通道日益狭窄、处于社会优势地位阶层的孩子继承性明显增强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比如说,几十年前,农村人可以通过招工、考大学、当兵提干这几种方式进入城市,而现在只有第二种方式还勉强行得通,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银子交学费,必要保障是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草根的杰出人才被埋没,而一些行业被世袭的庸才所霸占,给人一种“王侯将相,确实有种”的感觉。
  改革是长期的、曲折的,我们改变命运的愿望却是急迫的、现实的,与其坐等社会公平正义的早日实现,不如在狭窄的上升通道中获得通行机会来得实在。希望还在,明天会更好,励志拼搏吧,不要因为自己是草根而妄自菲薄,看看人家伊尹、傅说、韩信等麻雀变凤凰的成功经历,印证了那句老话:英雄莫问出处。
  “英雄莫问出处”这句话,是明代杨基最先说的,但不是原话。杨基在武侯祠追思诸葛亮,写了一首《感怀》:“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邓禹十几岁的时候从南阳老家到长安游学的时候,就跟定了刘秀,而诸葛亮在隆中家里藏着,没有从一开始就出来辅佐刘备。所以说,英雄各有各的见识,不必在乎出身如何。诸葛亮不选择孙权和曹操、邓禹不选择更始皇帝,是因为刘备、刘秀跟别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不是刘备求贤若渴,那么他亲自去请多少次诸葛亮都未必答应。君子应该看清当时的形势,别跟错了老大,如果没有好老大,就应该像黄花大闺女那样守身如玉不嫁人。
  杨基是苏州人,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在诗中抒发的这通感慨,是有原因的:他自己跟错老大了。朱元璋跟张士诚打了好多年的仗,最后一仗就是攻打张士诚的老巢苏州,费了很大劲才打下来,朱元璋对苏州等江南地区支持张士诚的人民群众很是不满。杨基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僚,后投靠明朝,从知县做起,一直做到山西按察使,虽然仕途还算顺利,但在前面这首诗中,我们看出了他对前途的担忧,并希望统治者能够做到“英雄莫问出处”。杨基的最后的结局印证了他的担忧:因谗获罪,被判劳动改造,死于工所。“吴中四杰”的其他三位也无一幸免:高启被腰斩,张羽被扔进长江喂鱼,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致死。
  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喊出来以后,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出身寒微的伟人和英雄,成就了许多世袭子弟未都望尘莫及的丰功伟业,这也是草根励志的典型事例。但是,这些人大多集中在改朝换代之际或乱世之时,和平时期的固有秩序和社会格局犹如一块坚冰,让寒门才俊心寒。人才是立国之本,没有民主政治、没有公平竞争的选用机制,人才很难脱颖而出,社会阶层构成会因为“种”的问题而基本固化,极个别草根的成功案例只能是用来安慰社会底层的传奇故事。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9-09 00:11    
  第一百五十三句 九州禹迹
  
  
  风风火火闯九州
  
  这句出自《左传 襄公四年》中魏绛引用《虞人之箴》里的一句话:“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意思是说:大禹治水的时候足迹遍布各地,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开辟出了很多道路。
  《虞人之箴》是一篇文章,已经失传。虞人,古代掌管田猎的官员;箴,规戒性的韵文。魏绛引用了这篇文章中的一大段,上面这句只是个开场白,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天津快板的开头“主板这么一打呀,是别的咱不夸,夸一夸——”,或者山东快书的起始“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而“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和“好汉武二郎”都在后面呢。
  魏绛接着引用《虞人之箴》说:“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取告仆夫。”意思是说:老百姓居住有屋有房,野兽有草丛可以躲藏,各住各的,互不打扰。后羿作为一个部落首领,整天沉迷于打猎,忘记了国家的忧患,光惦记飞禽走兽了。武力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后悔都来不及。这是负责田猎的臣子告诫君王身边之人的话。
  魏绛这么长篇大论地引经据典,是用来说服晋悼公说的,因为晋悼公平时喜欢打猎,而且当时正准备发动对戎狄的战争。魏绛引文中貌似无关紧要的开场白,却引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禹迹、九州。
  禹迹,指大禹治水时候走过的地方,后用以代之中国的疆域。“禹”这个字,《说文》中解释为“虫也”,什么虫呢?不大清楚,有人认为是龋虫,也就是让人产生蛀牙的那种虫。大禹以这个字为名,可能是因为他本人长着一口烂牙?大禹的父亲的名字也比较奇怪,叫“鲧”,这个字本指一种大鱼,或许他很擅长游泳?如果在宋代,应该叫“浪里白条”。
