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悟情感,让诗词鉴赏跨上新台阶

 慧舞云霄 2011-12-11

领悟情感,让诗词鉴赏跨上新台阶

作者:李 桢

  古人赋诗填词,总得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可以说,把握了一首诗或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鉴赏诗词的相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对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往往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这是读懂了诗词的标志,是领悟了诗词神韵的象征,是高屋建瓴地把玩诗词的制胜法宝。也许,面对一首诗或词曾经困惑,曾经语无伦次,曾经答非所问,曾经事倍功半,曾经云里雾里,那都是因为没有跨越思想感情的高峰!只要我们能对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感情揣摩玩味到位,那就号准了脉,那就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而静享成功的喜悦。

  那么,怎么突破鉴赏古典诗词之思想感情的难关呢?

  首先,要能对古人所抒发的情感类型有个大概的了解。

  (1)古代的士人总是“在路上”,求学、求仕、立功疆场是他们的生活轨迹。于是就有了羁旅的惆怅,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悲苦和忧愤,独宿驿馆、独对孤灯的伤感,借酒消愁的难堪,对秋风萧瑟、梧桐夜雨、杜鹃悲啼、鹧鸪悲鸣、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牛羊归圈、渔翁收网、乡人摇橹、炊烟袅袅、月亮升起、捣衣声响、笛声悠悠等情景的感怀,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自我内心的孤独、寂寞、忧伤,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2)古代的士人“被贬”是“常态”,被贬以后总是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有了:回望帝京的愁苦,对重新被起用以施展抱负的企盼,身处环境恶劣的被贬地的悲凉,对政敌陷害、小人打击与排挤的愤怒,盛年不再、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喟叹,遥望来去自由的大雁的伤悲,对他乡景物、情景的感怀,对家乡、亲人的心灵归依,超然物外的聊以自慰,隐逸生活的恬淡与闲适。

  (3)古人非常看重友情,将友情作为生命的一部分,面对生命中难以避免的离别。于是就有了:对朋友的安慰与勉励,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对朋友前程的担忧,关山遥远的阻隔的痛苦,遭遇乱世的凄楚,相逢的艰难,举酒话别的无助,寄情明月的聊以自慰,青山共享的自我宽解,流水同忧的愁绪,夕阳长亭的悲酸,醉倚西楼的悲凄,无尽的相思之苦,内心的孤寂、落寞和凄凉。

  (4)由于古代士人总是在路上,家中的妻子(“心上人”)便独守空房。于是就有了:系住郎船、随月赴营的想象之怅惘,盼夫早归的难耐,灭尽胡虏的希望,早日封侯的祈愿,独守空房的悲愁,牵肠挂肚的思念,久盼不归的幽怨,度日如年的愁苦,无心梳妆的慵懒,青苔满地的愁怨,单栖无侣的凄婉,独语鹦鹉的凄苦,无心掩门的难以自持,醉遣春愁、独上高楼、独倚栏杆、远望天涯、仰望明月、俯视流水、凝视鸳鸯、独守春光的无奈、埋怨和怅恨。

  (5)一个伟大的诗人总是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朝廷的兴替,于是就有了:对英勇善战的将士的讴歌,对将士们及其家属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战争罪恶的控诉,对战争的反对,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与悲悯,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的抨击,忧国忧民,对统治者歌舞升平、不思进取的棒喝,对苟且偷安、屈膝卖国的愤慨,对武备松弛、将领和良马以及军械闲置的悲叹,对生产恢复、亲人团聚、结束漂泊生活而过上安定生活的热望,对国家统一安宁、人民美满幸福、家人团聚和乐的渴盼,以及重振国威、收复山河、解救遗民、驱除异族的呐喊、吁请和信心。

  (6)读史使人明智,怀古使人知今。于是,就有了:面对江山形胜如故、宫殿破败、杨柳依旧、旧燕易主的喟叹;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繁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对荒淫必然亡国的警戒;对醉生梦死的奢靡行径的嘲讽与讥刺;对君主不要重蹈覆辙的警醒,不要沉湎声色、必须励精图治的劝诫;决定朝代兴盛的不是险要的地势,而是人的努力的叹惋;六朝灭亡的教训必须记取的劝谕;不要信奉神灵,而应爱惜民力、爱惜人才的警告;借古人之事浇心中块垒的各种情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凄惨;虽才华横溢,却无人引荐的哀叹;如果文不能取仕,那就立功沙场的心声;得遇明君,建立功业的期望。

  (7)诗人的心都是敏感的,所以触景生情、即景抒怀是常见的事。下雨了,他们会为农民的丰收而高兴,他们会认为雨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他们会联想到若有广厦万间,就能大庇天下寒士。寒食节来了,他们会联想到古代的义士,而为今天的贤愚不分愤激;寒食要停火,而为天下的寒士早已因贫寒难以生活的处境悲慨。抒写钓鱼,就抒发能遇明主的心迹。看到大自然的梅、兰、竹、菊、桐、石等物象,就抒发高洁不污的气节,不同流合污的情怀,保持志节,不慕名利,不争宠邀功的孤傲,傲雪凌霜、决不屈服的坚贞,对小人当道、君子遭殃现状的叹息,虚怀若谷、积极向上、乐于承担苦难的胸怀,对清明政治的赞誉,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为民谋利益的崇高,对高尚人格的坚守。瞥见沙鸥,就会联想自己漂泊在外,无所依凭,前路茫茫,苦不堪言。仰望浮云,就会想起自己无所寄托,奔波劳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遭遇,悲从中来。遭逢寒风苦雨、落叶飘零、百花凋谢、寒蝉凄切、孤舟泊岸、流水无情、斜阳草树、风烟缥缈、秋霜凌厉、雨打芭蕉、浮萍漂游、榴花满地、杨花飘荡、乌鸦乱啼、猿声凄厉、荒城凋敝等景象而顿感寂寥、悲戚和愁楚。

