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情结

 独狼无窝 2012-04-24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情结(1

  前几年,听过一段政治笑话。说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一台智能测试装置。三巨头在中科大向中央报喜后,都想试试,于是专机来到中科大实验室。J认为自己是一把,当仁不让,在专家指导下,先把脑袋伸进机器。那机器一阵忙碌,得出结果:你的智能是89,较高。J得意洋洋。Z和L互相谦逊推让一番,Z先测,结果是:你的智能是97,高。L心里很得意:你们都没得满分吧,出洋相了吧。我当这么多年的总理,又干这么多年的委员长,不是满分才怪呢。脑袋伸进去不久,只见机器上红灯直闪,接着发出金属声音:本产品仅用于测试人类智能,不要将一块石头放进来。L大怒而去;J心情复杂,亦去;Z叮嘱科学家继续努力,进一步改进完善装置,人的脑袋怎么可能是石头呢。过了一年,中科大汇报说研制成功了,准确率达百分之百,请领导验收。三巨头又专机赶到,检测顺序如前,J、Z结果也如前。L早等得不耐烦,急忙伸进脑袋。那装置并不再红灯闪亮,L正要放下心来,只听金属声音响起:还是去年那块石头。
  当时听罢是哈哈一笑。后来再读书时却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石头,咱中国人就爱拿石头说事儿。我称之为中国人的石头情结。
  石头,本身并无喜怒哀乐,可一到了咱中国人的眼里就变形了。再经过大脑的反复揉搓,表现在口头笔下,那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一下有了灵气,飞扬在文学作品中。
  别的俺就不说了,但讲这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其中竟有三部的故事是从石头说起的。仅凭这一点,还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吗?
  按时间顺序,应当先说《水浒传》。而这本书也是我们谈石头时最生疏的一部。因为一般人看来,小说里说石头的故事好象与整部书关系不大。
  曾经有人说,《水浒》的一百二十回是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写的,我深以为然。书的七十回前后风格明显不同,绝非出自一人之手。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当是事实,以老金那么毒的眼光,肯定看出了该书前后风格不一致,于是,删去后五十回,又补写了一回,成了七十一回本的《水浒》。可能是施耐庵本来就写到梁山英雄大聚义,后来罗贯中添添改改,续写了后面的部分。
  假设如此,我只以七十一回为本,那《水浒传》之与石头的关系,比《西游记》、《红楼梦》还要紧密。因为它整个情节内容就是由石头起,又是以石头止的。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情结(2


 

   《水浒传》的开头,写宋代忽然发生一场瘟疫,就象前几年的非典,闹得全民皆兵。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非典。可九百多年前的宋代他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请宗教帮忙。我们都知道,宋代很流行道教,连宋徽宗都自称道君皇帝,那自然是派人到道观里来了。这位钦差到了道观,顺利完成了祈求上天降伏瘟疫的任务,就在这道观里闲逛。在那个时期,许多寺庙道观里精心设计规划了不少的小景观,就象现在的园林建筑一样。钦差欲去后院赏景,却见那大门紧锁,等闲进去不得。好在这观里的道人也非等闲之辈,别人进不得,钦差还有进不得的地方?开了琐,进得门来,却见院中一口井,井上压了块大石头。(注意:我要讲的那块石头出现了)钦差好生奇怪,便问井里是什么,回答说里面压着妖怪。钦差说打开看看,又回答说打开石头妖怪就出来了,这责任谁负得起。偏这钦差不信邪,执意要打开。没办法,只得照钦差的话去做。刹那间,一道黑气直冲云天——《水浒传》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计一百单八将的魂灵出世了。连带着妖魔鬼怪、牛鬼蛇神一起被放了出来,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这就是《水浒传》的那块石头。

这块石头很长时期没有受到应有关注,原因是大家读《水浒》多是看里面英雄豪杰如何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是就出手的,哪里会去注意这么个小东西?但这小东西在咱们中国文化里有它独特的地位:石头是用来压住妖邪之气的。换句话说,这块石头既是正义的化身,又有代表封建统治势力镇压反抗力量的作用。

那么,按政治家们的划分,这块石头是属于统治集团一边呢,还是属于被统治者一边?

