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微网:《人民币FOF一定是PE业的新机会》

 唐生生图书馆 2012-04-25
潘沩 上海报道
在本报主办的“私募股权投资与高成长企业成长”论坛上,“21世纪PE研究院”和诺亚财富(NOAH.NYSE)联手发布了《2011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人白皮书》,用扎实的数据,描绘了PE基金个人投资人的群画像。
本报为此专访了诺亚财富首席市场官陈恳,就本土投资人的投资心态有更深入的挖掘,并论及人民币FOF的未来趋势——按国外经验,未来中国做得好的人民币FOF可能不会跨越十个。
LP投资PE:如何“透明化”?
《21世纪》: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这份投资人白皮书中,华东地域的要占76%。这说明江浙一带的人更接受私募股权投资吗?
陈恳:总体而论,南方地域,尤其是华东地域的投资人,更接受市场化运作,更能接受专业机构的意见;北方地域对PE也感兴趣,斗劲倾向于口碑传布。例如,在我们的调研中郑州地域的投资人,他们对基金的认同就是朋友圈子的口碑份量最重。
《21世纪》:诺亚财富帮很多外资基金的管理人团队募过人民币基金。和本土团队相比,外资管理团队有什么特点?
陈恳:一般来说,外资基金在一些工作上做得更为规范和细致,好比合同文本的规范化。
但本土团队更能够理解投资人的需求。好比,外资基金的管理人不大接受投资人过多的投资建议。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既然有了规范、尺度的国际化运作,就较难再接受本土投资人一些独有的要求。
《21世纪》:本土投资人会影响管理人的投资?
陈恳:有些投资人会希望了解管理人团队更多的信息和投资进展,希望双方沟通的频次更多,信息披露更多——好比希望管理人公布重要的投资进展。这是中国本土投资人以私人投资为主的表示之一。
其实投资这回事,任何人城市有看法。 管理人听还是不听投资人的意见,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对投资策略的思考。这其实纷歧定是一个干扰。
问卷调研表白,有时投资人的要求也是相互矛盾的。好比管理人和投资人在签协议时,已经定好了投资策略,现在宏观形势变了,A觉得这种情况下要调剂投资策略,B会觉得投资策略是事先定好的,所以核心的问题还是管理人团队与投资人群体沟通应更多频次,信息披露更充实。
PE业新机会:FOF的崛起
《21世纪》:今年PE界有一个很受关注的现象,就是PE FOF的崛起。包含诺亚财富自己也做了PE FOF,是否是这是未来的趋势?
陈恳:PE FOF一定是未来趋势。我们判断过,未来PE有两个趋势,一是行业化,即基金专注于某个领域,深入挖掘此领域内的机会,像青云创投专注于清洁技术;另一个就是专业化,就是由PE FOF帮忙投资人专业的投最好的基金。
《21世纪》:对投资人,PE FOF有什么好处?
陈恳:分离风险。投资人直接投私募基金好比投给某个好的管理人团队;投PE FOF则是投一群最好的团队。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团队的意思。
第二,享受资产配置带来的最大收益。PE FOF拿了投资人的资金后,可以投细分行业做得最超卓的团队,好比投消费的、医药的、TMT的,这样还可以实现基金在所投行业上的分离。
另外,PE FOF和基金之间,交流远比个人投资人跟基金交流要为专业和深入,这样投资人也能够通过PE FOF获得更多的关于基金的信息。
《21世纪》:你觉得未来PE FOF持久胜出的关键是什么?募资能力,还是管理基金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