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 史宁中

 西窗听雨 2012-02-27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 史宁中  

 







一.制定《数学课程标准》的目的。
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是表象不是目的。
→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
→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成为创新性人才三个条件:意识、能力、机遇。
二.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能力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
思维的训练:演绎能力、归纳能力。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三.我国教育的现状。
杨振宁:我很有幸能够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国度里学习和工作,我在中国学到了演绎能力,我在美国学到了归纳能力。(见《我的生平》)
演绎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
演绎推理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理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是基于概念、按照规则进行的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就数学而言,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者公式推导。克莱因说:逻辑可以是数学的标准和约定,但不是它的本质。(见《数学家谈数学本质》)
就欧氏几何而言,在公理和公设的基础上:“已知A求证B”,其中A和B都是确切的命题。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
这与“数学双基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基础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
基本技能(证明技能与运算技能)熟练。
绵延千年的科举:基本功扎实、知识的记忆、八股文的写作;
重视操作技能:熟能生巧。
四.还缺少什么?
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
归纳能力为熟练使用归纳推理的能力。
现代归纳推理来源于培根,他在《新工具论》认为就“帮助人们寻求真理”而言,三段论的“坏作用多于好作用”。休谟利用这个思想研究了因果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的动力。穆尔在他的著作《论自由》中系统地总结了归纳推理。
就方法而言,归纳推理十分庞杂,枚举法、归纳法、类比法、统计推断、因果分析,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综合分析等均可被包容。
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借助归纳推理可以培养学生“预测结果”和“探究成因”的能力,是演绎推理不可比拟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双基教育”缺少归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不利,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利。
五.如何培养归纳能力。
可能与传统的数学教育有很大不同,需要认真研究、实践和总结。
传统数学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见“关于教育的哲学”,史宁中,《教育研究》,10,1998年)→结果的教育、知识的积累。
归纳推理可以表现为一种智慧。“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归纳能力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过程的教育、经验的积累。
“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
大量的调查表明:现在的课堂比过去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过去高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教学的形式不是本质的。《义务教育法》:“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原则)
教育教学活动,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必须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在讨论的课堂上,教师重视的还是学生讨论的结果,评价的标准还是结果的对错。那么,成效只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应当让学生通过讨论,理清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意思。
我们必须清楚,世界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你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练。下面我举例说明。可以给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出这样的题目:
自己选择某一个标准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并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
分类在数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分类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于这样的问题,答案是无所谓对错的,只要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标准一致就可以。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标准是可以自己订的,这种思维是创新的根本思维。教师要是帮助学生整理清思路。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问题可以提的更为深入一些:
如图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数一数每一类各有多少颗扣子,并用文字、图画或者列表等方式把结果纪录下来。
这个问题要复杂一些,因为可以逐渐加多分类的标准,把类分的更细。开始可能不一样,结果会“殊途同归”。到了初中阶段,问题就可以更复杂了:
某电视台希望了解本地区居民喜欢电视节目的类型,请同学帮助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这个问题就十分复杂了,涉及到不同年龄段以及这个年龄段的居民所占比例;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及其所占比例;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人看电视的时间;涉及到需要调查的人数,等等。但是,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标准和结果的关系。
学生通过类似这样的贯穿始终的训练,是能够逐渐领悟归纳的思想的。
代数的例子:
在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供16个,如果椅子腿与凳子腿加起来共有60个,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这是典型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但是椅子和凳子相差一条腿,有利于学生进行“尝试”。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让学生列表尝试: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16             0               4?/span>16=64
             15             1               4?/span>15+3?/span>1=63
             14             2               4?/span>14+3?/span>2=62
继续运算下去,可以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正好60。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从计算可以看出,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如果这个思考是正确的,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2,凳子数是4。最后验证是否正确。到了高年级,可以仍然用尝试的方法列出方程: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a=16         16-a=0         4?/span>a+3?/span>(16-a)=64
           a=15         16-a=1         4?/span>a+3?/span>(16-a)=63
           a=14         16-a=2         4?/span>a+3?/span>(16-a)=62
这样,合题意的方程为4?/span>a+3?/span>(16-a)=64。
这些也许就是“过程的教育”,让学生自己探索答案,而不一定是通过讲道理分析出答案。通过“道理”直接给出方程固然是好的,但是通过有规律的计算寻求这个规律是得到一般结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道理”。这是归纳推理的手法,也是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忽视的地方。
当然,不需要每一个问题都这样处理,但需要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最终掌握归纳推理的思想和手法。
结果是重要的,最终还是要通过结果验证。正如李大潜先生所说,数学素养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逐步熏陶而来的。
在有些情况下,即使结果错了,只要思路正确也是应当给予肯定的。如果思路正确结果错误,那只能是前提不对,而前提是可以修改的。看下面这个例子。
学习的内容是有理数乘法运算:“负负得正”。有一位学生通过计算,得到(-3)祝ǎ?/span>4)=+9的结论。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教师不加思索就否定了这个学生的结果,并批评这个学生计算不用心。这个结果的得来是因为计算不用心吗?课后与这位同学交流。这位学生回答:“根据乘法法则,-3乘以-4就是按照数轴的反方向的反方向,以3为单位、数4个单位。你看,我从数轴上的-3这个位置开始,向正方向数,不正好数到+9的位置吗?”
学生说的是有道理的,这是利用数轴解释有理数乘法运算所引起的问题:
在解释加法运算时,是从数值所在位置开始的;在解释乘法运算时,为什么就必须从0的位置开始呢?如果都从0的位置开始、与数值所在的具体位置无关,那么用数轴解释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学生的想法是合理的,是非常好的。如果教师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举例给这个学生讲解:按照你的思考,(+2)祝ǎ?/span>2)会等于几呢?应该是+6,从+2这个点处开始数不正好是+6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之所在。
有时候,教师是需要听一听学生是如何思考的,特别是学生得到的结果很特殊的时候、有规律性的时候。应当看到,帮助学生整理清楚思路,比让学生单纯地认同和模仿要重要的多,我们不应当忽视。
六.如何改变标准?
把“双基”改变“四基”,即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希望能够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继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学会: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促进的。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双基”,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重要的形式。
关于时间与空间
几何(形式≠逻辑)。
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我们先设这个圆的圆心为O,圆外一点为P,两个切点分别为A和B,分析下面两种叙述方法:
⑴证明:连接OA和OB。因为PA和PB是圆的切线,则∠PAO=∠PBO=90埃川SPOA和⊿POA均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OA=OB和OP=OP,则⊿POA与⊿POA全等。于是有PA=PB。
⑵证明:连接OA和OB。
∵ PA和PB是圆的切线(已知),
∴∠PAO=∠PBO=90埃ㄇ邢咝灾剩?/span>
即⊿POA、⊿POA为直角三角形。
∵ OA=OB(同圆半径相等),OP=OP,
∴⊿POA≌⊿POA(斜边直角边定理),
∴ PA=PB(对应边相等)。
代数(技巧≠技能)。
绝对值中的字母。
“韦达”定理。
解方程:列方程、递归(三元→二元→一元)。
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系数。
关于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之所以用“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不具有一般性,作为一种思想掌握是不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方法。
七.结束语。
如果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一方面保持“数学双基教学”合理的内核,一方面添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出现既有“演绎能力”又有“归纳能力”的培养模式,就必将会出现“外国没有的我们有、外国有的我们也有”的局面,那一天,我们就能自豪地说,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先于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