首先,它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受尽苦难的下层民众盼望有一种东西能够镇住邪恶力量,包括骑在自己头上的层层统治者,就想到了沉重、坚强的石头。

其次,它又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老百姓想过太平日子,统治者想延续他的统治,任何怨恨不满的东西都应当被压在地底下。两方面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块石头。

再次,它是传统道德的体现。在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道德标准就是以统治者的道德标准为标准的。因为老百姓没有话语权,且掌握舆论工具的也都是那个时代的文人,文人最没品,又兼走狗要吃饭,所以就以统治者的意志去设计道德标准。久而久之,那块强调正统思想的石头,就堂而皇之地成了一种规范,一种标准。并且为各方所接受。

石头可以被雕琢成各种形式的物品,文学作品里这块石头也象它的形体一样,可以被我们解读成许多个版本。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情结(3

  咱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心猿意马,意思是心烦如猿噪之不定,意乱如野马之难控制,语出唐朝许浑诗《题杜居士》: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恰巧,《西游记》也写的唐朝僧人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大弟子叫孙悟空,功夫了得,保着师父完成任务。
  要说巧,不单在这里,我甚至觉得心猿意马这成语说的就是孙悟空孙猴子。
  这还得从孙猴子的出世谈起。
  《西游记》的故事和《水浒传》一样,也是从一块石头开始的。这块石头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经过修炼,吸收了日月精华,突然有一天通灵了,一道光从那块石头上发出来,直射到天上。玉皇大帝看到了,派千里眼、顺风耳进行调查,结果是凡间的一块石头裂开了,没有大问题。——你瞧,祸患常出于忽微啊!要是玉帝高度重视,哪会有后面一连串的麻烦。可见,防微杜渐多么重要。
  这块裂开的石头里蹦出一只猴儿——石头心里蹦出一只猴儿,这不就是心猿吗?
  人的心都是在自然中产生的,而人一旦有了心,就会触动天,即自然。这颗心是从猴来的,有了人性,也有了野心——由猿猴进化到人,莫非咱们的吴承恩在那时就已懂得进化论了不成?
  这石猴有了野心,先是做了美猴王,闹东海,闹地府,拥有了金箍棒,拥有了长生不老的生命,拥有了高超的武艺和智慧。他还不满足,要做齐天大圣——人心不足蛇吞象啊。玉帝不同意,派兵围剿,打来打去,就双方讲和了,封猴儿做了天上的官儿弼马温。猴儿屁颠屁颠地上任了,还挺负责,见天马都瘦骨嶙峋的,就打开马厩,让天马任意飞驰。天马那个得意啊,脱离了藩篱羁绊,漫天狂奔,随吃随玩,不多时却已是膘肥体壮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此乃意马也。
  这心猿意马进一步理解,就有了无法无天,蔑视权威的意思——后来这石猴不是大闹天宫吗?
  这就引出了《西游记》里的另一块石头。
  如果说《西游记》的故事和《水浒传》一样,是由一块石头开始的话,那它与《水浒传》的开头不一样的地方就有很多,在内容方面《西游记》却多了一块石头:如来佛镇压捣乱的齐天大圣的五指山,这么大的一块石头,除了威严和理性外,还能有什么含义呢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情结(4)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精神历程,有个心猿意马的时代,就是童年那种敢于无法无天、大闹天宫、翻江倒海的愿望。这种欲望不断发展,没有尽头;但有个客观规律: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悲哀啊,尽管我们有一颗心,我们想无法无天,奈何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始终要在一个框子里生存。于是,《西游记》的另一块石头出现了——如来佛的巴掌。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实际上,心再大,那舞台能有多大?再大你能大过如来佛的巴掌去?所以,我们说的巴掌大一块地方并不小,那是一座山呢,五行山啊,心猿意马的石猴就是给它压在身下了。封条一帖,永世不得翻身。
  那么,我们看《西游记》写的这块石头吧,他就是寻找,寻找——《西游记》里有句诗:行尽天下无名水,踏遍人间未到山。心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西游记》还告诉我们,这欲望只是一种妄想,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因为人本身很有限,你跑呀跑呀,跑过了千山和万水,消灭了很多妖魔和鬼怪,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寻找人生真谛、真经,最后拿来的却是无字经。实际上这颗心在寻找什么呢?心本身。是要找回我们的本心,本来的心。所以,我觉得《西游记》写的就是我们的心和心路。
  《圣经》一开头,也就说人吃了智慧树的果实,有了心。有了心,就开始作怪,人就失去了乐园。《西游记》更可怕,心猿吃了长生果,生命可以无穷尽,然后它的了智慧;它可以做神仙,成仙甚至成佛。中国人啊,人心不足。
  西方人认为,有了智慧,就有了原罪,有了原罪,有了永远说不清的罪过。而中国人想,我要有无穷的智慧,还要有无穷的生命,这样才好。
  这就是《西游记》所代表的这块石头——不,是两块石头:既有石猴出生的这块代表寻找人之本心的石头,又有如来佛五指山这块代表镇压的石头。
  这两块石头,向我们解说了人生的一个悖论:人总是有所希冀,有所追求,可这种希冀和追求又总是难以实现。
  也许,人生之令人留恋处就在这里。人生目标不可实现,却总想实现,于是,就想延长自己的生命,好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它。
人生总有不尽的遗憾,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遗憾,反而使得人生变得更美,更令人难舍难分。

