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现代性反思

 玉树临风潇洒再现 2011-11-04

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现代性反思

 内容摘要:本文从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精神“助产”术,实践理性等方面为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作了古典理论的反观性阐述,使苏格拉底的教育哲学在古今中西的时空中找到精神的契合和扬弃,为我们的现代教育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苏格拉底 认识美德助产

 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合称希腊三杰,苏格拉底居三杰之首。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天才临降的圣世,东方诞生了孔子,西方孕生了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基石奠定了文明对话的前提,而二位先哲在跨时空的境域一致地首当其冲成就为教育家,这是值得耐人反思的地方。同时,给我们的现代教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城邦,父亲为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早年曾继承父业从事雕刻,正是父母的职业熏陶,苏格拉底对自己智慧的雕刻和精神的催生有着强烈的追求,开始发现了自我,这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古罗马著作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
据说苏格拉底貌不出众,但智慧非凡。他一生中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公元前431—404)三次从军出征以及做过极短时间的议员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启迪青年的心灵。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谈论问题,精辟入理,深受青年追随,被称为青年的恋人
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 (ν?θι σεαυτ?ν),相传是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门柱上的三句箴言之一。“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远远高于同时代哲学家的所在之处,苏格拉底不断地寻找雅典的智慧者,阿波罗的神谕告知苏格拉底是雅典最智慧的人,当苏格拉底得知这一神谕时,陷入沉思。为什么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智慧的人呢?他通过比较发现,别的所谓“智者”都认为自己是有知的,而苏格拉底却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他说:“唯有理智最为可贵”。他打破了精神的骄傲和迷狂,真正进入知识的谦卑状态,这是认识世界必要的求索态度,苏格拉底终于明白神谕的内涵。要知道你自己是无知的,这不仅是苏格拉底做人的原则和信条,也是他研究哲学的接入点和所遵循的原则。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自知其无知”的思想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认知态度问题。

苏格拉底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叶秀山先生认为:“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次在真正的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同时,为哲学的理性发展和科学定位奠定了基调,哲学并不是拥有了智慧,而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这为我们的为真理而献身开创了理性之路,对智慧的爱使我们不断追寻跟进精神的家园。这点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或学生,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性,反观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认识自己,“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认识自己是一种智慧。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

“认识你自己”,是对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衡量。审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如果你善于画画,如果你善于长跑,或善于理论推演,“缘木求鱼”是对自我的背离。总之,认识自我是超越自我的前提预设。给自己的理想构建一个准确可行的蓝图。这对于学习者是成功的良好开始这是理性的考查,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审视后的生活才是智慧的理性自我实现的过程。我知我无知,认识自己。才能很好地将本我、自我、超我有机地协调贯通起来,为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注入理性的力量。这在教育的理念中持有举足轻重的启迪作用。

二 美德即知识

“美德是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著名哲思成果,也是教育思想的闪亮光聚。苏格拉底从认识论的角度考量美德美德,即善。对自我善的建构,对美德把握要用理性认知来完成,无知愚昧不是美德的伴生基础,美德拒斥愚昧无知。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美德是善,善是需要用知识来把握的,知识是一种理性考量,拒绝感性的轻浮。因此,美德也是一种理性的架构,是一种习得的善。我高尚,是因为我在内心深处已经考证认识到高尚的必要,这是知识层面的把握;若果我虽然没有认高尚的必要,却不经意作为了高尚的行动,从本质上来讲,这种高尚的美德,对你来说是盲目的,肤浅的;从动机论的角度,你不具有拥抱这种美德的知识,因为,你没有认识到高尚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盲从,不是美德。如《游叙弗伦篇》谈虔敬;《克力同篇》谈义务;《拉什斯篇》谈勇敢;《李西斯篇》谈友谊;《美诺篇》谈美德等。这些都是用知识的论证架构美德的伦理层次。让你能够深刻地理论上巴度,从而,践行道德美德。

