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拟通痹汤治疗痹证120例疗效观察

 jlzs3139 2012-02-23

自拟通痹汤治疗痹证120例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9月16日 22:43:59 Thursday  
 

作者:李运文    作者单位:512122广东韶关市韶钢医院中医科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痹证 中药疗法 通痹汤 祛风湿剂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痹证患者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20岁5例,21~30岁25例,31~40岁35例,41~50岁29例,51~60岁18例,>61岁8例;病程14天~18年。
   
  诊断标准:①四肢大关节疼痛,酸楚不适,屈伸不利,活动不便,畏寒或发热;②血沉增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500U;③风邪偏胜,兼痛处游走不定,范围广泛,脉象兼浮,舌苔白滑;湿邪偏胜,兼肢体重着,肌肤麻木,脉象兼濡,舌苔兼腻;寒邪偏胜,肿痛剧烈如刺,得热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兼紧,舌苔白腻;热邪偏胜,起病急,痛处红肿灼热,得冷痛减,触之痛剧,脉象兼数,舌苔兼黄。
   
  临床分型:风湿型32例,风湿寒型58例,风湿热型30例。
   
  治疗方法:①治法:补气血,固表卫,祛风除湿,通络止痛。②基本方:当归、白术各10g,黄芪60~120g,防己、木瓜各12g,薏苡仁30g,羌活、独活、防风各9g。③加减法:风邪偏胜加蜂房、路路通各10g,海风藤、海桐皮各15g,以祛风通络。湿邪偏胜加麻黄5g,苍术、怀牛膝各10g,川萆15g,以化湿通络。寒邪偏胜加桂枝、制川乌、熟附子各6g,威灵仙10g,寒甚加细辛5g,以祛湿除寒。热邪偏胜加桑枝20g,秦艽12g,土茯苓30g,热甚加石膏30g,黄柏10g,以清热除湿。痛剧有瘀加三七5g,干地龙、乌梢蛇各10g,干茄根20g。久病肾亏加杜仲、续断各10g,巴戟天15g。水煎服,渣再煎服,日1剂,病重者日2剂,停服其他药物。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沉及抗“O”正常,停药半年内无复发;②显效:症状消失,活动正常,血沉及抗“O”正常,停药半年内无复发;③有效: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血沉下降,抗“O”下降一个梯级以上;④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血沉、抗“O”检查无进步。
   
  结果
   
  120例中痊愈6例,显效44例,有效5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
   
  讨论
   
  《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谓:“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邪,故久而为痹。”《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寒虚,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风与湿二邪是痹证的必备,无论何种类型的痹证,都离不开风邪、湿邪而致病,气血虚弱的人,尤易得之。《类证治裁》“诸痹…良由营卫先虚,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说明了治痹当先扶正的道理。至于寒与热二邪,是痹证的兼证,当兼而顾之。治疗痹证时,立以扶正为主;兼治风与治湿。本区域为粤北山区,气候偏湿冷,人体肝肾气血多不足;“痹证以肝肾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热邪气侵袭关节、肌肉、筋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故临证中自拟基本方“通痹汤”,参见邪气之偏盛而增损,执简驭繁,经2年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方中重用黄芪,取其益气扶正;药理实验证明,黄芪可兴奋中枢神经,有显著的扩血管作用。在临床使用时,用量须大,宜90~120g,甚至150g,方能取得疗效。防己、白术,取防己黄芪汤意,益气健脾胜湿;当归配黄芪为补血汤,益气补血;防风祛风走表,合黄芪、白术取玉屏风散义,固表御邪;加木瓜、薏苡仁、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合而共奏补气血,固表卫,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以治风湿痹证。
   
  本研究观察,患痹证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则以青壮年患者较多,类型则以风寒湿型为多见,因区域地理环境、气候有关。本病起病缓(热证较急外),病程缠绵,疗程较长,应用通痹汤加减治疗,有效率达90%,但痊愈率低,不易获愈,故宜坚持治疗,且痹痛日久,多兼夹瘀伤肾,尤需注意,用药则宜随证变通,灵活掌握,寒热通补,恰到好处,防止过而留弊。后期则以益气血,健脾胃,补肝肾为要点,俾体质强壮,邪不可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