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目标叙写要目中有人

 阡陌躬耕 2012-04-22

教学目标叙写要目中有人

编者按:

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订得是否精当,关系到这节课的实效,也就是学生是否真正有所收获。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把教学内容与进度作为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三维目标更是存在着大量的误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进行的教学目标叙写研究实践证明,制订具体清晰且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刊编发该校校长及教师的一组稿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唐江澎

课程改革有太多的理念与尝试,但集中到课堂教学领域,人们的种种努力都在追求由比较注重“教”切实地转向注重“学”,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学习者在历经教学活动之后是否有实在的变化。在思考课堂教学的改革时,应把目光放在教学目标上。

明晰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本不是什么新话题,而现实却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没有思考,有的为应付检查而罗列几条到纸面,有的从教学参考中照搬几条。并且,传统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学习后是否切实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否被观察到,则没有设定。

香港“电子与电学”的课程纲要,其中关于课程“目的”与“目标”的叙写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两者的区别:

目的

通过电子与电学课程的学习,旨在:

1.提高学生对电子与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应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电子与电学作为一实用科目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电子与电学科上发展有关技能及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电安全的意识。

4.提供给学生电子与电学的基本知识,以备将来在有关科目上进修。

目标

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

1.描述课程提及的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特性。

2.描述电子器件和元件在简单电子线路上的功用。

3.运用在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设计问题。

4.设计、制造及测试一简单电子或电器装置和报告该装置的制作过程。

5.选择适当的电子或电器元件和仪器来有效及安全地去完成设计作业。

6.遵守电子和电器装置的操作安全守则。

“目的”英文作goal,常常是一种指针和方向;“目标”英文作objective,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可观察、可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由此回顾多少年来,我们走进课堂开始教学的时候,预案设定的可能只是整体的“目的”,而不是具体明晰的“目标”。这是否也应视为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呢?

深入学习研究,我们逐步了解:如何设定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目标叙写的技术问题。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我曾在有限的资料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布卢姆、马杰、加涅、格伦兰等人的理论,在一次次受到启蒙之后,又不禁对这一套经院化的、严密科学而又显繁琐的理论在学校广大教师中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疑虑。然而,如果我们不限于学理的论争,致力于探索一种便捷的应用形式,那么这种理论必将对课堂教学目标明晰化产生重大影响。

拿出从前的教案对比分析传统叙写方式的问题,展示给老师,以帮助他们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如老教案中“难老泉”的目标这样叙写:

1.使学生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写景状物散文“意蕴其中”的特点。

3.提高学生写景的基本能力。

4.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热爱。

且不说目标3、4多半只是空话而已,就还较具体的目标1、2而言,问题就不少。在此,“理解”、“掌握”都属于“内部心理状态”,怎样才算达到目标,怎样才算达到“理解”、“掌握”甚至“进一步掌握”,我们都无法知道。经研究以后对1、2进行了这样的修改:

1.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

(1)学生能够依次找出课文中选用了哪些材料;

(2)能够找出体现文章意旨的句子;

(3)能够说出这些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4)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难老泉”文题的含义和作用;

(5)能够说出对本文行文顺序的评价。

就集中性和达成的可能性而言,一教时内完成目标1已经不错,目标2可以删去;如果要保留,目标2用外显行为可以表述为:

(1)学生能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两篇同类文章,具体说明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2)能够结合本单元其他文章,具体说明其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3)阅读所提供的新篇目,能够准确概括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目标3应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并通过作文来评定写景能力问题;至于目标4属体验性目标,可以转化为某个有目的的具体活动。比如,参观家乡的一处古建筑,写一篇周记,主要写出其历史渊源和现实价值。

作为实践者,我们无法在熟稔了庖丁的技法后再解牛,只有在操刀中提高。在目标设定时,常用两个问题追问自己: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吗?如何观察、测量这种变化呢?这不一定科学,但至少可以使笼统、模糊的目标向具体、明晰靠近。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这就是教学目标叙写中对三维目标的误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建构课程总体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并非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定时都必须兼备的要件。三维是从不同视角对整体目标的描述,不能简单理解为三个部分,更不能以具体的教学环节机械对应某一维度的目标。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参照具体的操作样式不断反思,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每一则目标的叙写,未必完全合乎规范格式的要求,但起码让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目中有人、关注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变化,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基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展开,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因之具有了明确的标准与依据。

(作者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 > 2009-03-13 > 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