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决定课堂—《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课的教学和思考

 春天会来 2011-11-22

【教学前思考】

思想决定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定位,有什么样的教学定位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对,我在酝酿这节课的教学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许许多多有关《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教学设计,在摄取心中各种版本的设计片段时,思路偶尔在重复、偶尔在碰撞、偶尔在否定。对不同思路的梳理中,它们无非在计算中不断强化;在知识迁移中不断生成;在生活情境的堆积中不断解决;在分数化小数的设计中千呼万唤。所以,我想这节课的知识层面应该不难(更何况学生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顺应学习已有丰富的知识链在支撑),当然知识结构的掌握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是,如果只是在知识圈内去反复教学、不断练习,那是远远不够的,会使整节课变得很单薄。因此,我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突出在“方法链”和“思维链”上(因为,学生在今后继续学习“小数和分数计算”的过程中,缺少的不是计算熟练程度,而是对计算方法及不同策略选择的能力上)。因此,我决定先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尝试、举例来学会知识点,然后把教学重心放在计算思想、计算方法、计算策略、计算运用上,通过生生互动交流、互动辩论、互动说理、互动交锋来丰厚计算,丰满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整节课在扎实中显动灵气;在真实中凸显大气;在朴实中追求魄气!

【教学中呈现】

一、定位目标,引发思考

1.引导学生说说“互化”的含义,并数学思考“互化”的数学实例。

2.出示:小数         分数

3.师生对话中定位目标:

1)为什么要互化?

2)怎样互化?

3)有什么方法?

4)如何灵活选择?

4.引导学生结合目标思考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根据目标,自主学习

1.生围绕目标自学课本(先独立自学,后交流自学感受)。

2.结合“目标中为什么要互化?”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题。

4.及时内化练习。

1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表示(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20.05里面有5个(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化简后是(  )。

30.009表示(  )个(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5.引导学生在比较练习中总结出小数化分数的基本方法。

 (板书):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就是千分之几

6.引导学生在尝试计算中学习“分数化小数”。

1)出示三组分数(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化小数)

2)尝试结果反馈,引导学生谈谈比赛之中的“不平等”,由此产生“交流矛盾”。

3)在“矛盾冲突”的争辩中总结三组不同的转化方法。

1:第一组可以直接写小数(因为分母都是10100、……)

2:第二组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生补充: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化成10100……。

3:第三组也是用分子除以分母,但都除不尽,要根据需要保留小数。

4)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分子相同的两组分数,有的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5)在生生互辩中得出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思考方法。

6)根据学生总结出来的方法来思考一组分数。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子几个1,分数值就是几个0.04.

7.引导学生互说这节课的收获。

1)从知识层面:对课始定位的目标进行反馈性回顾。

2)从方法层面:提炼学生发言(旧知、转化、尝试、推理、自学、交流、互辩、迁移)。

三、灵活选择,方法应用

1.下面两题的得数可用什么数来表示(括号里可填小数或分数)。

1)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米

2)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米

2.在你喜欢的方法后面打上“√”

 

【教学后反思】:

整节课下来感触许多,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配合”。师生在和谐配合中共进;生生在交流配合中互进;思维在生成配合中发散;方法在回应配合中显露。学生之间的多次质问、多次争辩、多次交流、多次反驳、阵阵笑声、次次抢答、次次说理形成了整个课堂教学丰厚的立体空间。

一、学生会懂的“知识产权”,应把权利出位给学生

大家都清楚,这节课的上位知识点无非是小数意义(三下第七单元和四下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五下第四单元)、分数基本性质(五下第四单元)、约分通分(五下第四单元)。所以,假如老师在这些知识点上过多地给予复习和情境引入的话,会抹杀学生的探索空间、会阻碍学生唤醒旧知的数学结构。因此,我把这方面的“知识产权”让位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学中激活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当然,不能盲无目的地“放任”,应该在目标导向的驱动下进行数学化思考和数学化搭建,从而使学生数学语言变现得及其丰富,大家都能在旧知的唤醒中举例说明;都能在已有方法的说理中解释理由;都能在互动交流中总结方法。

