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民政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蜀南孺子牛 2012-04-20

加强民政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日期:2011-12-15 来源:六盘水日报 □江胜东

 

  在中央与地方团结一心为中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新形势下,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行政事务管理部门,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而要使民政部门成为“为民服务”的强势部门,就必须确立文化发展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民政文化纳入民政事业的总体布局,贯穿于构建“大民政”的全过程。下面,就如何加强民政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路与对策。

  一、民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1、行业性。在长期的工作活动中,民政部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特别是亲民为民、勤政廉政、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民政精神,被广大民政工作者深刻认同并自觉去遵循、实践,决定着民政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民政文化显示了独特、统一的行业文化特征。

  2、传承性。文化的传承性表现在以历史积淀为主,薪火相传,不断延续。民政文化是在民政领域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体现出恤贫、救助、养老、节丧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形成民政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

  3、亲民性。民政文化中的亲民性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赋予民政文化的理论核心,体现了民政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4、公益性。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民政文化的公益性从现实来看是本着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宗旨,民政系统各职能部门在保障贫困者享受基本生活的同时,帮助其解决困难,树立自强信念,使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因此,公益性体现了民政文化与其它行业文化的重要区别,是民政文化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5、开放性。民政文化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扬弃,与时俱进。现代民政文化继承了历史上的重民、恤民、救助、节丧等民本思想,同时要求现代民政工作者要具备发展观念、创新意识,改变过去传统的工作方法,树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思维方式管理工作的新观念,最大限度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另一方面,民政工作内容繁杂,领域宽泛,各项民政工作都有其相对应的文化。

  二、加强民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政文化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当前,民政事业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民政文化建设,对于民政事业的整体促进和推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为打造强势民政发挥软力量作用

  观念层的改变和创新必须依靠民政文化的建设。民政文化是民政事业的灵魂,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软力量,渗透于民政事业的各个层面之中,是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的强大力量。

  2、为推动民政事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前进方向

  创新发展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政工作者的智慧至关重要。用统一的文化统领和指导民政工作者,将他们凝聚到民政文化中来,才能同举一杆旗,共建新民政。

  3、为提升民政事业的社会影响搭建传播平台

  民政工作内容的“多元化”必须通过民政文化这一平台来向社会传递出“一元性”,即民政价值观和民政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民政的声音,强化民政的形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政文化建设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民政文化建设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高度不够。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还没有充分认识民政文化建设是民政事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的“助推器”。

  二是民政文化建设和民政业务工作结合的紧密度不够。

  三是民政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大。近几年,我们民政的宣传重点主要放在了对民政业绩的宣传上,而忽视了对民政精神和内涵的提炼、宣传,还没有真正树立起、锻造出六盘水市民政文化。

  四是民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无法体现出全市民政系统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对策建议

  (一)要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健全民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一是要紧扣“提升实力”这一核心,高度重视民政文化建设,要将民政文化纳入民政事业的总体布局,作为各项民政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

  二是要立足“持续发展”这一关键,制定好民政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民政文化建设作出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民政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三是要抓住“有序推进”这一重点,不断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民政文化建设有序、有力开展。

  (二)要打造平台,丰富载体,大力加强民政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建好学习平台,打牢理论基础。我们要认真组织开展职工政治学习,理解透彻中央、省、市的各项方针,准确把握全市民政工作情况,在实践中善于挖掘、提炼、总结民政文化特色,用先进文化占领干部职工的思想阵地,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二是组织争先创优活动,培育民政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将民政文化建设融入民政系统系列争创活动。

  三是努力打造民政文化精品工程,闪亮民政文化品牌。

  四是树立民政服务品牌。要紧紧围绕民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千方百计创出自身特色,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政服务品牌,使之成为民政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