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约教学 凸显课堂魅力 原创 发表于:2011/11/6 9:47:3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灵活开放的课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有些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本性,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超越,这样的课堂将会带给学生秋天的天空一般明净澄澈的感受,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一、追求简约之美 1、目标设定追求简明扼要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体一篇课文,设定教学目标时不应追求多方面开花,而应根据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找准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一堂课真正要学会什么,而教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学内容追求简约有度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要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口,然后理成一条“线”,画成一个“圆”,合理裁剪,大胆取舍。 3、教学设计追求简洁流畅 有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虽条理清晰,却让人感到复杂、深奥,我们是否让教学环节再简化一些,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留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后学会表达运用。 4、教学媒体追求简要实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来。由于它较好地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而受到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普遍青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确实有助于学生识记生字生词、篇章结构等等,或在集中复习时进行大容量的知识或内容呈现;而把各种对课文的“读”及其过程非得用多媒体来操作,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就有了作秀的嫌疑,所以,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其原则应该是适可而止,简约少用。 5、教学语言追求简练高效 简单孕育精彩。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炼、简洁、准确。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避免啰嗦、杂乱,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和文本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听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教学语言清新、质朴,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 二、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不枝不蔓,把课讲得简单些,但它同样应该有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有深刻的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应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1、让语文课充满情感的魅力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要让情充溢课堂。情感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要真正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让语文课充满想象的张力 想像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具有理性认识的品质,能自由地激发理解力和创造力。因此爱因斯坦认为:“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化的源泉。”语文课堂要讲究留白和补白,有时候,故意留下空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有时候,填补课文的空白,也让课堂因此而充实。教师利用文本空白点,营造倾诉的情怀,让孩子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如《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逃出皇宫后,将过着怎样的日子呢?是继续滥竽充数?还是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学得一技之长……学生的想像多姿多彩,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放飞着想像,盛放着期待,弥漫着梦想。 3、让语文课充满文化的张力 简单教语文,并不是排斥一切语文课本以外的东西。“逢课必拓展”的做法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也不反对适度的拓展。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再者,不同样式,不同意蕴的言语之间的交互,多个文本话语之间的相互照应、穿插、印证,无疑为多重言语思维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文本互补,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文化的张力。 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师生对话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厚实的有效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简约课堂。大道至简,真水无香。让我们的语文课在简单中孕育精彩,在丰满中彰显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