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思考】观《点数与图》一课,学习到……

 刘老师数学日记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最近,听了名师课堂在线课堂教学研讨会里的不少课,在观课的过程进行了记录、思考,这里就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点感悟。

张老师执教的《点图与数》这节课,是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广场里的内容。这里第一课时是介绍“奇数和偶数”相关知识。

这节课以“奇数和偶数的认识”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类”以及“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合情猜想、推理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关注学情,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在课堂中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思想方法的渗透。

01

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这节课在认识奇数和偶数之后,引导学生去探究两数相加的奇偶性。这里就在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小心验证,进而得出结论。以探究学习的方式体验知识再发生的过程。

整个过程有梯度,从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有“理”猜想,并形成三个猜想: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张老师在板书中就学生的这种猜想出的结论旁边打上了问号,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这里仅仅是猜想,需要小心验证才能得出结论,也体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不少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猜想,再去验证。四年级的运算定律这一章节,在《交换律》这节课,也是从猜想开始。可见从二年级开始,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有多么的重要。

在验证猜想、加深理解环节,整个设计也体现对学情的了解,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这样独立验证的经验,所以这里分为师生共同验证和学生独立验证这两个环节。通过探究单先“扶”着,先“引”着去验证“偶数+偶数=偶数”这个猜想;再“放”手让孩子独立验证剩余两个猜想,学生也从“学”到“用”,积累了这样的活动经验,这种经验也会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02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整个验证过程既有举例验证,也有利用点图拼摆来验证。依据孩子自身的经验,自然会想到举个例子,也就是举例验证。这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小学阶段是经常遇到的,几条运算定律在验证过程中也是经历这种举例验证。

不完全归纳推理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由此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属于合情推理。所以就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而言,前提所考察的对象数量尽可能多一些、全面一些,这样有利于提高结论的可靠性。这节课中,张老师在孩子举出的都是两个相同偶数进行验证的时候,就引导孩子想一想加数不同的例子。如同在《交换律》一课,孩子在举例验证的时候,就可以举整数的例子,还可以举分数的例子等。

除了举例验证,启发学生说理、充分利用直观也是培养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要充分利用直观。这里的点图拼摆就是从“形”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偶数的点图都是长方形,奇数的点图都有一个”小尾巴“,孩子的语言充满童趣,又能直击本质。

孩子在用准备好的点图进行拼摆的时候,发现两个偶数的点图拼在一起还是长方形。这里的几何模型点图就能够让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以启发学生的理解:两数无论多大,和的奇偶性规律不变。这里张老师设计的抽拉式点图学具很巧妙,能够直观地演示更一般的情况,以加深孩子对结论的理解。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小的偶数对应的点图逐渐想象大的偶数对应的点图,虽然很大但都是长方形。同时引导孩子去拼摆的时候提问,还需要再拼摆验证吗?为什么?进而引发孩子借助几何直观进行说理,只要是两个偶数,对应的两个点图都是长方形,拼起来还是长方形。

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到科学归纳推理,从“只知其然”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到了中高年级总结、概括运算定律时,也可以用儿童能够理解的几何直观进行科学归纳推理。

03
渗透类比推理

由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和偶数?这样的问题引发的思考,是否会引发新的思考。张老师在结束前引导学生思考,三个数相加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三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这里也是一种类比推理。

除此之外,孩子从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是不是也会引发新的猜想,“两个数的差(积或商)是奇数还是偶数?”。然后再根据今天学习的验证方法自己独立去验证,可谓带着问题进入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04
形象地“小尾巴”

孩子在观察点图的时候,喜欢用“小尾巴”来进行解释。奇数对应的点图其实都有一个“小尾巴”。这个“小尾巴”其实也揭示了奇数和偶数的本质。

因为在六年级学习“整数和整除”一章时,偶数的定义就是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就是奇数。那这里的点图就可以直观地进行解释,偶数的点图都是两个两个一组,都是一个长方形,显然都是2的倍数。奇数的点图都是有“一个小尾巴”,其余的都是两个一组,显然再除以2之后都有一个“小尾巴”,不能被2整除。

整节课的练习其实包含了两个任务,任务一就是举手活动,让孩子根据老师的口令按照自己的学号进行举手,通过数的个位特征来判断学号是否为奇数或偶数。这里追问的两个问题,也渗透来正整数就分为奇数和偶数。




后面一个转盘的游戏,也是一个经典的练习。这里在探究结论之后作为一种应用。这里可否将这个游戏前置,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引发孩子思考,进而自发去探究两数之和是偶数还是奇数这样的结论。

另外,在学生试玩三次之后,都没有获奖后,张老师提问:“想一想,有奖吗?”,然后引导孩子利用今天学习的结论加以解释。这里是否可以再慢一点,通过几个问题逐步进行思考。

问题1:谁还想来试试?是他们刚才的运气不好吗?(肯定有学生来试,也会有孩子不想试了,进而追问:为什么不用试了)

问题2:为什么相同的数加起来就是偶数?(相同的数加起来就是加倍,2倍)

问题3:这样的游戏规则合理吗?如何修改规则才有可能获奖?

……

一节课里还藏着不少值得思考的精妙设计,也在提醒我们除了关注知识技能的达成之外,还要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

看完文章记得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