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气压气功 (初学入门)

 四月.芳菲 2012-03-06

拉气压气功 (初学入门)  


编者按:

拉气压气功主要是通过两手心的左右、上下、斜向的拉压,调动内气,激发内气,打通全身的经脉,重点是打通手三阴三阳经,内劳宫穴,同时疏通任脉、督脉和带脉。通过拉气压气功的锻炼,能够整理人体的阴阳失调、气滞血淤、气机紊乱等毛病,同时还能够增强两掌的气感,为以后测病查病、专项深造打下基础。总之,这一功法是为初学者体验气功而设的,是气功中最基本的入门程序之一,动作非常简单而又实用,无论男女老幼皆可练习。通过试功练习,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是气感。有了气感,才会增加练功兴趣、提高身体素质、为自己或他人治病。——河西隐叟

先介绍两个桩式:无极桩与太极桩。

一、定义:

无极即○,指太空无边无际、无形象、无分别,无始无终的混沌状态。无极而太极,太极由无极分化出阴阳的临界状态,即指浑然不分的元气。“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无极而太极,即是虚无生一气之意。
这就是“道”,我们修炼的目的,就是从后天返先天,重新回到与道合一,即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一种真正的无知无欲、浑然无我的境界,不知有我,不知有道,恍然入于无何有之乡,然而又具觉性妙用,非枯寂顽空的境界。
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人能同化于太空,则能神气相融,超出生灭,与太空同无始终。虚空不是指绝对的一无所有,实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之物。实则有形,有形则有障碍;虚则无形,无形则无障碍。虚能化实,无碍中而生有碍;实能化虚,则万物有碍而可无碍。由虚化实,是自然的造化;由实化虚,是生命的创造,也是内丹学的根本功夫所在。

二、桩法:

1、无极桩:无论室内室外,如定义所述,均为虚无状态,意念中周围什么也没有,我以自然站立姿势,两脚互相平行,相距约一拳,站稳为原则,眼睛轻闭,似闭非闭,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虚灵顶劲,挺胸收腹,但全身不得紧张僵硬,必须要放松。放松是练任何气功的最基本要领!

气感效应的快慢与明显,全在于全身放松要领的掌握准确与否,一般功法均笼统介绍了“放松”的要求,却不知“松”的真实概念与要领,难怪气感效应久久不能产生!

所谓“松”,其实很简单,全身四肢百骸,内外一切就像松了一半气一样,毫无拙力,而思想意识上亦空白一片,无任何杂念,自身好像融入大气中,又好像要睡觉式似的,也好像卸去重负一样。这就是松,是松气、松劲、松意。但松而不懈,不是瘫痪,即保持练功基本姿势,对动作无所追求,不急不躁,一切无所谓一样,有散开的意识。而所谓“散”,就是同时意识身体上下左右前后散开,甚至有自然膨胀之感,可在自然呼吸中,注意一下呼气时的膨胀之意。

好好自我调整、自我感觉,自我纠正,正确时立即会有气感。有了气感,再行下一步动作。如果没有放松,就急于动作,就感觉不到明显效果的。所以,气功的关键,就是身体和意识上的放松。其实真正放松了,即使不做任何动作,亦在气态之中。如静功中没有外形动作,而气感强烈,身体发热,局部壅滞之处颤动,似蚁咬发痒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就这样在自然、放松下站立,无任何动作,什么也不听不想,接着感到什么也不存在,连自己的身体也不存在了,与大气合为一体,处于虚无状态。此时身体的感觉就是发热,非常舒服,这就是气感,其效应就是自我调理、自我治病、自我强壮。

需要注意的是,所站立的地方必须绝对安全,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有些疾病的人或有潜伏疾病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发摇摆,甚至手舞足蹈,但不会出现不雅观动作的,这点请放心。这正是气功自我调整的效应,要完全顺其自然,不可产生人为诱导并害怕。想停住时只要加个停止意念就行了。

