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安寺前的涌泉和梵幢【图】

 還舊樓主. 2012-04-16

静安寺前的涌泉和梵幢


清末静安寺前的涌泉井

民国时期静安寺前的阿育王式

解放前静安寺的涌泉井

清末民初静安寺浴佛节盛况

1958年静安寺庙会盛况

20075月中旬,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在静安寺正门东侧举行了正法久住幢落成仪式,由整块河北狼牙山红花岗石雕琢而成的幢矗立起来了,人们看到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一望便知是静安寺。

说起静安寺的幢,必然会联想起涌泉,老上海人都知道这两件文物,一个在东侧,一个在西侧,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现在梵幢恢复了,涌泉原址下面是地铁,无法恢复,只能成为一件憾事。

静安寺前的涌泉,历史上是静安八景之一,元代寺僧寿宁曾将当时名人题咏辑为《静安八咏诗集》,诗集指的八景即是鸟碑、陈朝、虾子潭、讲明、沪读垒、涌泉、芦子渡和源云洞。涌泉筑于何年不详,但是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南宋绍熙《云间志》曰:“在沪东,西有芦浦,中间水相通,有数尺许,特深如井。然水腾涌,昼夜不息。或云:海眼也。”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巡道盛保重修治涌泉和重修元代涌泉亭,命泉为“应天涌泉”。后来因战火,静安古寺和涌泉均遭焚毁。

静安寺原址在吴淞口北岸,由于波涛影响房屋倾,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迁至芦浦之沸井。由于地质变动的缘故,上海的海岸线在不断地向东延伸,南宋乾通八年1172年)修建一条北起马桥以东,向南经川沙、南汇、奉城至拓林的护塘。仅过了40余年静安寺一带已成陆,离海边不远,低洼的地势形成纵横交错流向海边的小河沟。涌泉边的小河沟人们称为涌泉。涌泉因泉水昼夜沸腾,赛若温泉,故后人称为“沸井”,涌泉又称“沸井浜”。传说涌泉井下暗通海眼,故又有名为“海眼”。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涌泉重甃石栏,请著名书画家胡公寿题字“天下第六泉”。

1853年至1862年期间,因小刀会起义,太平军在上海与清军激战,静安寺多次被焚,仅存一座大殿。清光绪六年(1880年)住持鹤峰得到胡雪岩、李朝觐等人的资助,重新修葺山门和佛殿。涌泉也再次重修。竣工落成之日,正逢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于是举行隆重的浴佛典礼。城乡百姓闻讯而来,远及宝山、青浦、松江、奉贤等地。民众趁礼佛之际,也携带土特产来此赶集。原定农历四月初八一天庙会,后来延长为三天。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至初九,静安寺前都要举行三天庙会。当年的竹枝诗这样描述:“士女如云浴佛辰,静安场聚万车轮;衣香鬓影斜阳返,十里红飞马路尘。”

涌泉是东西走向,租界当局为了将租界范围向西拓展,民国8年(1919年)租界工部局利用涌泉河沟填塞后筑路,开辟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在附近还有1936年建造的花园式里弄叫“涌泉坊”。由于修筑马路交通便利了,静安寺香火更旺,游人如云,附近商铺也随之纷纷搭建,连静安寺山门也被商铺所遮蔽。民国31年(1942年)住持和尚全力整顿寺院,整修殿宇,建造新山门,1946年正门前马路中央建造印度式阿育王幢一座,作为静安寺的标志,同时疏竣涌泉。

1958年后庙会恢复,在静安寺的涌泉和幢旁,年年举行浴佛节庙会,规模宏大,场面热闹,不仅有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还有街头演示和小吃,后来成为上海民间的风俗。1961年庙会,人数达400万人次。19669月,梵幢被捣毁,涌泉被填没。1997年静安寺全面修建提到日程上,社会各界提出恢复具有地区性标志的幢,现在终于矗立起新的幢。高兴之余联想起消失的涌泉,痛心呀!珍贵的文物一旦失去,是无法挽回的。让我们在看到幢联想涌泉时,永远牢记历史的沉重教训。梵幢已经以新替补,原来的梵幢虽然是近代文物,但是现在新梵幢无论多好,只能替补地域的标志,不能替补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也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历史建筑包括构筑物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记忆,全社会都有责任依法好好保护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