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势 贴山靠背 平肩裆 同第一势平肩裆姿势,面朝光滑之墙壁(石壁最好,粗树亦可)。 贴山靠背 鼻吸,提左脚前扣135度落地,并随之转身,右脚外扣180度后移(图16),重心置左腿,成虚步,背距墙二、三十厘米,同时双掌变拳,两臂立肘抱肋合力,背部撑圆紧,口吐“嗨”字音,背壁靠撞(图17);上身离壁立直,右脚左扣180度,左脚随之拉回右脚之内侧(图18),还原成分腿面壁;继提右脚前扣135度落地,并随之转身左脚外扣180度后移(参见图16,唯左右互换),重心置右腿,成虚步,背距墙二、三十厘米,同时双掌变拳,两臂立肘抱肋合力,背部撑圆紧,口吐“嗨”字音,同时背壁靠撞(参看图17);上身离壁立直,左脚右扣180度,右脚随之拉回左脚之内侧,仍成面壁势。如此反复操作贴山靠背50次。 注意要点 (1)图16、17为连续动作,不可分解练习。 (2)发声吐气与背撞墙壁一齐完成,同时将意念迅移后背。做其它动作时什么都不要想,即要做到无意无念。 (3)靠背时,初宜轻,逐次加重,以能自感承受良好为标准,是粗莽拙硬而震伤五脏。背撞贴壁后,稍停一、二钞钟,不要一撞即借反弹力离壁。 第六势 胃咀抗暴 平肩裆 将一直径约10厘米的橡皮球放置桌上,练功者平肩裆立于桌前。 胃咀抗暴 咽气闭息,双腿弯屈,俯身,心口窝胃脘部(上脘穴处)压球上(图19)借本身体重为压力,双腿转膝带动上身顺时针以胃脘部揉球;气快闭不住时,身体起立后张口发爆破音,将气急吐出。继再咽气闭息如图19操作,仅将顺时针以胃脘部揉球改为逆时针练习,余不变。如此反复练习各5次(咽气一次为练习一次),顺逆揉球计10次。然后再将心口窝胃脘部压在球上,借本身体重为压力,上身稍前后来回移动,带动皮球在胃脘部前后滚动。气快闭不住时,起身张口发爆破音,将气急吐出。反复练功5次,再将压球前后滚动变为左右滚动,反复练功5次,再练胃脘部压球,一压一起(松),反复练功10次止。 注意要点 (1)咽气后操作上脘部顺逆时针揉球,交替进行,左右各操作5次;上脘部压球前后滚动5次,上脘部压球左右滚动5次;上脘部压球起落10次,共计咽气上脘部操作40次。 (2)用球操作练功时,意念停于胃脘部,其它动作均意守下丹田。 (3)咽气闭息时间不要过长,要在留有余气时吐气。 (4)随功夫进步,以后将橡皮球改为垒球或软木球,再以后改为铁球。凡第一次改球后,即增加排打项目,每日练完功后,即手持沙袋左右交互排打胃脘部共50次(参见第一势展翼合翅之注意要点)。 (5)平时不练时,可仰卧以手心轻压球在胃脘部揉动,称为养功。 胃咀部为全身抗打最难练的部区之一。武术家有:“铜身铁骨心窝软”之说;古代练功家有练“铁裆”、“狗眼”不畏打之专法,唯胃咀处鲜少练功专注。此补其不足并旨在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第七势 铁沙钢掌 平肩裆 取50╳40╳60厘米木箱一个,内装满黑豆。练功者平肩裆立于箱前。 右虚步立,左臂自然垂之,右臂提起于右腿上方,掌心朝体,指尖斜插入豆内约一指肚。(图20)吸气入下丹田,继发力吐“嗨”字音,将气于丹田壮紧,吐“嗨”字音时,同时双腿蹬力下坐,拧身挫腰促臂发力,使肩催肘(送肩),肘催掌指(送肘)向黑豆内斜力猛插(图21)。出掌指恢复图20势后,再做图21势运动,反复操作插豆25次。然后换势左虚步,左掌如法插砂25次。参见图20、21,唯动作相反。凡左右互换。左右总计插50次。 插砂毕后,即行拍打铁砂功夫。用厚朴30克、茯苓25克、生姜50克、苏叶20克、生龙牡30克、桑枝15克,秦艽15克,灵仙15克、透骨草15克、当归10克、丹皮30克,上药为末。铁砂粒20斤烧红淬猪血,再烧红再淬猪血,凡七淬后取用。将药末与制铁砂混装入帆布袋中。缝合铁砂袋后用。铁砂袋置坚实凳上,练功者马步桩势立凳前,施运气法以左右掌交互拍打砂袋(或用单掌)。拍打时掌心、掌背、小鱼际部皆须用到。拍打时起慢落松拍重,在松掌而将落袋时,用暗力将掌略撑急拍,拍到后略停一、二秒钟再起。共拍打砂袋500—1000余下,每日拍打,由轻而重,由慢而快。 练功初期(35天内),拍打后,最好配合药物外浸洗手掌,将药加水煎汤,待其微温,将手放入,热极取出。下次再用,不必更换药物。 外用方剂:丹皮60克、川草乌3克、南蚝3克、蛇床3克、半夏3克、百部3克、川椒30克、狼毒30克、透骨草30克、藜芦30克、龙骨30克、海牙30克、地骨皮30克、紫花地丁30克、青盐120克、硫磺30克、刘寄奴60克、蓁瓦蒂3克。 注意要点 (1)插豆练完后,即马上练习拍打砂袋。皆须做到运气法之声到、气到、力到。插与拍打时,意念盯紧在掌部。 (2)插豆后不必用药水浸洗手掌。拍打后之外用方剂如配制不齐时,缺少几味亦可,或仅以地骨皮煎汤浸洗也可。 (3)拍打时不可施用僵力,要松掌(落下)实掌(拍打)相济,徐掌(起时)疾掌(落后)互运地操功。 按以上要求练功,在天罡日数内,可达掌落砖碎之功效。 第八势 骑马打躬 平肩裆 同第一势平肩裆姿势。 骑马打躬 骑马桩势步站立(图22),鼻吸气至胸际,重心下落双腿成骑马势,同时挺胸折腰,正头,两掌用力握拳屈肘平行上抬,掌心朝上,至头前下方,两肘弯则成约90度,肘尖停于头斜前上方止(图23);闭气。然后恢复成(图22)势,口吐气,再做图23势闭气练功。反复练习20次。 注意要点 (1)此势最为维练,高血压者忌练。 (2)做图23时,面红颈粗筋血管涨为正常现象,不必害怕。 (3)骑马打躬时,胸要尽量提凸,胸肋尽量前拔并与地面平行,头颈要正直,目视地而不可仰头,意在两胁肋。 (4)按闭气要领配合练功,唯不可闭气时间过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