  (8)虽说“苦难出诗人”“愤怒出诗人”,但是诗词不全是慷慨悲歌,诗人的情感也不全是忧伤的。于是还会有:十年寒窗而一朝中举的狂喜,快到家乡的兴奋,结束被贬生活的扬眉吐气,获知官军取胜的引吭高歌,对闲适、平和生活的向往与沉醉,对宁静、恬美境界的追求,对祖国江山的赞美,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对春花、夏景、秋光、冬雪的歌唱,自我内心的恬淡、安适、悠闲、愉悦、欢畅、陶醉、春风得意、豪情满怀、怡然自得,听到某一事件的欣慰,见到某个画面、情景的欢悦,等等。

  上面的表述对古典诗词抒发的情感做了比较全面而合乎古典诗词所写内容的分类,能熟练地掌握,诗词鉴赏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无师自通,一通百通。

  其次,应知晓如何捕捉古诗词中流露的情感之技巧。

  其一,从意象选用的角度去把握情感。不同的意象能描写不同的景物,构成不同的画面,营造不同的氛围,从而负载诗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如: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前三联写了哪些意象?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前三联运用“深秋、幽谷、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等意象,描写了荒寂、清冷之景,烘托了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情。

  其二,从诗词所用的对比手法中去把握情感。对比修辞的运用,可以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取向、褒贬色彩。如: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嘉谷”和“稗草”是物的对比,“如焚”与“青”是状态的对比,“箫韶乐”与“泻雨声”是声音的对比,“沉忧耿耿”与“喜”是表情的对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忧民爱民、关心人民利益与疾苦的思想感情。

  其三,从诗词所用的侧面描写手法中去把握情感。侧面描写是一种有力的暗示,作者选用的相关内容融入了与之对应的思想感情。如: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首诗的尾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尾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黄尘遍地”和“白骨布满蓬蒿”的景象,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牺牲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其四,从诗词所用的反问手法中去把握情感。反问,基本上都属于直抒胸臆,所以其思想感情的流露非常明显。如: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 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这首词的下阕首句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点明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悲伤”的离情别绪,且承上启下,将上下阕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

  其五,从诗词所用的典故的内涵中去把握情感。诗人用典是为了表达主题,是为了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的内蕴乃是作者的情感之旨。如: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东汉窦宪将军打败匈奴后,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魏大能像窦宪一样为国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对他效法前人,为朝廷出力的勉励之情。

  其六,从诗词运用的反复手法中去把握情感。“反复”的运用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一唱三叹,反复吟咏,让某种情感得到强化。如: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本词最主要的艺术上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词紧扣月亮的特征正反设喻,并在上下片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七,从诗词所用的虚写手法中去把握思想感情。回忆过去,想想未来,书写梦境都是虚写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如: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离情别绪?

  答:运用了虚写的手法,诗人想象魏二即将到达湖南,沐浴在潇湘的清冷月色之中,当他在梦中听到凄清的猿啼之声而愁容满面的情景,设想友人旅途的孤寂、愁闷,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担忧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落寞和怅惘之情。

    其八,从诗词所用的细节描写中去把握思想感情。细节总是最能凝聚人的思想情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盼都宣泄着主人公的真情。如: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杆,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这首词的下阕除用了反问的手法以外,还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答:下片还运用了“独倚栏杆”“遥望归路”等细节描写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情感无所寄托的难耐,和对心上人久盼不归的难堪与幽怨,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惆怅之情。

  其九,从诗词所用的托物寓意的物象中去把握思想感情。诗人借某一物象来象征自己的品格,一定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才会有所寄托。如: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巧妙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借梅花的什么特性来象征自己怎样的情怀?

  答:上片描写了梅花生长环境恶劣和寂寞开放的情形,表达了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险恶,无人赏识的痛苦,但词人会坚守高洁的节操;下片写梅花遭遇群芳嫉妒,即使凋零,也芬芳如故,表达了词人为政敌、小人嫉妒、排挤的悲苦,但词人毫不畏惧,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同流合污的志节。

  其十,从诗词所用的比喻手法中去把握思想感情。喻体的选用,除了要生动形象外,  还要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如: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 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答:全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了三种具体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前两句比喻考中进士者有所凭依,特承恩宠,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后两句用“秋江芙蓉”自喻,且用对比,突出了彼此地位悬殊,怨“芙蓉”生得不是地方,不是时候,寄寓生不逢时的悲慨。

  其十一,从诗词所采用的比兴手法中去把握思想感情。以大自然中的某物来比兴人的处境与情感,分为人如其物、人不如其物两种类型。选择一物来比兴,即表明该物可以寓以人的某种情感。如: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全诗通体写“愁”,却未着一个“愁”字。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愁绪呢?

  答: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大雁南飞,自由自在,表达了人不如雁的凄楚,也表达了被贬的痛苦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诗人内心的悲苦与忧伤之情。

  最后,从诗词所用的直抒胸臆的手法中去把握思想感情。因为是直接抒情,所以很容易把握,不再赘言。还有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中去把握情感,这跟从诗词所选用的意象的角度把握思想感情是一样的,亦不多言。至于说从诗词主题的角度去把握情感,因主题的把握本身就要借助以上的多种方法,所以没有可行性,不作为方法推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