 

   传统小说里的石头(5)

 

要谈石头不说《红楼梦》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红楼梦》的原名就叫《石头记》。《红楼梦》里的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它和全书的情节、人物、主题紧密关联。如果说开篇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是否也可以说开篇不言石头缘,说尽红楼亦枉然呢?
  话说当年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天补齐了,偏偏剩下一块,这块石头就是有补天之才而无补天之用的贾宝玉。按说,那女娲娘娘为补天而炼五彩石,都应该计算好的,该需要多少就炼多少,为什么会多这一块呢?可见,女娲娘娘这样的大神仙也有疏漏之处,何况芸芸众生乎?人有失手,马有乱蹄,神仙还有计算失误呢,所以,偶像崇拜是要不得的。
  这块石头虽未被女娲看上,但自经锻炼以后,灵性已通,显然,雪芹同学在暗示贾宝玉秉性极高。可不管她如何聪明绝伦,禀赋超妙,那老板就是看不上——不公平啊,不论天上人间,仙界鬼域,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老虎都吃人,你不会巴结老板,不会讨老板欢心,就不提拔重用你。这块石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说来似乎并不是这块石头不愿补天,而是人家女娲老板不要她,被淘汰下来了。然而从全书内容看,贾宝玉不是无才补天,而是不愿去补。如此,则宝玉与石头又有游离的地方。
  小说的缘起是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又是主人公的前世,而且整部书都记录在这块大石头上,看来小说叫《石头记》比叫《红楼梦》更合适,只是《红楼梦》这名字显得诗意一些罢了。由此推之,《红楼梦》这名儿肯定是后世的哪个文人意淫而改的。那么好端端且又合适的《石头记》你不叫,偏生生改作《红楼梦》,理由也并不如推崇者所列的那么充分:就因为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叫怡红院?就因为书中有多处写了做梦?就因为这几个梦都很重要?不对,贾宝玉梦游幻虚境秦可卿梦警王熙凤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远比不上石头。这几个梦最多对情节有一定作用,别的就谈不上了,哪里有这块石头这般处处时时必不可少。那别几个书名,什么《金陵十二钗》之类,比起这《红楼梦》还更不咋的,俺也懒得再说。
  话休烦叙,书归正传。且说这块被女娲娘娘弃而不用的顽石下凡之后,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这一日,有一名唤作空空道人的同学打这大荒山无稽崖情埂峰下走过,发现这块记录了自己悲欢离合炎凉事态的石头,细细读来……于是,传说中的《红楼梦》就此诞生了。

 

  中国文学中的石头情结(6)

