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16--18)

 伢芽 2011-11-28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16--18)

2011-11-25——11-27     曾飞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六)
2011-11-25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大意】上乘的士人听了道,就尽力去实行它;中等的士人听了道,似有若无;下等的士人的听了道,大声取笑它。不能使之发笑的,就不足以称为道。因而有格言说:“明白了道反倒像是闇昧无知,深刻认识了道反倒像是学识大为退步,理顺了道反倒像丝有结节那样的不平顺。”上乘的德,就像是深谷;极其清白反倒像是有污点。深广之德像是不足,建树德就好像偷窃那样,质纯能与“朴”相符合反倒像是走了样。最大的地没有靠边的地方,最大的器物最晚才形成,最大的声音无法听到声响,最大的映像没有具体形象,“道”这个名隐去了,剩下的就只是无名的原本状态。可以说唯有道能够妥善地引导事物发生并且成形。

  【解读】老子称听了道就尽力去实行的人为上士,足见老子主张用道指导行动,从而有所作为。老子并不主张无所作为,而是主张依道而为,不妄为。“无为”是专指不要参进自己的臆造,不要自己妄自编造“规律”。老子十分形象地将建树德比喻成偷窃,从无名之朴那里“偷”来信息,而有一隅之得。因而“德”由“朴”升华而得,此正合“真”字的本义:仙人变形而登天曰真。升华,形就变了,所以说“质真若渝”。渝,变之谊。德之质虽与朴相符合,但形变了。同理,道这个最大的映像,虽然失却了具体形象,但它却大顺於朴,因而才说隐 去“道”这个名的形式,余下的就只有它所反映无名之朴的内容了。因此,道才具备据之行事能妥善引导事物发生和成形的功能。

  【附注】《说文》:“纇,丝节也。丝有节则不平,因引申凡不平之名。”《说文》:“渝,变汙也。[王注] 《玉篇》,渝,变也。”方,地也。《淮南?本经》:“戴圆履方。”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 穀。而王公以自名。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大意】道产生一,一产生二,二产生三,三产生诸名物。诸名物有恃于阴的状态,而怀抱着阳的状态,涌摇着无名之朴馈送的那些“粮草”(信息)据以构成与无名之朴遥相呼应的特征。人们虽然厌恶孤、寡、不榖,但是王公反而用它来自称。可见事物有时损减之反而有所增益,有时增益之反而有所损害。人家教我的,我也用来教别人:“强力推行主观意愿的人将不得好死。”我将奉此为认知的开端。

  【解读】老子认为道是无名之朴或它的部分“器”的整体映像而成的名,并且依据思维中“一”的方式加以映像。所谓“至之”,即极尽而映像之所谓“大一”,以及“混而为一”之所谓“小一”,都产生了“一”的观念。而“器”是“朴”割裂的局部,由此而产生了“一”,其割裂之外的部分自然又可以营造而产生另一个“一”,因而产生了“二”。 而其中一阴一阳的所谓两,“执两而用其中”,又产生了中的所谓“三”,即第三种状态,而这三的中间状态无数,由此产生“万物”。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名的生成系列:道产生一,一产生二,二产生三,三产生诸名物。老子的名的系列,由此而能够互相关联,有序生成,成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互相生成的概念、理念体系。

  进一步说,中国古老的传统就已经以阴阳表示一对相反相成的两个极端状态。于是思维点“有”的状态也就属于阳的状态,而思维点“无”的状态也就属于阴的状态。《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于是“负阴”即依恃“阴”的状态, 即思维点“无”的状态之谊。抱,作袌。《说文》:“袌,褱也。段注:论语。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懷。马融释以懷抱。即褱袌也。”于是抱阳即诸名物怀抱“阳”的状态,即诸名物由思维点的“有”的状态,从而形成的“式”构成“像”。冲,沖的俗字。《说文》:“沖,涌繇也。段注:繇,摇古今字。涌,上涌也。摇,旁摇也。”《说文》:“氣,馈客之芻米也。”冲氣,指涌摇“朴”所馈送的那些“芻米”(信息),使之互相联系而构成一体制“式”,用这些“式”以为物像。以为和,即用这种物像来与他的本源“朴”相应。《说文》:“和,相应也。”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名在“神”中的表达方式。

  【附注】“吾将以为学父”句,它本或作“吾将以为教父”。帛书甲本作“学父”,与敦煌本、傅、范本合,盖原文也。今据改。张舜徽注老子按:“父尤始也,本也。”学父之意是言为学之本,识之始。老子“将以为学父”的就是:始终遵从“无名之朴”而不“强梁”即强力推行主观意愿方能有真学识。这是认识的基本原则。《释文》:“强梁,多力也。”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於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无有”可以穿入没有空隙的东西。我因而知道无为的益处。不用言语的引导,无为的进益,天下人很少有能够赶得上它的了。

