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茶香飘万里 2012-03-31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虽然 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古希腊陶器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

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

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         和  小口瓶(右)

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

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灰陶鸟形鬶

新石器时代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陶钵       各种陶钵和容器        盉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陶鼎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红陶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袋足(音:guī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笔者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已经整整30年啦。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及考察者,已达几百万人。他们到达欧美以后,生活里首先感到不习惯的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习惯喝凉水?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壶. 烧水的木材遗迹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习惯喝热水 —— 不仅饮茶品茗、煲汤都必须煮开以后趁热下肚,煎煮中药更一概是开水冲服,甚至从前中国人饮酒的时候,也习惯“温酒”呢。其实,在中西方许多生活习惯里面,大有文章!寻根问底研究起来,这里包含着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或者叫做民俗遗传基因。 为何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西方习惯喝凉水? 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来话长,要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谈起,就是追溯到几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火与土的结晶——陶器。 上古五大文明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爱琴海地区,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都广泛使用陶器。 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创造,从此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 远古人类也尝试将水加热。摩尔根经典著作《古代社会》里,可读到远古人类把石块烧烫后放进水里煮“开水”,甚至可以煮熟鸟蛋。 虽然同样使用陶器,但是在华夏与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原始社会生活中,一开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陶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腊陶器展览柜 华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煮水炊器——这是华夏先民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创造。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 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29.2 厘米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请继续点击上海的宋庆龄故居 【附录】近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煮水炊具、开水壶。 新疆吐鲁番发现古墓距今约3000年。陶罐是烧水煮粥用的炊具;千年朽木正是钻木取火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音规) 鬹(guī)乃是鬲的一种。烧水用的炊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龙山文化的陶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嘴形的“流”加大并朝天扬。鋬(ban) 即把手, 可呈带状或绞索状。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音: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 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鬶(guī音规),唇口鸟喙状,长颈,下承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2000年。这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造型像鸟。 新石器时代红陶煮水炊具。 后代茶壶的古原型

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西坡遗址出土的陶灶(左)和小口瓶(右)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新石器时代陶钵各种陶钵和容器陶盉 陶鼎红陶袋足鬶(音:guī白陶鬶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红陶袋足鬶gui ”。 (良渚文化) 红陶袋足鬶 (guī音规) 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guī更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尖嘴“流”内侧,有盖子。可以将开水保温。高 29.2 厘米 。从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发现有残留水垢,可见其中盛有煮开过的开水;而在陶鬶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它是生火、用来烧热水的。(也有人认为它可用来温热米酒。)这也就是后来“开水壶”的原型。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