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对“魏晋风度”的看法

 昵称7745844 2012-04-03

谈谈对“魏晋风度”的看法

已关闭 10 [ 标签:魏晋风度 ] 落木潇潇 2009-05-22 05:48
800字以上

推荐答案

魏晋是一种什么风度?    简单地说,这是“人”的觉醒。当统一的封建国家分裂之后,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音符,它带着鲜明的、不加修饰的个性特征,颠覆了自西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正统,冲破了“天人合一”的谶纬宿命论的思想束缚,摆脱了汉赋大气磅礴却华而不实的僵化教条的文风,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他们“清峻通脱”的气质和一派“烟云水气”的风度,绝世清赏,仙姿卓越。为后世顶礼膜拜。    魏晋风度是文化史上一段优美的风景。魏晋人提出的“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长久地影响了中国艺术,“风度”在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它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映,同时也集中体现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魏晋时代的人物是很另类的,他们在动乱的世事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光辉的业绩,且个性十足,潇洒自然,他们用行动率真地表现着自己的情绪与思想。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都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嵇康(223~263),三国时曹魏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早年丧父,虽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当时,司马昭大权独揽,权倾朝臣,他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嵇康与山涛本是好友,但因山涛结交司马权贵,终为嵇康所不齿,一怒之下,他写出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其浩然正气,为世人所仰慕。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与向秀在树下埋头打铁,根本没理睬他,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拂袖扬长而去,后来钟会深恨嵇康,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以“忤逆”的罪名除掉吕嵇二人,司马昭给嵇康定的罪名是:乱群惑众,随即押赴刑场。当时太学生三千人之众请求赦免嵇康,并愿拜嵇康为师,司马昭不许。临刑前,嵇康神色自若。奏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至此,《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后人给予嵇康四字评价:婞直竣切,可谓确切入神。与嵇康相比,阮籍似乎更能得到司马氏的宽容和庇护。阮籍为人“至慎”,以“口不臧否人物”而著名当时,他把自己的语言表达降低到伤害自身的最低限度,用身体和行为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信仰,喝酒与佯狂是他为人至慎的表达方式。他狂,可以目无刘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他驾车穷途而哭,“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与嵇康相同,他对礼法和礼法之士极尽攻击,“礼岂为我辈所设哉”,不为虚伪的道德伦理所束缚,实践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人生诉求。在专制时代,文人对抗强权有两种类型:要么如嵇康,与强权势同水火,最后以命相搏。要么如陶渊明,把对强权的憎恶消弭于山水之间,钟情于大自然。这位向往世外桃源的田园诗人,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赋下一纸《归去来兮辞》,便隐身于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之中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悠闲,然而,让他忘却自己报效国家的人生理想,又谈何容易?.在《咏荆轲》这首诗中,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作为一介书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无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只能在这看似怡然的田园生活中,观日出日落,看花谢花开,穷极一生,直至生命走向终点。在魏晋这个乱世,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荒诞不经的事情。比如刘伶。这个竹林七贤之一,总是袒胸露乳地在家中豪饮。客人进门看见就嘲笑起他来。他不以为然,反而理直气壮地反嘲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衣中?”十六国时期,有北海王猛,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的北伐军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军谋祭酒。并委以重任。后来,王猛辅佐前秦苻坚,成就一番霸业。
补充回答: 王猛“扪虱谈天下”,一时传为美谈。从刘伶和王猛身上,可以看出魏晋风度中可爱的一面。然而,魏晋风度注定不会成为文人的楷模,在以后的历朝历代每每遭贬低,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并且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和清谈误国。魏晋风度其实是一种人格范式,在士族门阀大行其道的魏晋时期,自有其合理之处:药与酒陶冶其趣味,清谈巩固其志气,而名人效应之下,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了。许多人赶时髦,追求华丽的外表,但心情却并非嵇康阮籍那么沉重,所以只学会了放荡不羁和游戏人生。而现在年轻人追求行止姿容和漂亮俊逸的个性,恰恰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但问题是,魏晋风度一旦走入坊间,却也正是这种纯正贵族品格的终结。千秋而下,高谈阔论不绝,觥筹交错不止,风度却只能是魏晋的风度了。魏晋风度的特点是文人深处乱世之中,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于是,形成了恣意任情、自由清谈的风尚,由此,玄学开始兴起,文学风格开始转变。这些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开始用一种更加理性的眼光审视过去的一切道德观和世界观,提出了“崇本息末论”、“越名教而任自然”等主张,强调人的朴素情感和自然本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儒家经学的桎梏和名利的束缚,但他们常常以种种违背人伦道德的行为来标榜自己的主张,喝着毒酒唱歌,带着镣铐起舞。痛,并快乐着。但是历史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晋穆帝永和9年(公元353年)3月,王羲之与40多位当时的文人雅士,“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浙江绍兴兰亭,在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聚会结束后,王羲之意兴阑珊,书写出震烁古今的《兰亭集序》,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今天,当我们面对这幅美轮美奂的行书佳作,固然能够欣赏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之美,但更能领略到王右军儒雅畅达、卓尔不群的翩翩风度。时年王羲之51岁,已经不再是风华正茂、放浪形骸的年龄,却能在一群文人聚会的激情氛围中,“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绽放出美妙绝伦的艺术火花,的确难能可贵。魏晋士人的放浪形骸,因缘于乱世纷争、礼乐崩坏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无尽的痛苦,是对世事洞彻(这种洞彻建立在悲观的基础之上)之后所做出的无奈的抉择。当初的社会构架本身就没有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抱负的空间,他们无法在人性中善的一面的引导下去兼济天下、匡扶众生,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这种悲剧无疑是一大批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士人入世的真实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