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解惑--“抖擞”对黄庭坚的误读

 鸿墨轩3dec 2012-02-17

名家解惑--“抖擞”(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 张传旭)

抖擞”:对黄庭坚的误读-- 张传旭: ^. J$ w0 b, s& ]4
                                                                     《书法研究》2004年第二期
     [内容提要]  由于人们对黄庭坚“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数俗气不脱”这句话中“抖擞”一词的误读,造成了研究中的许多误会。“抖擞”一词在中古时期有一个常用的义项:涤除宿垢,由梵语而来,音译为头陀,意译为抖擞,黄庭坚用的正是这一义项。在很多人看来,黄庭坚学周越而染上的俗气,恰恰是黄庭坚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      抖擞    误读
    黄庭坚的书法,以其奇崛生涩的风格,成为宋四家中个性最为张扬的一位。这种奇崛生涩个性,是由他独特的笔法决定的,即对提按顿挫的强调与夸张。但由于对黄庭坚下面这段话断章取义的理解,特别是对“抖擞”一词的误读,导致了对黄庭坚书法研究的许多误解。7 y, m* ~9 G8 \+ I2 N8 j
    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1]$ E) B) e) h' L* i% e: I! ^6 w& R
    在这段话中,黄庭坚说他学草书三十年,入手“以周越为师”,结果染上了毛病,致使“二十年抖数俗气不脱”。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抖擞”。在许多研究黄庭坚的书法史、论著作中,把“抖擞”一词直观地与黄庭坚强调提按、一波三折的笔法联系起来,把“抖擞”解释为“振颤”、“战掣”,甚至有的理解为“颤抖”、“哆嗦”,认为是一种为“追求涩劲的错误笔法”,而这种“错误的笔法”正是受了周越的影响而染上的习气,直到黄庭坚晚年仍未能摆脱。
    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黄庭坚的误读
    首先,从周越现存的小楷墨迹《王著千字文跋》和草书《怀素律公帖跋》、《贺秘监赋》等作品中,丝毫看不出周越在用笔上有什么“振颤”、“战掣”或者“哆嗦”、“颤抖”的痕迹,更别说是象黄庭坚那样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笔法。启功先生在跋周越的《怀素律公帖跋》中说:“黄庭坚少时曾学越书,后颇不足于少作。世遂耳食以议周氏书风,实皆未见其迹也。”[2]显然,认为黄庭坚用笔上的习气来源于周越是缺乏事实上的根据的。
    而且从黄庭坚的同代人对周越书法的评价看,周越的字也绝无“哆嗦”或“颤抖”的习气。黄庭坚评周越的字,常用“病韵”二字,如《跋周子发(周越)帖》中评论是“劲而病韵”,“子发临书殊劲,但并使古人病韵耳。”如结合黄庭坚的其它书论来看,这里的“病韵”也即黄庭坚心目中的“俗”。朱长文《墨池编》把周越书法列入能品,米芾《海岳书评》中对周越书法评价亦不低,但都没有提到什么“哆嗦”“颤抖”的字眼。7 ^7 |7 E' b3 ^" B2 s. {
    其次,我们从黄庭坚书风的演变来看,也与上面对黄庭坚的理解正相反,在他早期的书法作品中,基本上见不到这种过分强调提按的笔法与“振颤”的习气,或许偶尔有所流露,但并不明显。如《王长者墓志铭稿》,书于元祐元年(1086),用笔秀润妩媚,少有顿挫。而随着黄庭坚书风的发展,这种“振颤”的习气才逐渐显露出来,《华严疏》,书于元祐五年(1090)左右,则有意伸长某些笔画,而且注意了用笔的提按,黄庭坚个人大开大合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至黄庭坚晚年(黄庭坚卒于崇宁四年(1105)),个人风格完全成熟,长枪大戟的笔画,中收外放的结体,尤其是提按顿挫的笔法,成为他个性书风的鲜明标志。这些特点在他的代表作《跋东坡书寒食诗》(书于元符三年(1100))中,得到充分地体现。《经伏波神祠诗》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把这种笔法发展到极至,过分夸张的提按,长画的伸手挂脚,不能不说是带有某些习气。
这种笔法的演进,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也体现出同样的嬗变轨迹。《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于绍圣二年(1095)左右,属于他学习探索期的作品,用笔稚嫩,风格妩媚,与黄庭坚后期成熟的作品,相去甚远。《刘禹锡竹枝词》大致书于绍圣后期至元符年间,显示了黄庭坚出众的熔铸能力,把旭、素、颜、杨融为一炉,沉雄的笔力,曲铁般的线条,醒目的点法,尤其在用笔的顿挫与线条的穿插上,个性特点已比较明显,但与后面老辣生涩的行书跋尾相比,还是显得平和而中庸。《诸上座帖》书于元符三年(1100)左右,《李白忆旧游诗卷》书于崇宁三年(1104)左右,都是他晚年的作品,就其作品的水平来看,无疑是黄庭坚草书的代表作,在自如的使转中处处强调提按顿挫,线条老辣生涩,章法上打破传统大草―泻直下的流动感,当连反断、实断似连,在时间感上形成一种阻断的涩势。个性的过分张扬,也明显地带来一些习气。
    从以上黄庭坚的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黄庭坚笔法与书风的特点是逐渐成熟的,他“振颤”、“抖动”的笔法越到晚年越成熟,由此形成的个性风格,越到晚年越突出,而在黄庭坚早期的作品中,是难以见到的。与周越的作品对比,黄庭坚成熟的笔法与书风特点并不见于周越的作品。