二、需要理解的方法过程,要给学生搭建思维空间

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在处理“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上,是采取说理告知呢?还是采取让学生在老师所制造的“麻烦”中去解决“麻烦”,答案当然是后者。所以,我采取三步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层层递进、环环拓展。其一,在材料对比中制造“麻烦”,在三组分数中有分母对比(只有25质因数和其它质因数对比),有分子对比(分子相同而分母不同的对比),下面我就撷取学生的发言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生①:分母是10100……的能除尽。

生②:分母如果能化成10100……的分数除的尽。

生③:这里的分母2520都可以变成100,而315不能变成10100

生④:10100里只含有252520里也刚好只含有25.

……以上学生的发言从表面上看就是说不到“把最简分数的分母进行分解质因数”,你能说这样不行吗?硬要让学生拉到这句话吗?或者老师一定要把这句话告诉学生吗?我想:上面学生真实的语言不是很好表达这层意思吗?如果让这么精确的书本语言从学生的话语中讲出来,那就不真实,只有意思表达相同,在后续的学习中让学生去慢慢地得到领悟。其二,在材料判断中碰撞思维,然后,我设计了一些分数(常用的分数)让学生进行分辨,在比较中进一步巩固方法。其三,在推理中“记住”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又常用的知识,应该让学生记住,但这个记住,不是在操练和诵读中强化,而是需要方法来支撑,大家都知道,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一些常见的分数化小数、或小数化分数直接影响着计算的正确程度,所以,我觉得用卡片设计类推是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设想,让学生根据1/25=0.04,来说理分析2/253/254/25……是多少?(如生说:4/25里面有41/25,因为11/250.04,所以41/2540.04等于0.16),通过这样的推理,既让学生在举例、比较和理解中联系旧知“记住”常用分数化小数的特定方法,又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推理的方法。

三、对知识的边缘性要进行前瞻顾后,从数学思想入手整体思考教学价值

如果就计算而上计算的话,那么知识体系的价值拓展就会打打折扣,因为这节课教学价值不仅仅只是“知识链”的掌握和运用(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作大量的复习引入和练习巩固就够了),而是在“方法链”和“策略链”上下功夫(因为学生学了这个知识点以后,更多的是面对不同计算情境的灵活处理)。所以我觉得练习设计要在“保底”的基础上突出计算方法的灵活选择和不同运用。

1.要让学生知道:不同情境下用不同数来表示的选择策略。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可用分数表示计算得数?在什么情况下只能用小数来表示计算得数?比如学生面对“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米”就会有两种表示得数的处理策略,而对于“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米”只能用一种来表示得数。从而告诉我们: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能盲目地挥毫下笔,更需要对不同情境先进行数学地思考,这种思考价值比算对更多题目的要多的多,它将是学生从小培养思考问题的生活策略。

2.要让学生知道:有些方法不一定是绝对的哲学思想。大家知道当分母只还有25质因数时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转化成101001000……时最方便,其实是不一定的,比如37/4这个分数还是直接用分子37除以分母4比较简快,而1/125这个分数是把125乘以81000分之几简便。所以,我想通过不同算式来引发学生感悟到:生活中许多事情的解决方法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3.要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同背景所选择的方法策略要有灵活性。大家多知道,现行教材中对“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策略选择上,只是说明了两点:有时把分数化小数计算;有时把小数化分数计算,难道一定是这样的吗?当然这样的方法可以适用更多的计算和比较,但是有时候会什么都不选,比如像“4 3/73/71.8这题就要培养灵活处理的数学思想。

    如果说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导向,那么数学思想就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我们不能仅仅只拿着理念这顶帽子去戴上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而要根据学生实际背景对文本作深度的系统挖掘,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文本自身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去有效设计,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理解知识;让学生在与师生的对话中交流智慧;让学生在与实践的对话中提升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