  【解读】道这种“无有”的东西,如同水可以渗透砂石那样,也可以入于无间之物,谓之“道泛兮,其可左右。”形象地描述以无为的原则辅佐事物自己发展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附注】“无有入於无间”句据帛书甲本写正。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意】名和身体哪个亲?身和财货那个贵重?得到和亡失哪种更有害处?非常贪爱必然有大的花费,收藏的财物太多了必然要大量地失去。所以知足就不至于受辱,知止就不会有危险,能用以达到长安久存的目的。

  【解读】《老子》十五章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遵循这个规律的人不希望满盈。正是因为不满盈,才能保持事业壮大了不至于就迅速破落而生成别的新事物。因为满盈的继续发展必然是败落而转化成新事物。要维持事业长期处于发达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不要让它满盈。不满盈,与知止互相呼应,不满盈的知止可以不殆,不产生危险,可以长安久存。

  【附注】薛蕙曰:“多犹重也。世之人不知贵己贱物之道,而危身弃生以徇物。”“甚爱必大费”句,它本或作“是故甚爱必大费”。帛书甲本无是故两字,据删。“故知足不辱”句,它本或作“知足不辱”。敦煌本、帛书甲本均有“故”字,据增。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大意】道之成就好像欠缺,它的功用却并不缺漏。道之满盈好像中虚,它的功能却不能穷尽。道之正确好像是扭曲,道之高明好像是笨拙,道之辩治的好像是木讷。动可以制胜寒,静可以制胜热,清静才能成为天下的主宰。

  【解读】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道的另一称呼。“道”突出可行之路的特质,“大”则突出极尽之的特质。名称不同,所指同是“无名之朴”。本章描述道的特性。十六章曰:“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意思是返归到本源叫做静,也就是返归于天之令。返归于天之令,就是达到了恒常的法则。因此说“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也就是清静 才能成为天下的主宰。

  【附注】《说文》:“成,就也。”《说文》:“缺,器破也。”本义为器具破损,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说文》:“辩,治也。”治理,办理的意思。《淮南子?泰族》:“辩治百官,领理万事。”《说文》 :“巧,技也。”巧的本义为技艺高明、精巧。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七)
2011-11-27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於可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大意】天下的人们遵循道,就送马去务农。天下的人们无视道,战马就出现于边境。引发罪恶的莫大于能引起贪欲之物,引发祸端的莫大于贪心而不知满足,引发灾难的莫惨于想得到。所 以知道满足的富足永远充足有余。

  【解读】知止的哲理,应用在财富上面,就是知足的价值观念。

  【附注】《说文》:“咎,灾也。”《说文》:“憯,……,通惨”。 《韩非子?喻老篇》引为“故曰:‘咎莫憯於欲得。’”章句与本文合。它本或作“咎莫大於欲得。”帛书甲本也作“憯 ”,与韩非所引同。

  四十七章

  不出於户,以知天下;不窥於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大意】不必越出心灵的门户,就能用以了解天下的情状;不必窥探于心灵的窗口,就可用以把握世界的规律性。越出得越远,理解的反而越少。因而圣人不外出就能理解事理,不亲见就明 白其中的道理,不妄作就办好了事情。

  【解读】三十五章曰:“道之出言也,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足既也。”道的功用是能够用以把握“众妙之门” ,从而有所谓的“用之不可既”之妙,也就可 以用以“辅万物之自然”而达到“不为而成”的效果。

  【附注】“不出於户,以知天下;不窥於牖,以见天道”句,它本或作“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今依帛书甲、乙本写正。

  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意】 做学问的日益增益其知识,探求规律的日渐减损其所得。减损了又减损,以此达到没有了妄作的无为境界,达到了这种无为的境界就没有不能办成的事了。要取得天下就要保持无妄 自生事的状态。到了他敢于妄自生事的时候,就再也无法取得天下了。

  【解读】老子认为认识有两种途径:分割而认识之,从一隅之得开始,而日趋于遍满而归于朴,这是德与器对举之路;大制不割,整体认识之,这是道与朴对举之路。这里进一步阐明建德, 也就是为学的过程是“建德若偷”,越偷越多,知识日益增加;而明道,也就是为道的过程则是“玄之又玄”,日益精炼,越炼越少。最后就尽是来自无名之朴的自然规律,一点也没有自己 妄自制作的成份了。自己无需妄自制作,也就“无事”了。无事,无为含义相通。无为才能成功遂事,无事才能取天下,理同。