苏格拉底说的“美德即知识”;不是知识的就不是美德的,信仰不是知识的能直接把握范畴,所以信仰不是美德。只有你去信就行了。因此,在信仰面前,我们必须放下高傲的架势,保持沉默。为信仰存留地盘。中国人式的聪明,这主要体现在对没有理性掌控下的东西不去盲目投入情感,以致全世界不信教的主体是华人。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就是讲道德伦理的,笔者上文推导出信仰不是美德,是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层面上考量的,里面有个事实,除了世界范围内的邪教,传统的正教包含着普世的救赎观,有对真善的追索,他在彼岸设立了一个王国,这个王国的架构桥建着此岸的引渡,把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有机统一起来,信仰大多考虑的是来世的极乐预期,终极的关怀是假定着今世的原罪救赎,重在对当下的考验修行,也有一张无形的成绩单,合格了就能通向彼岸的天堂坐享极乐。否则,就将沉重的肉身下到地狱接受更严厉的惩罚。进入这个信仰系统,这样的实践就成为理性规范,就是道德践行了,因此,信仰虽然本身不是美德,却为美德提供了监管的力量,使伦理美德不去轻易沦丧。对于中国人而言的信仰,这个无法理性认知的层面,无法跟“人言”的美德划上等号,因为这里是“神言”的国度,人与神在中国的语境中是无法完成对话的,更谈不上深刻的融通,中国是无神论的国度,我们的传统中摈除着非理性,孔夫子就“不语怪力乱神,不知生,焉知死”。态度很明确,关注点就是生的质点,连死亡都讳而不谈。这种积极的进取入世精神带来一个集体的无意识。从而也长生了一定不可避免的消极面,对社会的稳定构成潜在的危险因素。

没有认识到的介面就够不成美德,这在中国的理解大而化为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有它的益处,也是近视的,有用即真理,侧向于对物质的追求,这对从温饱中解脱出来或正在解脱出来的人是会误导的,虚无主义和无聊会充斥大街小巷,而教堂的精神之门对大多数国人永远是紧闭的,只是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特例。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是一种实践论,将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对客观的认识达到主体的高度,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转向,原来的范式是一种道德命令,主体是被动的。路线方式是由外到内;现在苏格拉底的观点促使方法论的提升和转型,道德路线由内到外。所以说:美德即知识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主体的认识能力,即对道德伦理的是非、真善、美丑的理性把度是使人成为美德完成的载体,没有这个前提认识判断,二者是无法有机统一起来的。由此反观,无知者便是不道德的,是美德的缺失。苏格拉底在这儿要强调什么问题?

苏格拉底将人的感性和理性抽离出来,让理性为感性来服务,奠定认识前提。我们的孔夫子正好凸显中国化特色,感性成为理性的绊脚石。“亲亲相隐”,在沉默中完成对法治的软着陆,是无形的排挤力量,中国法制不健全,背靠的文化基石就是“爱有差等”的一个涟漪圈。讲究人际关系学,重人治;从根本的力量上无法坚固法治的根基。苏格拉底的这种美德观是动态的认识论过程,也是一种境界说。你的认知达到的高度也是你的美德层次,这类似佛家讲的修行段位。达不到一定段位说明“功德”不够;功,就是认知力度,德,美德。修行不到位,“识力”欠缺。这儿的识力,就是认识道德的实力或能力。“无人有意作恶。”或者,反过来说:“无人无意为善”。我们认识到善,这种“识善”的能力到位了,你终会去践行,在实践中把这种美德反映出来,这种由内到外的美德呈现就是实践理性批判的架构过程。反之,我们不去践行某种美德,是我们关于这种知识的认识高度或力度都没有到位,既然你已经完全理性理解掌控了此美德的内涵识见,你为何不去行动?譬如说,见义勇为是美德,而在这样的情境中,你不去勇为,是你对这种美德存有保留,认为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用另外的一系列美德缺乏等反证这种美德的完全践行。也许,这里面就缺乏苏格拉底“四美德”的内存,内存越小,以致不能正常发力,正义的美德知识化消解,勇敢的美德识见缺失,同时实用主义的明哲保身思想与之相抵触,以致你不能够付诸实际的见义勇为。革命者为什么能够实践正义勇敢的美德,而不怕死呢?因为他们从灵魂深处完全认识了、镌刻了之所以要付出实际行动的美德之见识,这就像是列宁说过的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美德是知识,美德的反映内化为此认识力的知识链接,有等同性,由外到内,由果及因。反过来,知识是美德,准确讲认知美德的这种理性掌控是一种美德的主动表现形式,是一种提炼修行过程。知识是美德之母,强调了美德的来源性、孕育性、主动性,由内到外,由因及果。总之,二者关系是永恒搭界的互为你我的渗透化。