抖擞”一词,按我们通常的理解,常用的义项有抖动、振作、奋发等,但这些义项或者不是“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的原义,或与黄庭坚书风演变的实际不合。如果我们对 “抖擞”一词进行一次“考古”的话,会发现它在中古时期有一个最常用的义项:头陀。头陀是梵语,汉语译成抖擞,为滌除宿垢之义。“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之“抖擞”,用的正是此义。黄庭坚书写的《头陀赞》,开头即是“梵语头陀,华言抖擞。净一真心,振三毒垢。”[3],正可以作为注脚,这里抖擞正是“净”、“振”之义,“振”:除也,弃也。如《左传?昭公十八年》“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注“振,弃也。”。而且抖擞在作这一义项用的时候,往往用作及物动词,后接名词“尘埃”,作抖擞的宾语。例如: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王维《游化感寺》,《全唐诗》卷127)$ V. A* ?! A$ V, o& e/ h( F
    “尘劳期抖擞,陟降聊俯偻。”(权德舆《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全唐诗》卷325)7 n8 [# J7 w" m& v% @" k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全唐诗》卷380)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白居易《泛春池》《全唐诗》卷431)
    “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斗擞旧尘埃。”(苏轼《子由在筠作东轩记》《苏轼诗集》卷  Y  L1 x! d" A% L- z. J
23)。* |* v& r1 p! A2 w
    如果结合黄庭坚一生与众多禅师交往的实际情况和他对佛经深入研习的背景来看,“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的“抖擞”一词的意义,正由头陀之义而来。而且,动宾搭配的句型都也一致,“抖擞尘埃”——“抖擞俗气”。“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是说黄庭坚二十年摆脱不掉学习周越书法所染上的“俗气”,这里的“俗气”即“尘埃气”。  t, b/ R: T9 _5 `  S$ c0 Z
    而且,黄庭坚在另一则题跋中也非常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抖擞”的确切含义/ a7 Z7 H6 p' W; K
    钱穆父、苏子瞻皆病予草书多俗笔,盖予少时学周膳部书,初不自寤,以故久不作草。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故不欲为人书。[4]% l# E! ~5 ?( w0 ]  _3 @
   “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与“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意义、句型完全一致,“抖擞”,“湔祓”也,“湔”,洗涤;“祓”:除垢。湔祓,涤除宿垢。“俗气”,“尘埃气”也。黄庭坚的书论中“俗气”与“尘埃气”常换用:“见杨少师书,然后知徐、沈有尘埃气。”[5]。

