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标准(讨论稿)

 天雷教育 2012-04-27

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标准(讨论稿)

 

 

思品作业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果,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指定本作业设计指南。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性质、作业范围

初中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作业范围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七—九年级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模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业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思想品德作业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要遵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2.生活化原则。思想品德作业内容要立足于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要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

3.可操作性原则。思想品德作业不追求高、难等问题,要易于操作、易于实践。

4.开放性原则。思想品德作业开放表现在:(1)空间开放,即学生在作业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2)内容开放,即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3)思维开放,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

(二)基本要求

1.遵循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体现生活性

“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教学建议。
  
 因此,初中思品作业要根据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指导行为实践的要求,构建知行合一的作业体系。作业要引导学生关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加强道德实践体验,实现思想品德与生活实践有效连接,丰富德育内容,提高思品课实效;注重思品作业的实践性,如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引领学生切身体验、亲身感受。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有效性

初中思品作业要精心设计和选择适当的书面作业,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教师应认真进行筛选,考虑什么类型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什么样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作业,力求少而精,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过重的作业量。还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承认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对于同样的内容,学习的速度、需要的时间大不相同。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如作业布置可分为必做和选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布置一些发散型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最简单的题目,以便熟悉最基本的知识,夯实基础,加强基本训练。还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设计探索性、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掌握知识。

3.注重对作业的反馈和分析,体现针对性

教师在分析学生作业结果时,应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和层次不一的基础现实,注重分析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与之前表现的差异。应着重观察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合作精神以及所运用的正确理论和方法。不应过分拘泥于答案的唯一性,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其的关注和期望,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确立发展优势,获取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当然也应该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时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并努力在课堂教学上予以针对性解决。

三.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上分。《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有三个分类目标:简言之,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完成三大教学任务:第一,完成基础理论教育任务,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二,完成德育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完成各种能力的教育任务,为此,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思想品德作业有三种:

1.知识性作业:侧重于思想品德知识目标达成和学科知识的延伸。

2.能力性作业:侧重于思想品德课能力目标达成,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性作业:侧重于思想品德课情感目标达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情感。

(二)从作业形式上分。有两种:

1.书面类作业。通常指与教材配套的学校统一征订的教学辅导用书,如《作业本》、《一课一练》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主编制的题目。书面类作业分为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题型有读图填图题、填空题、连线题、表格题、材料分析题等。完成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适当在课后进行。

2.实践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有收看新闻、阅读报纸、制作小报、搜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一般在课后进行。有些实践类作业耗时较多,如社会调查、制作小报、撰写论文等一般放在节假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三)从时间上分。有三种:
1.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包括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堂教学导入性练习。

2.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包括课堂活动性作业和课堂巩固性作业。

3.课后复习性作业。课后复习性作业包括及时性复习作业、系统复习性作业、分层复习性作业和开放性复习作业。

(四)从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模式上分。从教学的任务角度来看,我们将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分为三类:认知性活动式教学、体验性活动式教学、探究性活动式教学。据此,有三种作业形式

1.认知性作业。即根据教学内容编制的知识性作业或书面类作业。

2.体验性作业。即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根据“主题活动课”所需而编制的小品、角色扮演、游戏、演讲赛、辩论赛、情境模拟等作业。

3.探究性作业。即体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实践类作业

四.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业设计的评价

当前,教育评价已经进入第四代评价时期,即建构时期,其基本观点是: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是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评价的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等。为此,初中思想品德作业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

1.  淡化鉴别,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  摈弃“知识本位”,确立“人格本位”,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能力评价;

3.  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但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4.  在评价机制中,教师不是唯一的主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都可以加入评价;

5.  评价不是“一刀切”的绝对评价,而是根据学生特点的分层评价与个性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