  《红楼梦》是从石头那儿开始的,从女娲补天开始,是从创世纪开始。女娲补天时有36501块石头,这个遗憾和悲剧在哪里呢?就是“01”变成了“余1”,多出一个来,只需要36500块就够了,石材居然过剩了,“不多不少”地多了,只多了一块石头,真是要命啊!这块石头非常悲哀,非常惭愧孤独失落——人家都补成天了,成了天地间重要角色,我“无才”,是材料不够,是能力不够,是品相不够,是质地不够,可能更是运气不够,或者没有任何不够,本只需要用36500块,却来了个36501块。好比体育比赛,三万名运动员都有名次有奖牌有记录有光荣,只淘汰一个人,这不是活要命吗?现在的体育比赛是淘汰大多数,只给前三名发牌,这就好办,我们大多数是被淘汰下来的,我们多数人给少数人鼓掌喝彩,得不到奖牌的人虽然没有那样体面,但是沾了人多势众的光,不丢人,不至于哀哭不已,而且体育比赛总还有下回,弄好了下次是别人给我鼓掌。设想一下,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只搞一次奥运会,只淘汰一名“最劣”的运动员,你这不是要他的命吗?一块倒霉的石头几方面都不够,它补不了天,它变成了一块多余的石头。

  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时候风行一时的叫“多余的人”,就是写在那时很多人变成了多余的人,他们不能为这个社会做任何的有意义的工作,不能对这个社会有任何的贡献。当时的著名作家冈察洛夫,写了一个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说的是“多余人”的代表,书写了十几页了,主人公奥勃洛莫夫还没有决定是否起床。

  而《红楼梦》一上来就说有一块多余的石头,被冷淡、被抛弃、被遗忘、对于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意义的石头。这样想起来,不无恐怖。这也和中华历史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长期相对稳定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一个读书人,既能认字又能算数打算盘,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进入社会管理体制,你必须成为朝廷和它所属系统的一员,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一个人,得千方百计上学读书,会写文章会做诗会作对联,想办法有一官半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贾宝玉就最烦这个,但他有个背景,他所最烦的东西正是他上一辈子在本源根底上所没有得到、羡慕已极的东西,就是“补天”。补天不成的结果,使他痛恨补天的向往,使他视补天为禄蠹、混账、低俗庸俗媚俗,他是思极而恨若不共戴天。一个真正清高的人完全不必要视不清高为寇雠。这是他性格形成的先天原因。而后天原因是他对于女孩的爱恋喜悦,与他父亲的教条僵硬无趣成为鲜明对比。它也想跟36500个石头在一块儿,起个支撑天地的伟大作用,但它做不到,这样一个遗憾就注定了贾宝玉生活的空虚、对很多东西的不信任感。他也是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他前生是一块石头,这样一种遗憾,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老病根,论证也解决不了,哭一场也没有用。

  从我们今天看,曹雪芹能够写出《红楼梦》来,对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别人所无法比拟、无法想象的贡献。从曹雪芹本人来说,他一辈子是穷愁潦倒,他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曹雪芹能够有机会成为封建体制管理层的一员,从他个人来说生活状况会比他写《红楼梦》时要好得多。所以,这样一种对自己变成多余的石头而感到的悲哀,贯彻在整个《红楼梦》里。当一个饿了三五天的可怜人大骂饭馆的庸俗与奢华,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当一个一贫如洗的人表示自己对于金钱的痛恨反感轻蔑,你觉得这是很正常还是很郁闷呢?

  中国文学中的石头情结(7

   这石头还有一种交通、交织、交接的意义。《红楼梦》中的这块石头一头接着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大荒”这个词很有感染力,首先是大,无限无穷的,第二是荒,它是荒凉的、没有生命的,更是没有文化、没有经过开发、没有变成人所使用的财富,是还没有人化的自然,是大荒山。

  无稽崖的崖,念ya可以,也有人喜欢念ye。这个山崖是荒唐的、无稽可察的,不入史册,不入地图,是找不着地方可呆的。偏偏它又有一个青埂峰,一般人都解释青埂就是情之根的意思。偏偏在大荒山无稽崖当中出来这么一块山峰,又是大荒又是无稽又多情,多情于无稽与大荒之中,钟情于荒凉与寂寞之中,呜呼哀哉!太痛苦了。你说你难不难受?而且他写的这块石头,说是多余的,转过来变成一块玉,晶莹剔透,缩得很小很小像扇坠一样。这么小的一块石头,又这么高贵珍奇。这是石头的一个品行,它既是高贵的,又是普通的,石头和玉是一回事,玉是石头的一种。玉的质地高于一般石头,我们采玉也都是从石头里来。石头变成玉,又高度地人化了,变成文化的一部分。尤其中国人,很喜欢玉,以玉来喻君子,因为玉被认为是很洁净、很温润的。从手感可以分别:手里头攥一块玉,你不觉得凉;要攥一铁疙瘩,你就觉得凉。

