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港市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情况分析

 飞翔蓝天 2012-04-15

张家港市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情况分析

发布者:邱峰 发布日期:2011-6-23 点击数:81

    张家港市目前下辖8镇1区,有175个村委会。加强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保障,民政作为指导基层政权建设的职能部门,我们始终坚持抓好基层基础,围绕构建村级有效治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效。
    一、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的主要实践
    (一)健全组织网络,规范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
    1998年以来,我市在农村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各镇(区)也相应成立指导小组,并指导各村全部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健全了组织网络。2005年出台《张家港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要求。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审查村务公开各项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程序是否规范,并及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每季出具《民主理财报告书》。通过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扩大了村级工作透明度,改善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村级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监督机制,推行村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1.推行“村级职权目录流程”公开。编制行政村职权目录,每项职权列明项目名称、行使依据、公开范围、公开时间、承办部门、责任人等内容。经过整理和审核,确定了各行政村村级职权和管理服务事项70项,其中党务类17项,村务类47项,事务类6项。在职权目录编制完成后,各行政村对所拥有的权力和管理服务事项逐项制作工作流程图,公开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时限。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按照法定程序制作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则依照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办理时限、职责要求、相对人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
    2.实行村务全面公开。村务每季公开形成制度,财务、政务、事务公开并进,通过专项检查、现场考评、责任挂钩等方式促进村务公开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载体建设创新创优,组务公开进程加快,定期公示村民小组收支明细、低保户确定、农保费用收缴等群众关心的财务、事务,目前已延伸到1700多个村民小组;南丰镇将村务公开由传统的公开栏延伸到网络,在“江苏?南丰”门户网站开设“村务公开专栏”,扩大了村务公开的覆盖面,保障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完善民意处理机制。对于公布出去的情况,各村注意通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以及党员骨干抓信息反馈,广泛听取村民的反映和意见。群众对公布的内容有疑问的,可以向意见箱投意见书,也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投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经查实后督促村委会重新公布,也可以直接向村党组织、村委会询问,村委会在10日内予以解释和答复。通过及时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保障了公开的实效性,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三)深化村民自治,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形式。
    1.多项措施保障民主决策。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活动,已成为全市农村开展各项重要活动的基本程序。此外,还探索建立了议事会、“两委”联席会和听证会等制度。2007年市纪委在杨舍镇七里庙村试行村情发布民主恳谈会制度,当年在全市推行;市委组织部在南丰镇永联村试点基础上,在全市推行党群代表议事会制度。凡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召开“恳谈会”、“议事会”对议案进行认证,再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确保了民主决策的实现。
    2.调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管理增强群众民主意识,在各村推行以“群众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集中办事,定期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法,让群众积极参与议事、参与管理,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村级管理、主动维护自身利益的热情。同时通过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村干部依法、依章管理村级事务,群众有序参与村务管理奠定了基础。
    3.民主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根本保证,村务公开又是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为使民主监督真正取得实效,我市多次召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会议和专题镇务村务公开现场会,推动全市村务公开向纵深拓展。以“群众监督”为中心的“法制、纪律、舆论、审计、组织”等相统一的监督体系逐步形成,更加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同时,各村建立了村委会每半年报告工作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委会成员连续两次被评议不称职的,终止其职务。如锦丰镇各村班子成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将干部的工作表现、廉洁自律等与工作实绩挂钩,充分发扬了基层民主。
    我市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建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主要有少数村干部对加强村级监督机构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少数村干部执行规章制度随意性较大,公开还不够全面;村级监督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监督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下一步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继续务实创新,健全村级监督机构运行体系,全面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认识。深入开展民主权利教育,让广大村民真正理解民主与监督的含义,懂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个人利益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另外,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懂得民主监督的意义,明白民主监督的力量,学会运用民主监督的方法,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共同推进农村发展。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履职水平。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定期组织村级监督组织成员开展系统的政策、法规知识和工作程序的培训,提升思想觉悟,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加强纪检、村务财务、工程项目管理、资产合同履行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工作部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健全指导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市、镇加强对村级监督机构的日常管理,指导和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支持村级监督机构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职权,自觉接受监督,形成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管理、监督机构监督、村民代表会议决策的相互制衡、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制定村级监督组织工作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方法,明确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严格奖惩措施,将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报酬等挂钩,充分调动监督工作积极性。(来源:苏州民政信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