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初中课文中的古代纪年法

 阿居书馆 2012-04-02
阿居书馆欢迎你! 
【略谈初中课文中的古代纪年法】

一、课文引用:

晋太元中《桃花源记》;天启壬戌秋日《核舟记》;元丰六年《记承天寺夜游》;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庆历四年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岳阳楼记》;廿二日天稍和、己亥之二月《满井游记》;二世元年七月《陈涉世家》;(鲁庄公)十年春《曹刿论战》。

二、纪年方法:

上面引用的课文涉及到中国古代三种纪年法: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就是源于此。例:天启壬戌秋日《核舟记》己亥之二月《满井游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近现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就是通过干支表记叙。如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庚子赔款(1900年),辛亥革命(1911年)。

小趣闻:

①袁宏道于“己亥之二月”(1599年)作《满井游记》,龚自珍于1839年完成《己亥杂诗》,两者恰好相隔240年,四轮甲子。

②破解屈原生辰:

屈原在《离骚》中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指“太岁在寅”。太岁:太岁(又称太阴、岁阴)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木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太阳运行轨迹)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星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

再来解读《离骚》中的话:“贞”,正指着。“孟陬”,孟,开始。陬,正月。即孟春正月,也是干支中的寅月。庚寅,正月里的庚寅日。根据干支纪年,屈原出身于寅年寅月寅日,学者推算其出生年月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郭沫若推算为公元前340年正月七日)。

2、斋号(帝王或诸侯的谥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溢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斋号纪年的开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厉王失政,激发国人暴动,“厉王出奔于彘(在今山西)”。召公用自己的儿子代替逃至自己家中太子静,使太子得以逃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另一种说法是共伯和摄政,行天子事。)

《春秋》以鲁国十二国君的年号作为纪年顺序,即“隐(11年)、桓(18年)、庄(32年)、闵(2年)、僖(33年)、文(18年)、宣(18年)、成(18年)、襄(31年)、昭(32年)、定(15年)、哀(《春秋》传统记至哀公14年,即公元前481年,《左传》记至27年,其后又记至悼公14年三家灭智伯事)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以前帝王没有年号,此是始创,并为后来帝王所沿用。)

使用年号原因:公元前113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据传说汉武帝在位以来得到黄龙、凤凰等诸多祥瑞)于是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史书载“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其后帝王常常以所谓祥瑞来命名年号,如唐玄宗因得到一个所谓灵符改元为“天宝”)。

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建武:⑴汉光武帝年号(25-56)⑵晋惠帝年号(304年)⑶晋元帝年号(317-318年)⑷后赵石虎年号(335-348年)⑸西燕幕容忠年号(386年)⑹南朝齐明帝年号(494-498年)⑺北魏北海王元颢年号(529年)。(日本后醍醐天皇也使用建武年号(1334-1336年,后醍醐天皇在灭亡镰仓幕府后,改元建武,采用中国后汉光武帝的年号,模仿再兴汉室之意。但因其推行政策失败,功臣大将足利尊氏反叛,天皇被迫让位给光严天皇,中兴仅三年中断)

使用最多年号的帝王: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年号13个。(其实际掌权时用年号20个)

4、公元纪年。今天我们通常采用公元纪年。西历纪年日历公元纪年又称公元纪年,简称“公元”或“公元”。公元纪年是基督教的纪年法。公元在中世纪拉丁文的写法是Anno Domini,简写AD,意为“主的年代”(In the year of the Lord)。以公元525年罗马僧侣狄欧尼休认定的耶稣生年为纪元元年。公元前则在英语中表示为BC,即基督之前的年代(Before Christ)。公元纪年采用的历法叫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通常称为“西历、公历”,也就是我国政府现行所采用的纪年历。

公元纪年与基督诞生:公元纪年未设公元元年,并且漏算了一些年份,故据一些历史学家推测基督(如果确有其人,这一点目前仍有争议)应诞生于公元前十年左右。

5、公元纪年与历法:格里高利历,即“西历、公历”,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12月(与按月亮圆缺而订的朔望月无关),通常每四年设一闰年。

最早的太阳历: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阴历:月亮为“太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班,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就是由此演变过来的。著名的“宇宙四方之王”汉谟拉比设置了闰月。

中国农历: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365.2422日。因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夏历、殷历和周历的主要区别是以不同的月份作为一年之始: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今农历1月)、殷历以丑月(今农历12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今农历11月)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于岁首不同,这三者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定义也不同。

6、孔子谈历法:《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历法的看法。“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夏时,是实行夏朝的历法。中国旧历分一年为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又分孟仲季三个月,依周天十二辰的次序,孟春是建寅之月,为四时之始。夏朝以此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合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时序。孟子也说“不违农时”。治国应当先定天时,办事才方便,在农业时代,夏历最标准,所以孔子答复颜渊,第一个要点就是行夏之时。直到现在,民间所用的农历还是夏历。又,依《尚书大传》,以及《白虎通》等书所说,夏以建寅的孟春月为正,殷以建丑的季冬月为正,周以建子的仲冬月为正,王者各统一正,周为天正,殷为地正,夏为人正,因此也叫三统,王者相承,依此顺序,犹如连环,周而复始,三代以前的历代帝王也是这样循环。孔子处在东周衰微时代,想到或有继周而起的王者,自然就依这个顺序,以建寅月为正月。