  这块玉,来自大荒山无稽崖,来自荒凉的史前;它又能够去人间,一僧一道给了它机会能够下凡入红尘,能够到一个阔佬贵族的家里体会人生的荣华富贵,也让他体会到人间这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最后什么都没有。都没有了,怎么办?就又变成石头,回到了另一头-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这块石头在下边绕了一圈,随了一回贾宝玉,最后又回来了,踏实了:你已经都转完了,恋爱你也搞了,吃喝玩乐你也享受了,做诗写文你也经历了,挨打挨骂你也遭遇了,“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富贵荣华你也看到了,然后是晚景凄凉、衣食不保-这种困难的日子你也过了,那你还不踏实干什么呀?你回来了,你又变成了石头,石头上记载了你的故事,就是《石头记》。

  这种小说非常奇怪,它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和玄学,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可不是吗?你伟大,你的权势如日中天,你阔气,花银子跟流水似的,你吃喝玩乐,穷奢极欲,你眠花醉柳,什么好事什么恶心事你都经历过,最后你只有一个前途,成为一块石头,一声不吭了。最多你有点记录,刻在这块石头上。这种写法很不寻常。

  小说也好,戏剧也好,都要靠一个什么东西呢?悬念。就是你看了头,不知道它的尾,你得追着它,你对小说的后续发展有极大的好奇心,你渴望知道后事如何,你渴望知道下回分解,追着慢慢看下去;你知道这个尾,才会说“原来如此”。看电视剧也是这样,一上来就把大结局给他演两遍,好多中间的他都不想看了-“原来如此,不过如此”-他不看了。但是,《红楼梦》不在乎这个,它一上来就先把结局告诉你,一上来就告诉你:我写的这些繁华荣耀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不过是瞬间的事,最后他们要完蛋要垮台,要冷寂下来,要孤独起来,要灭亡,再变成块大石头。

  它先把这个压在你的心上、身上了,然后回过头来,又让你看到那些就像水中月雾中花,用这些吸引你,让你看起来很过瘾,使你看起来没完没了,跟着它哭,跟着它笑。你心里又随时提醒自己,这不过是暂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留不下。这是很惊人的小说写作法:先把结局告诉你,先给你撤了劲儿,给你撤了火,再告诉你“我小火给你再炖一炖”……这一锅粥怎么往下煲,最后这个火要撤掉,冰凉死寂,一无所有。这里,我们说的“永远的遗憾”就又上了一层台阶:不仅不为世用是一种遗憾,盛极而衰、兴久必亡是一种遗憾,人生本身就具有某种悲剧性。生的开始也就是死的开始,生的过程也就是死的过程,宝玉的享福、尊荣、情爱的过程也就是大荒化、无稽化、静默化、石头化的过程。一句话,色的过程就是空的过程,有的结果是虚无化过程。当然,由此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体会,生命是多么宝贵,人生是多么值得珍重!无论如何,当你把一个赫赫扬扬的贾府与荒山巨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是欷歔不已,泪流满面——闹了一个够,剩几块大石头罢了。 
 
 
        中国文学中的石头情结(8)

  他对于石头的故事又有一个奇怪的处理。曹雪芹好像不满足于光说一个石头的故事——这石头故事就够吸引人的了,又是石头又是玉,又是衔玉而生——他不,曹雪芹不满足于石头的传奇,仅仅石头与玉的象征还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情感与想象,他还要加一段:这石头还曾经在赤霞宫里当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产生了感情——看见绛珠仙草在路边没人管,挺可怜的,就每天舀水浇灌它。