  【附注】《庄子?天道篇》曰:“帝王之德,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而不足。”意相近。

  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意】圣人永远没有成见,而以百姓的见解来作为自己的见解。完善见解我就肯定它,不完善的见解我就补益它,这就得到了“善”的真谛了;实在的见解我就听信它,不够实在的见解我 就审定它,这就得到了“信”的真谛了。圣人处世,危惧不安,为天下而浑浊其心。百姓都把视线集中在圣人身上,圣人都闭塞之。

  【解读】老子认为一切精微的道理都来自无名之朴。百姓的见解符合这个原则的,则信从之,作为间接的知识增益的来源;不符合这个原则的,则审定从之,直接从无名之朴那里求得印证。 正因为如此,圣人不盲目自信,对待知识诚惶诚恐,不敢自以为是。百姓如果迷信圣人,误把圣人的话当为真理来顶礼膜拜,这样就会误事,所以圣人要阻塞这样的视听。

  【附注】善,佳也。见《广雅?释言》。善,是也。《荀子?非相》:“王如善之。”善,犹济也。《孟子?尽心》:“达则兼善天下。”济,即补益之谊。信,诚也。见《说文》。信,从也。 《呂览?劝学》:“尊师则言信矣。”信,审也。歙歙,危惧貌。见《陆氏?释文》。高亨曰:“”孩借为阂。《说文》:“阂,外闭也。”

  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大意】出于生,入于死。生的路途十有其三,死的路途十有其三,人生因活动而处于死地的十有其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出生而有生命的缘故。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在陆上行走不会 遇上兕虎,进入战场不会受刀兵之伤。兕没有机会使用它的角,虎没有机会使用它的爪,兵没有机会使用他的刀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始终没有陷入死地的缘故。

  【解读】生命有生就有死,生死各具一定的可能性,遵循一定的规律。要保护生命,就只有遵循规律。避开必死的路途,危险也就可以避免。

  【附注】“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句据朱谦之校释本,考证略。“以其生生也”句依帛书甲本写正。乙本作“以其生生”,意同。马叙伦曰:“《说文》无‘塗’、‘途’两字,盖‘徒 ’即‘塗’、‘途’本字也。”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八)
2011-11-27
 
        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意】道使之生成,德使之充实,物使之具像,器使之确立。因而诸名物遵循道而倚重德。道的受遵循,德的受倚重,这用不着任何人爵封,而是永远自己如此的。道生成充实它,养成它,安定它,覆育它。生成但不是实存,制作但不是依赖,宗属但不是宰割,这说的是抽象而得的“德”。

  【解读】本章说的是万物这种观念——即诸多的名物使如何形成的。在老子哲学中,名物是观念性的东西,老子称诸多名物为万物,属于“名”的范畴,即现今所说的具体概念之类的东西。“名物”的具体概念遵循“道”的总概念。人们所以倚重“德”,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实存的规律性,并不需要什么至上权威来爵封它。

  【附注】器,有限域之谓也。《论语?为政》:“君子不器。”朴的有限域曰器。形,型之假借字。铸冶之家,将作器而制其模,谓之形。成,就也。见《说文》。成,立也。《国策?秦策》:“以成伯王之名。”成,确立,成立之谊。“亭之毒之”,《文选》:“亭,定也。”《广雅?释诂》:“毒,安也。”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道身殃,是为袭常。

  【大意】天下万物有它的本源,据以制作出天下万物之母——道。已经得到了万物之母,就用它来推知其子——诸名物;已经知道了它的子,就返回来遵循它的母——道;这样一辈子都不会有失误。闭塞耳目而一心一意遵守道,一辈子受用不尽。专注耳目之染,而又随意增益而从事,一辈子都办不好事。能察见精微之理的叫做明,能执守柔弱之道的称为强。用了无名之朴的光芒,还应该返回到无名之朴这个发光之物。不遵守道自身就会遭殃,这说的是行事应合乎恒常之理。

