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引领,知行合一

 天雷教育 2012-04-25

思想引领,知行合一-回顾我的十年从教路

时间:2012-02-09 22:32来源:知行网www.zhixing123.cn 编辑:麦田守望者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十年人事几番新”。弹指间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上走过十年,可谓是一步一脚印。正如钱钟书所说的“二十岁不狂是没志气,三十岁犹狂是没有头脑”,现在的我少了一点狂气,多了一份踏实,这是十年人生历练的因果。回顾这十年的成长发展,主要得益于十年来课内、课外的摸索实践,得益于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思想引领,得益于“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下面回顾我这十年从教路。

一、抓住一个契机

老天爷其实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他会在你不经意间把机会抛给你,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是我教学历程中最不平凡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起我开始参与到南海区信息技术新教材的编写和改编工作中。几年的编写工作使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期间得到多为专家的思想引领,特别是陈茂贤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使我对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内涵有了重新的理解,教育理论水平长足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优化。

正如一代名师赵宪初先生的所言“终日辛辛不觉苦苦”。编写教材的工作的确十分艰辛和忙碌,但同时也给我提供很多学习机会。多年来我从不放弃外出听课学习机会,从不缺席专家学者的素质教育讲座,从没停止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的计划,每年都按质按量完成所有的进修任务。期间我有幸参与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工作,我知道所肩负的重任,这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期间幸好得到国内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专家祝智庭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提点,广东省教研室李文郁、要志东、詹斌老师的指导,南海区教研室陈茂贤老师的循循善诱,期间在专家的带领下,通过专著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研究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很快。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如2008年12月参加了南海区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作为区级主讲教师对大沥镇部分教师进行辅导,培训效果良好;2009年8月2至8日参加“南海区信息学教练员暑期研修班”;2010年10月25日-12月3日参加“教育技术中级培训”;2010年10月15-17日参加“动漫教育教师培训”等。使我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多次参与区信息技术科命题及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并多次撰写了《南海区小学信息技术考查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总之,我的教学教研能力在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实践中快速提升。

二、立足五个平台

(一)立足南海区名师工程平台

自2009年起,我有幸成为南海区名师队伍的一员,自此我时刻以骨干教师的要求来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优化教学策略,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辐射展示,为兄弟学校的同行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与他人分享教学探索的经验。近两年,我主动调研学校20多所,听课、评课20多节,对面上教师,特别是一大批新教师作了指导,使这批教师能迅速进入角色、适应教学需要。为探讨新教材有效实施的途径及方法,我身体力行,以公开课和讲座的形式,为同行抛砖引玉,如2010年3月17日在“南海区信息技术名师讲堂暨高效课堂活动”上,我向广州信息技术教研专家团和南海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共100多人展示了“高效课堂”示范课及开设了“名师讲座”,收好良好效果。

(二)立足南海区教研平台

依托南海区教研平台,我扎实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2007-2010年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教学研究》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其中获得总课题组授予的优秀成果奖7项;2011年7月该课题又获南海区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9-2011年主持的南海区信息技术专项课题《信息技术新教材实施中“先教后学,以学定教”策略研究》于2011年4月顺利结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全区得到一定的推广。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使我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内容,使我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程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专家的指导使我突破了研究的难点。在研究中,我切实体会到科研引领,内涵发展的意义。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我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与驱动下迅速成长,收获颇丰。

(三)立足博客、微博平台

我不时把自己的教育随笔、案例反思、论文成果等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把教育博客看作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把写教育博客看作自己的爱好,把教学反思及时通过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发挥辐射作用。同时,通过教育博客,我还看到了许多博友的精彩文章、学习到了许多博友的教育教学经验、领悟到了许多博友的敬业精神以及大胆创新、研究的步伐。很多博友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学习的榜样,和他们相比,我感到的不仅仅是经验上的差距,还有博客运用及完成情况上的差距,这也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教育博客这一重要的交流平台,不仅要展示自己,更要学习别人,在与博友的交流中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与新课改的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师德育人,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科研与管理能力,使自己在交流讨论中与博友共同进步。

(四)立足课堂、赛场平台。

在教学上,我具有系统坚实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琢磨教法、因材施教,逐步形成了自己亲切生动、清新脱俗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都能把课上得深入浅出、思维开阔、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学业水平节节攀升,近三年学生参加区统一标准考试合格率100%,优秀率50%以上。近年我致力于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学,取得喜人成绩:近三年辅导的学生区级以上比赛多人次获奖,其中2009-2011年辅导学生参加南海区信息学竞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4个,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1次;2009-2011参加电脑制作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个;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南海区一等奖13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16个。3次评为南海区优秀辅导老师;2009年11月佛山市动漫大赛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2010年11月南海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绘画获2个二等;2011年5月辅导学生参加南海区信息学师生成长案例评比获二等奖。。

不但如此,本人的教学能力竞赛成绩也是喜报频传: 2009年4月获南海区信息技术教师现场命题比赛一等奖;2010年9月获南海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教研能力评比一等奖;2010年1月参加佛山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交流展示活动获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资源二等奖;2010年3月课例《灵活避开障碍物》获“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10年6月教学设计《共建小海龟家园》获广东省一等奖。

三、掌握三种学习方法

无论是创新研究还是个人专业化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离不开这样的三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一)坚持文本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文本学习即大家熟悉的文献资料的学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本,还包括网络信息平台上的文献资料的学习。我坚持订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技术》两本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杂志,常年坚持研读,每天我会浏览几个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站,这让我获得了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捕抓到最新的教学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努力方向。

(二)重视实践学习。

一切真知、理论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我参加的各种赛事活动,其方案设计、创新灵感均来源教育、教学实践,同时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教师专业化提升必须历经大量教育教学实践。

(三)擅长反思学习

我常常将自己的课如放电影般在头脑中重现,学习教育理论时,我会反思我在课堂中的表现;听公开课时,我会反思类似情况、类似问题,我是怎样处理的;课后,我会反思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而反应如何,问题究竟在哪里。坚持反思学习,使我的教学有了长足进步。

四、提升三种能力

(一)提升学习能力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的教育理想是,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多学。其实“学习力的培养”就是一种方法,通过提升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学习能力,师生都能够获得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

(二)提升教研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大脑不是一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教科研能力能够帮助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提升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下是我开展课题研究的心得。

其一:课题来源于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教科研的起点。

其二:教科研应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教科研绝不是空谈理论,它扎根于我们教学实践的土壤中。

其三:教科研能够消除职业倦怠,提升工作效能。我工作十年,难免会有些倦怠,不知道自己除了上课还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而开展课题研究,则是凝神聚力、提升工作效能的好方法。教而不研则浅,而教师忌讳的,就是浅薄、肤浅,这是一种无根的生存,教学研究则是教师的根。因此,开展教科研,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我倦怠过后所努力的方向。

(三)提升专业判断能力。

衡量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主要看他的专业判断力。我带教的一名教师,她的优质课获区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全国二等奖,这使我在提升专业判断力方面更加充满信心。我愿意在教师专业化得发展中,潜心学习,努力实践,争取从经验型教师发展成为教研型、学者型教师。

一路走来,我得到多位领导、专家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南海区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陈茂贤老师、大沥镇横江小学郑景龙校长和桂江小学高剑云老师。我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倾力指导。我从内心里尊敬他们,我知道唯有怀着感恩的心,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对待教育,才能够不辜负他们的期许与厚望。我会继续努力,潜心学习,不断进步!我会继续用诚心感化学生,用热情温暖学生,用爱心拥抱学生。

(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