 

既知抖擞的确切含义,那么黄庭坚学周越所染上的毛病,自然不是什么“错误的笔法”或“习气”,而是黄庭坚竭力涤除的“俗气”。因为“俗”是黄庭坚一生所最忌讳的:“余尝言,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6], B1 S) H) X% _1 J
    那么,黄庭坚所谓的“俗”,在他书法中的表现究竟是什么呢
    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禽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7]4 X  C& A1 l: B
    此予元祐末书差可观者……当年自许此书可与杨少师比肩,今日观之,只汗颜耳!盖往时全不知用笔……此—轴字都无笔意,可覆酱瓿耳!至元祐末所作书帖差可观,然用笔亦不知起倒,亦自蜀中归后书少近古人耳![8! `7 d1 P, W. V1 V. M# B$ Q
    由此可知,他所谓的“俗”,表现在笔法上即“不知用笔”,具体说来就是“用笔不知擒纵”、“不知起倒”。字中无笔,便没有眼。他常常把 “用笔”与“有眼”联系在一起,“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句话几乎成了黄庭坚的“口头禅”0 ?$ R- [) k* h4 s  h
    余尝评西台书,所谓字中有笔者也。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他人闻之瞠若也,惟苏子瞻一闻便欣然耳。[9]
    黄庭坚诗学杜甫,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拾遗句中有眼”。“有眼”成了他评价诗、书、禅的一个重要标准[10]。禅宗所谓的眼,指他们所参的话头与所斗的机锋中最警策之处,是最值得玩味参悟的那一点,他们可因此而悟道。

 

黄庭坚自己认为在黔南时书法尚“意到笔不到”,显然,在他看来都是“字中无眼”。但到戎州后,悟“荡桨拨棹”之法,“辄能用笔”:
    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及来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浆,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11]' s4 g; K9 }2 U: L2 J6 T' ~
    黄庭坚一波三折、个性鲜明的笔法,是由“观荡浆、拨棹”而悟得,这正是黄庭坚内心的得意之处,是他风格成熟的表现。
    那么他所谓的“眼”,体现在书法上,即在用笔上强调提按顿挫,夸张的提按,顿挫的强调,形成了战掣涩劲的线条;结构上加强开合的对比,中宫紧收,突出主笔,字势欹侧,长枪大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黄庭坚晚年的作品,那雄健的笔力,豪迈的气魄,鲜明的个性,直可雄视百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点睛之笔,“挂树的死蛇”终于变成了矫健的飞龙。
    由此看来,黄庭坚 “振颤”、“战掣”的笔法也好,习气也好,在他看来并非什么“错误的笔法”,也非受周越的影响而染上的习气,而正是黄庭坚通过不断的学习古人、感悟生活,摆脱了周越的俗气之后,最后才达到的目标。这正是他为之骄傲和自豪的。黄庭坚晚年将自己与怀素相提并论,以宋代草书第一人自许的心态,也证明了这一点:4 f9 x5 X& s8 `. o2 ?5 W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12]4 M6 V" k8 k4 Q; B1 {0 U2 j6 c' x
    书尾小字,唯余与永州醉僧能之,若亚栖辈见当羞死。……此草字他日上天玉楼中乃可再得尔。[13]
    词语的多义性是语言学中最普遍的现象,产生多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历时性的变迁造成的。在某一时期,一个词产生了新的意义,而可能消失了某一意义,时过境迁,后人以“新”产生的意义去理解已消失了的意义,误读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抖擞”一词的误读正是这样造成的。“抖擞”、“俗气”、“尘埃”、“有眼”等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词语,在历史上,具体说在黄庭坚的语境中,其实都与禅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把这些词语放到黄庭坚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更确切地理解其含义,少产生误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