美德是知识,将美德的行动哲学,实践性,革命性外化了出来。美德公德化,不再是无从考量的隐蔽质,而又倡导主体性的发挥能力,增加了主体的选择权,符合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思维选项。苏格拉底最后选择了死亡,他的朋友难过地说:“我们不想看到你被这样不公正地处死”。苏格拉底平静地说:“难道你们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吗”?“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这里面包涵着苏格拉底对“美德即知识”的践行,是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后的伟大诠释。当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城邦神,教唆青年两个罪名的成立判为死刑时,他知道这样的判决对他是不公正的。他有机会逃跑,也可以认罪释放,也可以交赎金保出,而他选择了法庭的判决。认罪,苏格拉底是办不到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无罪的,违背灵魂的话他是不说的;他认为不准撒谎是绝对命令;逃跑或保释是对雅典法律的不敬,而这雅典法律是雅典自由民意志的象征和威严,他本人选择了、参与了这法律,他有权利和义务尊重雅典法;苏格拉底说:“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同时,他有权利和义务选择为了雅典法律的尊严而用死维护她的圣洁。他认为错误的不是雅典法而是执行雅典法的人。苏格拉底对此事件的认识如此高深却不莫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死亡完美注解了“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同时是道德法则。 苏格拉底的死是艺术的绽放,是哲学的从容。用他的死实现了对理性的赞美,真诚地脚注了“美德即知识”的言说。

总而,通过以上论证,从教育理念层面上为我们的德育提供了典范。教育,是教育者用知识的言说,道德的实践对受教育者首先在美德的培育上架构一种认识能力,这种能力是理性认知和由内到外的实践理性。我们当下的德育教育一直是空洞的,有时连“说教”都缺失,更达不到“知识”本质的层面;同时,社会大环境对青年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负面氛围影响,使道德的教化走向了反面,这对一个民族是危险的。因而,为道德立本是必要的时代主题。

 精神“催生”术

苏格拉底高度评价教育造就人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因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该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做出极大的业绩来”(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9页)。为了培养“最优良、最有用的人”,苏格拉底欣然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认为,能够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预政事。他说:“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1页)

苏格拉底受其母亲职业的影响,对“助产”术深有领悟,母亲是接生肉体生命,苏格拉底是助产思想。苏格拉底经常找人辩论。他说:“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思路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是无知的;“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催生真理的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他说:“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一步步在反驳中逼向结论,它可以启发人的思维,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苏格拉底式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 

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领悟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苏格拉底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达到了理论的合一,苏格拉底说:“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这句话给孔夫子的“愤悱”作了很好的脚注。在现代教育中能够将这些先贤们的理念发扬光大就是教育的成功践行。
“德行合一”的理念
关于教育的内容,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人勤于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现代教育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思路合定。 
跟当时周游于希腊各个城邦的智者派完全不同,苏格拉底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和美德而前来听讲的人们,从不索取分文,当智者安提丰讥笑他“不愿借教学而收取酬金”(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虽然“可能是一个正义的人,但决不是一个明智的人”(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苏格拉底辩驳说,那些教人智慧,索取高额酬金的诡辩家,实际上是“智慧的出卖者”(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他们是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智慧的,而“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苏格拉底认为,把自己知道的精神财富教给有才德的人,就会获得真朋友,而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最大的获益,又何必还要索取金币呢?相比,孔夫子还要收取一些象征性见面礼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当代中国的以人为本理念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有殊途同归之妙合。苏格拉底以自己高贵的品质赢得人们的敬仰,用行动见证美德,知行合一。

在教育别人时,苏格拉底从不夸夸其谈,而是身体力行,作出典范。比如,他在教导“那些和他交游的人在饱食、性欲、睡眠、耐冷、耐热和劳动等方面都要实践自制”时(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111页,40页),他就以自己的行为树立了榜样。对此,智者安提丰作过生动的描述,他说,苏格拉底“所过的生活是一种使得奴隶都不会继续和他的主人过下去的生活”,“他所吃喝的饮食是最粗陋的”,他“所着的衣服不仅是褴褛不堪而且没冬没夏都是一样”,他“一直是既无鞋袜又无长衫”;他不“因为天气太冷而留在家里”,也不“因天气过热而和人争着乘凉”,“或因为脚痛而步履艰难”(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35页,33页)他还经常锻炼身体,以准备应付随时降临的任何考验。苏格拉底似乎在挑战生命极限,用对自己的严酷要求践行追求。总之,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正如他的学生色诺芬所说的:“他的实际行动要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这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印证苏格拉底为陶冶人性,培养人才所进行的长期教育活动,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赞誉。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为现代人的教育观提供理论的思索,对人的培养,特别强调德育是上位的。腐朽是从灵魂深处开始的,这也为当前的社会风气提供一面反观的镜子。在不断认识自己的工程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找到主体性意识的回归,为民主自由提供个体的努力;德行合一,对道德的知识同时是对美德的践行。完成实践理性批判,提升自我。全面深度的和谐教育才会为社会和谐贡献更多的力量和养成健全的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