  这个人的想象真是好。他想象这是天宫的事情,实际都是人间的经验。如果天上有绛珠仙草,何曾需要你去打水?你水是从哪儿来?天上还有河呗,《天河配》里不是还有河吗?神瑛侍者从那儿打水浇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又化成石头,变来变去的——它从石头变成玉,从玉变成了神瑛侍者,从神瑛侍者变成了玉,含在贾宝玉的嘴里,又变成贾宝玉生出来。而这个绛珠仙草就说:我还没有还他灌溉之恩……

  他给我浇灌了那么多水,维持了我的生命……中国人是最讲感恩图报的。所以神瑛侍者下凡尘,绛珠仙草也要到人间去。它炼来炼去,炼成了一个女体。它没有炼成男人,在曹雪芹那个时代炼成男人好像比炼成女人在成就上更高一点。当然,贾宝玉不这么看,他认为女人比男人高得多。绛珠仙草下到红尘,变成林妹妹,跟贾宝玉见了面,然后要用眼泪来还神瑛侍者在前世给它浇的那些水。

  这个故事太厉害了,用眼泪还水啊!韩信饿了好几天,遇到洗衣服的老太太。老太太一看这个大个子面有菜色,把本来给自个儿带的饭给了他。吃完了,韩信说“涓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给了我三滴水,将来我给你修一个自来水厂。就是这个意思。涌泉,像喷泉一样,水咕嘟咕嘟就往外喷,几百年几千年,这个水都归你。林黛玉这是报灌溉之恩,以眼泪相报。她是怎么琢磨的?这是爱情最动人的地方,也是爱情最可悲的地方。爱情伴随着那么多的眼泪。完全没有眼泪的爱情,是真的爱情吗?完全没有眼泪,俩人气都不生,都哭不出来,这也不算爱情。所以,他又把这个故事带进去了。所以《红楼梦》不是那种一般的写实小说,更不是那种一般所谓自然主义的写法-反正有什么事儿我就写什么事儿,记流水账一样——也不是这种小说。它有一种非常悲天悯人的、对人生的想法。

  第一,有轮回。从石头到人,从人又到石头,从石头到一个大富之家,然后这大富之家没落了,它又变成了荒凉的石头。这是一个轮回,这是一个悲哀。其次还有一个悲哀动人、刻骨铭心的故事:要把眼泪回报给曾经给它浇过水的人,演绎悲哀的爱情。一直到后四十回,不管是不是高鹗的续作,写林黛玉之死用的章回题目叫“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仍然那么有感情。就这个章回标题,让人看了都落泪。

    所以这个故事非常动人,一上来交代了石头、玉、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作者跳出来又给加了几句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二十个字把《红楼梦》的内容,把作者的写作心态,把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表现了出来,简直是太精彩了!

        中国文学中的石头情结(9)

  “满纸荒唐言”,为什么它是荒唐言?这里既有现实的东西,又有想象的东西。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到底在什么地方,你哪儿知道?你说得出来吗?你说不出来。36500块石头都派上了用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角色,偏偏剩下这一块石头给忘了,落到一边了,你说得出这是怎么回事吗?你也说不出来。还有,他没有按正规的读书科举做官这个路子走,他走的是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一个荒唐的路子,所以“满纸荒唐言”。

  荒唐,本来让你觉得有点可笑、有点捣乱的意思,它底下一句一下子把这个荒唐言就给收拾了,给升华了,给悲情化了,甚至是严肃化了——“一把辛酸泪”。你不要以为都是荒唐言,这个荒唐言里头有辛酸泪,叫做“有斑斑血泪”,令人热泪盈眶。人生为什么会这样辛酸?读者为什么会共鸣于作者的辛酸?为什么堂堂一部大作《红楼梦》会让你辛酸不已?哪个答得上来?

  “都云作者痴”,“痴”是什么意思?痴不仅仅是傻,而且是作者进入了一种精神生活的巅峰状态,可不就痴了。他除了这段回忆、这段公案,什么都忘了。这是作者“痴”,痴就是痴心,就是投入,就是一心,就是激情,就是巅峰!

  “谁解其中味”-那么多红学家,那么多关于《红楼梦》的电影电视作品,直到今天,我们还愿意与大家共解其中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