  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讲得能够把人的耳朵烫熟了,在此不再多说。在治水期间,大禹走了很多地方,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山东的禹城自然不必说,还有山东高密,据考证,大禹字高密;再如浙江会稽山,《史记 夏本纪》载“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又如重庆歌乐山,据说是因为“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四川南充有座山,因为有大禹的足迹而命名为“禹迹山”;等等。大禹的足迹确实遍布中国,说不定你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大禹曾经走过之地。
  按照《史记》的记载,大禹一边治理水患,一边划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是沿袭了《尚书 禹贡》中的说法,而《尔雅》中的九州多了幽州和营州、少了青州和梁州,《周礼》中的九州则多了幽州和并州、少了徐州和梁州,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吧。
  大禹那个时代,走路基本靠步行,正常人步行的时速大约是五公里,如果大禹什么也不干光走路,一天走十二小时,走游遍九州最少也得需要一年时间,何况大禹不是暴走族,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目的,是要在一些地方搞大型水利工程,所以《史记 夏本纪》中说大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不过,按照战国时期邹衍的理论,大禹即使当个纯粹的暴走族,也很难走遍九州,因为邹衍所说的九州太大了,称为“大九州”,相比之下,大禹划定的九州只能是“小九州”了,“小九州”统称为“赤县神州”,是“大九州”中的一州,此外还有八州。
  邹衍根据什么这么说呢?说实话,他是胡编的,但他编得挺像样,跟现在世界通行的七大洲这种划分方法有点类似。邹衍胡编“大九州”的初衷,是想用世界之大来反衬人之渺小,进而打消当时各国君主想统一天下的欲望,以此来减少战乱,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定的生活。
  邹衍的奇谈怪论引起了各国君主的兴趣,他们纷纷邀请邹老师去讲学,并给予很高的礼遇:齐国请他去当官;梁惠王远接高迎;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还用自己的袖子给他擦座位上的灰尘;最离谱是要数燕昭王了,骑着把扫帚来迎接,邹衍问:“您什么时候学了魔法了?”燕昭王尴尬地把扫帚从裆下抽出来,说:“我是为邹老师清除道路的。”然后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邹衍学习,并为邹衍盖了一座大房子,亲自登门拜师。
  邹衍风风火火闯九州,受到空前礼遇,各国君主听了他那些不太着调的学说之后,感到非常惊讶,有一种猎奇的快感,进而引发一些思考,受到一定的感化,但主要还是图个新鲜,哈哈一笑就拉倒了,该打仗还是打去。
  邹衍没能用自己的理论有效制止战争,就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做实事去了。汉代刘向在《七略别录》中记载:“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黍谷。” 邹衍见燕昭王礼贤下士,就在留在了燕国。有一次,他来到北京密云——当时属于燕国的渔阳郡,发现当地有一块谷地,虽然土壤很适合耕种,但是因为寒气太盛而不能长庄稼,老百姓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邹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律管吹了起来,这一吹不要紧,硬是把这块寒地给吹暖了,非常适合耕种,渔阳的老百姓终于有望解决肚子问题了。
  这就是“邹衍吹律”的典故——这事靠谱吗?或许有可能,“律吕调阳”嘛!不管真假,反正大家都采取了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汉代王充在《论衡》中也记载了这件事,还进行了分析:“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邹衍吹律,寒谷更温,黍谷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邹衍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晋代左思在《魏都赋》中说:“且夫寒谷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唐代李白专门写了一首《邹衍谷》:“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大禹是个实干家,他治理洪水拯救万民,捞足了政治资本,最后成为最高统治者,但他堪称勤勤恳恳的人民的公仆,得到广泛的拥护,他的业绩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邹衍是个大忽悠,他独创标新立异的学说,劝君王向仁义节俭的标杆靠拢,并身体力行,利用自己“吹”的本领为人民群众解决最迫切、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这两位历史人物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后世人学习和效法。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199825/10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