这就是无极桩,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神奇。这也正是气功所追求的高级境界——“虚无”。至于站立的时间,并无什么严格苛求,因本站追求的是神功丹道,由“有为”而达“无为”,一切以自然为要,故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掌握,五分钟不少,一个小时不多,总之要使身体发热为原则,舒适轻松为目的。

2、太极桩:由无极○变为1,1即一炁,即太极之意。如开头所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无极而太极,即是虚无生一气之意。一气产阴阳,即由1变为2,2即阴阳,大家见到的太极图便是。太极图集万物造化之理,概括了祖国五千年文化之精粹,是国内外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道是什么?道就是一炁,就是阴阳。只要仔细分析一下,一切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阴阳的作用,一切动力的产生,都是阴阳的交互作用。拿人来说,男为阳,女为阴,二者相交,产生了下一代。我们练习气功,其理也是阴阳相交,否则,“纯阴不生,孤阳不长”,二者偏废,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这就为将来的气功生涯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太极即阴阳,阴阳相交,由2生3,即道的基本演变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功法上来说,就是有无变有,由一式变为二式,二式变为三式......。最后,万法归宗,又有多式归一,回归太极,由太极为无极,回到虚无,达到“空”的境界,就算大功告成了!这就完成了一个事物的自然循环过程。

方法:由无极桩片刻,在完全放松状态下,左脚向左平开一步,与右脚平行,两膝微屈,同时两手举起胸前,如抱一太极球(意念一个气球亦可)于胸腹之前,置身于天地之间。时间要求同无极式,或者接着做下面的拉压功。

(一)左右拉压功
练功者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臂拉至胸前,手心相对,吸气两手慢慢拉开,开至略宽于身体,呼气两手慢慢合拢,掌心(劳宫穴)、虎口(合谷穴)、双手五指(十宣穴)似接非接。拉时应仔细体会两手心的气感,练过一段时间会有手心拉不开,压不拢的气感。这时应细心体会,保持这种气感。收功时,两手拢气,用意念把两手周围的气收回下丹田,两手捂住下丹田,意念内气收稳收住,千万不要草率收功;否则,辛辛苦苦练了半天却把气都练跑了,岂不冤枉。

(二)上下拉压功
此功基本同上,只是双手心(劳宫)上下相对,在任脉前拉压。拉压时,上手心不超过天突穴(喉部),下手心不超过会阴穴,双手离身体大约一拳远,上下拉压,自然呼吸,圆手转换。此式主要疏通任脉。练时也要仔细体会两手之气感,收功用以上方法收稳收住。

(三)斜向拉压功
此功与左右拉压功基本相同,只是双手心分右上左下、左上右下的斜向拉压,转换动作时用圆手转换,自然呼吸。此式以疏通带脉为主,对生殖器官疾病、妇科病会有一定的好处。应注意心法的运用,同时注意按以上要求收好功。

(四)注意事项
l、练上下和斜向拉压时,如是高血压患者,以不超过喉咙为好。
2、刚开始练习时可连续拉压半小时左右,但不是拉压时间越长越好,随着功夫的提高,只以意念两手开合拉压即可,就是说,两手基本不动,或动作很小,全以意念随呼吸而自然开合拉压即是。
3、不带意念(如看电影、电视、讲话、开会等)练拉压照常出功,带意念练则可增功;其心法是:拉时意想拉出千万根细丝,压时意念本压缩一只巨大的弹簧,这样练三、五天,就有明显的吸斥感。
4、配合呼吸时,开吸合呼或合吸开呼均可;呼吸出入的位置都在劳宫穴(手掌心),最好忘记鼻呼吸。初练时不熟练也可以不配合呼吸,或者配合一会儿呼吸又采用自然呼吸。在全身气脉还未打通的情况下,勉强配合呼吸可能会引起胸闷。
5、手掌开始感到冷、热、麻、痒,或者感到吸、斥力是入门的瑞兆。