小趣闻:

史上最长的一年:唐朝的久视元年(700)空前绝后地出现了十五个月。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大周,并把周武王姬发作为祖先祭祀,废除唐朝以正月为岁首的惯例,宣布“以十一月为岁首”。在历史上,只有“周正以十一月”(《史记·历书》)。中国古代的历法,不论是夏历、殷历、周历,还是汉朝的太初历,均规定一年十二个月,又规定“故顺置闰”,即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每五年闰二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依此类推。所以,古代一年要么十二个月,要么十三个月。然而,唐朝的久视元年(700)却空前绝后地出现了十五个月。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大周,并把周武王姬发作为祖先祭祀,废除唐朝以正月为岁首的惯例,宣布“以十一月为岁首”。在历史上,只有“周正以十一月”(《史记·历书》)。笔者认为,这是武则天代唐自立后,为了掩饰篡位事实、寻求统治渊源而做的政治手脚。这样以来,原先一月、二月、三月……十一月、十二月的顺序,就变成了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十月。圣历元年(700)五月,武则天改年号“圣历”为“久视”;十月,又宣布废除大周历法,恢复唐朝“正朔”,即把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十月的大周历法,改回到唐朝前期的一月、二月、三月……十一月、十二月。历法虽然恢复,但“正月依旧为十一月”既定事实却不能动。这样以来,久视元年(700)就表现为: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加上一个闰七月,共十五个月。按照阴历每月约29.5天计算,久视元年竟然长达442天之久,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年。中国历法史上的这一奇怪现象,可以说是武则天随意更换年号、突然更换历法的结果,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过武则天由周历改为唐历,实际上也就承认了自己革新的失败,此时年近八旬的武则天已经要考虑自己身后是否有人祭祀的问题了,因此她不可能传位给自己的武姓子侄,而必须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此时的她发现自己的变革终究落空,从这时开始,她的政权也已经走下坡路了。

7、每月中不同日子的特殊称号: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例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周密《观潮》)。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第一日叫“朔”,二日为“死魄”或“旁死魄”,三日为“哉生明”或“月出”,八日为“恒”或“上弦”,十四日“几望”,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或“生魄”、“哉生魄”,十七日“既生魄”,廿二、廿三日“下弦”,最后一天为“晦”。此外,一年中还有一些特定的岁时节日,如夏历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为“元日”、“元旦”、“元辰”、“端日”。正月初七为“人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故又称“上元日”,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五月初五为“端五”、“端午”、“端阳”。七月初七晚叫“七夕”。七月十五为“中元日”。八月十五为“中秋日”。九月初九为“重阳日”、“重九日”。十月十五为“下元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晚上叫“除夕”。古人还以“廿”代指“二十”,如“廿二日”就指“二十二日”,而“卅”代指“三十”,“五卅”就指“五月三十日”。

8、历法与天文:古人以为北极星为天空的中心,而围绕北极星的北斗七星成为古人计算四季的参照。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天空的中心。共,通“拱”,向,指众星四面旋转而归向之。

二十四节气: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小趣闻:

现今的中国农历的基础是清初传教士南怀仁所编的《康熙永年历法》,当时保守派代表杨光先攻击他用西洋历法取代中国历法是大逆不道,实际杨光先本人并不懂历法,但他的逻辑是“宁要中国草,不要西洋苗”。后来在权臣鳌拜的支持下将南怀仁下狱,并处死了钦天监的几名官员。他主要依靠回回历来制订历法,结果错误百出,一年出现了两次春分、秋分,连闰月也算不准。康熙亲政后让他与南怀仁比赛推演日蚀,结果可想而知。他本身被论死罪,皇帝怜他年老,放他回家,他死在路上。据说他还写过一本书叫《不得已》,大肆攻击传教士,比如在书中他说传教士讲地球是圆的,那是否就有人头朝下生活,并且说如此推算出来简直使人“喷饭”。据传说这本书被传教士重金收购焚毁,不过今天再读这本书,才觉得真正使人喷饭。这个人就是一个古代版的老年“喷青”。

10、中国天文:古人以北极星为中心,把太阳和月亮所经过的28个星官称为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即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现存最早的有关二十八宿的文献记载见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二十八宿图案,上面有二十八宿的全部的名称。星区的名称与星官的形状相关。如玄武指鬼蛇合体的动物。

小趣闻:

中国古代往往用四个星象来指方位。如曹操在北方曾开凿玄武池以练习水军。唐都长安有玄武门、朱雀大街、青龙寺。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是指北方玄武的前两宿。

南京的玄武湖古称桑泊,传说南朝刘宋时在湖中发现黑龙,故称玄武湖。但据专家考证,认为宋文帝改名玄武湖也是为了完成建康都城的四神布局——东钟阜(今钟山)、西石城(今清凉山),前两者合称龙蟠虎踞、南朱雀桥(实际为二十四座浮桥,也就是李商隐诗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搭建浮桥是为了战时防御的需要)、北玄武湖(又称北湖,李商隐诗中有“北湖南埭水漫漫”之句)。古代常把“玄武”图像当做军事标识,以此命名有军事含义。(玄武湖古代面积比今天大出三倍,可直通长江。南朝在湖畔设上林苑以检阅水军,南朝几次北伐均从湖中出兵,经湖中水道入长江)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