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泽政协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视察报告

 欢政文辛 2012-02-24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维护我县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安排,11月下旬,社会法制专委会部分委员在政协副主席林国焕的带领下,邀请政协秘书长曾诚超、县政协常委彭兰英,在县经贸局、卫生局、农业局、工商局、药监局、质监局领导陪同下,深入坪山农贸市场、二中学生食堂、百信超市、安泰酒楼、光泽太白酒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一一进行了视察,就百姓关注的一些问题向批发市场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咨询了解,提出了建议。接着委员们对餐饮加工全流程、各项制度、卫生状况等都进行了详细考察。在视察活动结束后,视察组召开了座谈会,就我县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网络平台信息交流、开展专项整治等工作与各监管单位进行了交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21户(不包括单位内部食堂),其中城区739户,农村282户,餐饮单位353户(含农村87户),食品从业人员2026人。按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药监部门负责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监管,经贸部门负责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

(一)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围:县经贸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以及负责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农业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局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其他成员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全县初步形成了覆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工作机制,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

(二)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县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重大节日期间布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各职能监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大《食品安全法》和各职能部门法律的宣传力度,使我县近年来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案件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二是各监管部门建立了各项制度。工商部门在城区3个集贸市场、4个超市建立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对乡镇食品经营店铺116户、街道食品经营铺255户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卫生部门要求餐饮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强化许可申请卫生条件审查,在全县率先实行卫生许可量化评分制度;经贸局对生猪屠宰严格执行定点管理,强化肉品质量;农业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大对农业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及生产过程的整治;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药监部门也做了相关宣传、整治等工作。三是分工合作,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各监管部门在县专项整治办公室牵头下,工商部门查缴过期变质饮料、水果罐头、保健品、“三无”月饼、未经检验猪肉等物品价值1.2万余元,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5起,罚没款4780元;卫生部门查处患有食品从业禁忌症的“五病”人员86人,全部调离食品工作岗位,取缔一中、二中校园周边不符合卫生规范的餐饮单位2户,同时发挥餐饮协会的作用,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一批,劝退一批,取缔一批。质监部门帮助二家腐竹生产企业申办QS证,指导其完善生产必备条件,帮助一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原料采购、包装物采购、送检抽检、销售、添加剂使用”管理台帐等,在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中对证照齐全的26家予以确认,对证照不齐的34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农业部门在集市上发现2份蔬菜药物含量超标,查获200余羽染疫鸭,在册下动物边检站中查获死猪5头,染疫羊3头,死鸭60余羽,均做了无害化处理。根据最新农残检测报告显示,农贸市场蔬菜水果农残超标率同比下降12%,畜、水产品同比下降10%。截止10月底,在专项整治的25项目标中已完成16项,完成90%以上有9项,整治进度达到上级要求,对我县食品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食品监管机制是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存在着监管主体多元化、部门职权交叉重复、执法不力等“硬伤”。监管责任和压力过多向政府倾斜、向条线部门倾斜,企业经营者的一线责任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总的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有所遏制,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法制、标准等方面存在缺陷,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我县各监管部门汇总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环节工作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视察中发现,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存在思想松劲,工作不追求高标准的现象,以致于在个别工作环节上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产品在出厂之前进行的检验是采取的不定期检验,而且记录又不够规范,为确保产品质量留下了漏洞;少数私营业主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考虑消费者的安全,经营不合格产品,一些店主经营的饮料没有具体生产日期,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些现象都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引起重视,彻底加以解决,否则将会为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监管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如城区的小吃、快餐店、乡村食杂店、街头流动摊点的管理受工作时间、地点、人力的制约,这些经营户的食品卫生状况流离于监管之外;假、冒、伪、劣、过期食品由于价格低廉,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单位和企业职工内部食堂均未办理相关证照,承包经营者也未取得卫生许可准入标准资格,留下许多食品卫生隐患。

(三)食品安全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一是农产品源头控制问题,农产品投入品记录不全,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市场需进一步规范,监管责任需进一步落实。三是街头食品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城区建设的各类集贸市场规范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如城区的三个农贸市场,卫生条件差,经营、管理不规范,厂店不分,禽、肉、鱼、菜、生、熟市场混杂,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四是学校、小餐馆等易发群体食品安全的隐患尚未完全消除。五是无证生产经营小作坊(黑窝点)屡禁不止,加工企业小、散、乱等造成难以监管到位。六是全县食品生产认证企业极少,散装食品加工、销售不规范等。

(四) 相关部门的监管力量薄弱,如我县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9人,实有8人,与我市同类县市相比差距较大(政和、松溪为12人)。由于检验检测资源不足,为食品质量检验带来很大难度。

(五)食品安全监管成员单位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资源整合不够,需进一步形成合力。

(六)检测设备手段较落后,工作经费紧张。

三、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常抓不懈,因此委员们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来。

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在进一步落实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实行分段监管的同时,加强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形成监管合力。经贸局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扶持培育一批上规模的种养大户;质监部门要强化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工商部门要加强消费者维权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卫生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新闻媒体等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科普知识;其它相关部门都要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好各自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要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实行重奖举报有功人员,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单位实行从重处罚,并在媒体上予以爆光,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2、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各个环节的从业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明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代表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对各个环节从业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3、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全县学校继续开展上一堂食品安全课活动,对农产品基地农户进行农残知识培训,在社会上开展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月”及以《食品卫生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

(二)强化措施,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推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经贸局、卫生、农业、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既是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又担负着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职能。监督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在监管过程中,要注重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单纯要求食品产业不能怎么做,向既监管、又为食品产业提供服务上转变。达到既规范食品产业,让老百姓放心,又促进其健康发展,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切实做到管而不死、活而有序。

1、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力度。鼓励发展“农户+基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三品”认证步伐,各相关部门要搞好引导、指导,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切实措施,加大对认证企业和基地的扶持、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让特色产品、地方产品走入市场,引导食品生产企业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从源头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2、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食品工业发展规划,鼓励、督促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认证,结合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发展政策,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严格从生产环节控制食品卫生安全。

3、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国家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加快物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实施物流市场发展建设规划,支持发展壮大流通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鼓励在农村发展食品超市和大型连锁企业到农村设点经营,力求从流通环节保证食品安全。

4、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职责分工要求,加大对中小型企业、小作坊和个体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对早夜市摊点、集贸市场等街头食品的监管。职能部门要变专项整治行动为部门日常监管行为。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坚决取缔“三无”企业;加大对农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死角”的管理;把单位和企业职工食堂逐步纳入监管体系;把当前食品生产加工业中的粉干、牛奶、红酒、酱油、汽水、豆浆、瓶装饮用水等食品作为突破口,以学校周边餐饮店和街头流动摊为重点加以规范管理。在坚持日常监管的同时,定期开展对重点食品品种和区域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活动。

5、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周边饮食摊点、小餐馆、建筑工地食堂等的规范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堂要责令整改到位,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关闭,杜绝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从监管环节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6、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以食品安全引导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研究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1、大胆探索,加强监管资源整合。相关监管部门要探索搞好信息、检测结果的互通共享以及基层监督网络的共建、共享等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探索开展基层委托执法工作。

2、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明确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监管职能,对各项工作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结果,加强责任考核,落实责任追究制。

3针对市场上猪肉检疫合格证,建议有关部门在印制时多设计一联(用颜色区别、编号一致),买方和卖方都有底可查,便于索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5、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食品罚没款返回比例,用于添置食品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监管职能部门的检测手段。

6、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我县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光泽县政协社会法制专门委员会

                二00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