初学入门:太阳站桩功

太阳站桩功的作用是疏通全身经络、温阳化阴,它对于初学者祛病健身、尽快进入修光的层次有着极大的作用。基础差的、初学气功的学员要苦练此功,每天至少要练一至两次,每次站三十分钟左右,当然一开始可以少站一些,站十分钟也可以,一旦体力增强要咬着牙苦练,站得浑身出汗最好。此功对消业、增阳涤阴威力无穷。
(一)第一式
站成马步桩,双脚略宽于肩,脚尖朝前,两膝略弯,体力好的弯得越低越好,直至两腿蹲平。两手上托于腹部,闭眼观想两手托着一个太阳,火光熊熊,炽热烤人。整个人好像站在太阳之中,为太阳所熔化。观想时最好做到似想非想,不执着,不紧张:如此观想站桩一、二十分钟收功,收功时把气光收到下丹田。
(二)第二式
站成马步桩,双脚略宽于肩,脚尖朝前,两膝略弯,体力好的弯得越低越好,直至两腿蹲平。两手上托于腹部,闭眼观想两手托着一个太阳,火光熊熊,炽热烤人。如此观想一会儿,再用双手把太阳慢慢上托,一直托到喉部,然后又托着慢慢放下来,返回到原位置。如此反复一、二十次,收功。收功时把气光收到下丹田。
(三)第三式
站成马步桩,双脚略宽于肩,脚尖朝前,两膝略弯,体力好的弯得越低越好,直至两腿踏平。两手向后,上托于命门部位,闭眼观想两手托着一个太阳,火光熊熊,炽热烤人。好像整个人好像站在太阳之中,为太阳所熔化。观想时最好做到似想非想,不执着,不紧张。如此观想站桩一、二十分钟收功,收功时把气光收到下丹田。


胎息法

所謂胎息,是指像胎兒一樣呼吸,就是意念神闕穴呼吸,把鼻呼吸徹底忘掉。實際上是一種極其輕微的細長綿綿的呼吸。玄門丹法中所說的“火候”之“火”,實際上就是練功中呼吸強弱程度的調節,“候”就是什麼時候進行調節。內丹“火候”之說,原本是借用“外丹”燒煉術語,後來發展為丹法中的“三十六息法”和“五候六訣”。

胎息法修持分八步,每步至少行三十六息,最多一百零八息後行下一步。

① 先將鼻呼吸的頻率減少,一般常人每分鐘呼吸次數為十次左右,延長到每分鐘四次。同時將呼吸速度變緩變細,使之均勻。

② 再將呼吸變為吸、停、呼,每分鐘呼吸三次

③ 意想鼻尖吸氣,兩鼻孔呼氣。其他同②

④ 意想鼻尖吸氣,神闕穴呼氣,其他同②

⑤ 意想百會穴吸氣,神闕穴呼氣,其他同②

⑥ 意想神闕穴呼吸,其他同②

⑦ 意想神闕穴吸氣,全身毛孔呼氣,其他同②

⑧ 意想全身毛孔呼吸,其他同②

在下面進行十二時周天修習時,可在相應時位依法進行調息,只是將神闕穴變為相應時位(如子時在會陰等)。在五行陰陽功中可在呼吸時意想五色光氣進入對應五臟,即用五臟呼吸。

注:上述几个功法可以单独练习,亦可穿插进行。要诀是要养成整天都处在功态中,所谓“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即是。当感到气感明显时,就要即时转入以后的功法,如专习太极阴阳混元功,或加入静坐练习,这样可得到及时提高,就像上学升级,由一个台阶更上另一个台阶。如果暂不能进入丹道练习,而爱好硬气功者,可以加入拍打、砍砖、插砂等如金钟罩、铁布衫等的练习。当然,亦可转入外气发放练习而为人治病,不过本站不提倡外气发放,因不利于养身延寿。在此提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