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生活——享受自已

 最终编辑 2012-02-27


  人在世上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你也许还没有真正地享受过自己。只有在单独的清静当中,一个人才能够享受你自己。没有比享受自己更大的享受了,这是终极的享受。当我完成我要做的事,独自在那冥想的时候,我能非常地放松地享受着自已。
 
  那时的我,心是空灵的,像鸟儿一样任由飞翔,想到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你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了个人满意,你在这世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了。家就成了你的伊甸园。那时你心安自在,没有了欲念,身心都处在一个你要感知进入的最佳境界里,随意地去想象发挥吧!
 
   比如说:你一生经过的美好全都展现在你的面前:儿时的亲人之爱,外出游历的地方,见到了美好的景色如蓝天,白云,高山,大海都向你涌来,还有你正做事的美好心情。全都成了你的山水画卷、美味食品展,一样样地让你品尝欣赏看个够。
 
  那时你沉浸其间,把自已都遗忘了,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你已仅仅只是纯粹认识的主体而存在……所以你是把大自然摄入你自身之内了,从而你觉得大自然不过只是你的本质的偶然属性而已。这种时刻:“难道群山,波涛,和诸天不是我的一部分,不是我心灵的一部分,正如我不是它们的一部分吗?”
 
    其实,人都渴求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又怕失去。若是我们将自己本身变成美好的事物,那么就没有得到,也没有失去。这才是人最佳境地,也是最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到了那时,既便是你遇上生活中磨难,你也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那时,你就步入一个从容不迫的优雅生活的情趣里。就像我刚才看到了林清霞的微博上的一句话:我的人生哲學“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把毒藥變美酒.”这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圆融地步了。
   要怎样才能把精神从焦躁、忧郁转向清静、平和呢?但丁说:“不要去想理由,只要瞧一眼就把它越过去。”还有句“念由心生”。如果我们想到了害怕,立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着平静,就会立刻平静。不论处在何种状况下,只要能享有精神上的独处空间,你就能获得内心的优雅和清静,才能真正享受自已。拥有这样的精神,你才能够谦诚宜人,才能与别人相处得更好。通过放松的冥想,达到对内心深刻探索,才能够平静从容地面对人生悲欢离合。
    神创造人,是按着他自已的形像造的,目的是要人彰显他,所以给人与其它万物区别:一是给人造了一个灵,一是为人造了一个说话的器官。人的意识和灵魂有神性的一面,这是人的尊贵处。一个人的灵魂越是接近神性,他在精神上就越不依赖其他的滋养,他就越能够独处。反过来,独处给予了我们的灵魂结晶起来的机会,成为一种良善品行,改变了人的不良意念,到那时,你自然能一无挂虑,一切应心,万事如意。真正达到简单生活——享受自已。
转帖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