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养生九法

 山水间880 2012-04-13

我国古代名人特别注重养生,他们的实践和思考,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和学习。
    
一德养生法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二字。即静心,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人要节制性欲谨慎行动,顺应时节,去除生病的隐患。 
    
五知养生法  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  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  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作为君子要看得明确,听得清楚,脸色温和,容貌谦虚,言语诚恳,做事负责,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解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获取利益时要想想是否合乎义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