  【解读】一章曰:“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是以“始”指无名之朴,以“母”指道这个名。由朴经思维制作而后形成道的范畴,从道的范畴派生它的子概念——诸名物。诸名物这些子概念不应与它的母概念道相悖。用道指导行动,终身受用不尽,只凭直觉,甚至臆测,则无补于事。使用了道这种光,可不能忘记它据以发光之物。这样才不会陷入唯理论。 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浅显地比喻说,人类的理念或理论像一张张“地图”,现实世界像“地貌”。人们不用出门,凭着“地图”就能够找到直达目的地的通路;而专注耳目之染,凭感觉加臆测来走路,就会迷路。“道”就像是的具有全面性的卫星遥感图,“德”就像专门化的专用地图,例如火车交通图、公路交通图、旅游地图、地形图等等。“地图”能够表达“地貌”的某些特征,具有预测人们可行之路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乐意使用,正是因为“地图”反映了“地貌”的特征,“地图”只是光芒,“地貌”才是发光体。至于“地图”,也不是越逼真越好,在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简约的“地图”要比复杂的“地图”更实用。但是人们如果硬是将本来就带有主观性、工具性的“地图”神圣化,当成什么颠扑不破的所谓“客观真理”、“世界本原”,将“地图”混同于“地貌”本身,那就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中外统治者都刻意将“地图”神圣化成“客观真理”或至上之“理”,要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真理”或“唯理是从”,而不必实践检验,要的就是利用它来钳制人们思想,稳定 寡头统治。显然,人们很容易明白,如果有人捧着一个个真实的地球来当地图使用,自然让人耻笑,而实际上也根本办不到。但人们却不耻笑把主观理论工具等同于客观真实性,神圣化“地图”的愚蠢说教,争辩不休而乐此不避,这实在令人不解。

  【附注】十六章曰:“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袭,习也,合也。是以袭常有合于常的意思。奚侗曰:“《尔雅?释言》:‘济,益也。’救,当训治。”《礼记?礼器》:“大明生于东。大明,日也。”是以明指发光之物。“无道身殃”句它本或作“无遗身殃”,帛书甲本作“无道身央”;作“道”义顺,据以写正。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大意】令我耿耿然有知有觉,走在大道上,唯有邪路歧途最可畏惧。大道很是平坦,而众人偏爱走捷径。朝廷很是整洁,田野很荒芜,仓库很空虚,君主却服饰华丽,带着利剑,美食至厌,财物过剩,这是说君主盗窃民众的财物用以奢侈行事叫做“盗夸”。盗夸是不符合道的啊!

  【解读】老子以行于大道喻依道行事,以邪路歧途喻不依道行事而自作聪明走捷径歪路。因而强烈反对当权者穷奢极欲,美宫殿,好美食而贪财物,认定那是违背道的邪路。

  【附注】介然,耿耿担心之貌。《汉书?陈汤传》:“庸臣遇汤 ,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 颜师古注:“介然犹耿耿。” 耿耿于怀,心有所不安,有心事的样子。这与前面章节所描述的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那种唯恐背离道的心态相类。奚侗曰:“王念孙谓施读为迆,邪也。言行于大道之中,唯懼其入于邪道也。”迆,迆通迤。斜行也。王夫之《小云山记》:“(小云山)北迆,东尽攸之燕子巢。”(小云山向北斜行,向东延伸到攸县的燕子巢。)此处迆比喻不走正道而走入歧路。《荀子?仲尼篇》:“贵而不无为夸。”杨注:“夸,奢侈也。”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大意】善于建置的不能拔除,善于怀抱的不会脱落,牢固得好像可供子子孙孙一代代祭祀而香火不绝一样。治之于自身,所得之德才能与朴相符合;治之于家中,所得之德就充足而用之有余;治之于乡里,所得之德就大为长进;治之于国中,所得之德就极其丰富;治之于普天之下,所得之德就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以应当以身体来观身的微妙之理,以家庭来观家的微妙之理,以乡里来观乡的微妙之理,以邦国来观邦的微妙之理,以普天下来观天下的微妙之理。我以什么来知道天下为什么如此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解读】一章曰:“恒无欲也,以观其妙。”老子主张从身、家、乡、邦以至天下的社会活动中修治而得到真正的德。使德由“真”、“有余”、“长”、“丰”直到“普”的发展,最终达到与“朴”同一的最高境界。即二十八章之所谓“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附注】修,治也。《礼记?中庸》:“修道之谓教。”修,研究,学习。《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大意】厚含德的人,好像赤子一样。毒虫不会螫他,猛兽不会搏他。筋骨虽柔弱但把握东西却极为牢固。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而阴器就能作怒,是由于精气极其充足的缘故。整日地号叫也不会沙哑,是由于极其和谐的缘故。和谐叫做常,懂得常就叫做明。如此而有益于生存就叫做祥。心灵能支使形体的就叫做强。事物过于强壮了就要老死,这就是说它不再符合道了,不再符合道就会早灭亡。

  【解读】老子认为含德厚的人具有婴儿般的柔弱特征。柔弱的事物正是道起作用的处所,因而能祥和发展。相反,事物如果过度强盛就会很快越过高峰,迅速走下坡路,趋向死亡。

  【附注】“和曰常”句,它本或作“知和曰常”,义不通。帛书甲本本无“知”字,盖原文如此。朘,juan,小儿的生殖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