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学说解读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成为亨特 2012-04-28
筋膜学说解读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王春雷,吴金鹏,王军,原林(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 510515)

 

    摘要:通过对筋膜结缔组织的发育生物学回顾,提出筋膜学假说,认为人体内可能存在一个有别于已知九大功能系统的新功能系统——筋膜系统,发挥机体的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并从筋膜学角度,探讨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关键词:筋膜学;经络;针灸机制;筋膜系统;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

 

筋膜学是近年来由我国学者原林教授提出的新学说。该学说理论源于对筋膜的发育生物学溯源,并受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经络理论及其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启发,学说的部分内容在针灸经穴的数字人研究过程中已得到印证。筋膜学作为我国自主原创的现代生物学前沿学说,其提出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可能对中医针灸作用机制以及经络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筋膜学说的提出及其意义

1.1  筋膜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根据对筋膜的发育生物学追溯,结合中医针灸理论、经络的现代研究和虚拟人研究成果,原林等提出人体存在第十个功能系统——人体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也可称作筋膜系统,对其相关内容的研究称为筋膜学[1-2]。追溯筋膜的发育过程,从多细胞生物到三胚层生物再到高等动物,筋膜的发育经历依次为细胞外液到间充质再到筋膜。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功能系统以后,所剩余的未分化部分发育为筋膜(或称成体间充质),在生物体内遍布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以干细胞为核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构成一个新的独立功能系统――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该系统的细胞学组成为结缔组织中的活性细胞(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组织学构成为结缔组织;解剖学结构为全身的筋膜支架。该系统基本功能是使生物维持较长的生命周期并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筋膜学说在针灸经络研究上的具体体现包括:人体筋膜系统可能是中医学中经络的生物学基础,其中“穴位”是筋膜支架上富含神经感受器和活性细胞而能接受刺激产生较强生物信息处,“经脉”为“穴位”间具有解剖学结构相连或神经传入接近的筋膜结构,各种针灸疗法通过对人体筋膜结构产生机械刺激,从而激活、强化筋膜系统发挥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产生生物信息(神经电信号、化学信号),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

1.2  筋膜的发育生物学

现代生物学认为: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细胞;功能类似的细胞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器官;多个功能类似的器官组成特定功能的系统。人体现已确认的九大功能系统,分别为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运动、感官、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根据发育生物学理论及胚胎发育的三胚层原理,细胞外液(EFC)在多细胞生物起着重要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在进化过程中,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外液在生物体内存在形式由低到高依次从海胆等动物胚囊期的腔内包含液→水母内外胚层之间的胶状质→三胚层动物的间充质→高等动物进一步演化为各种特定的功能组织器官以及系统,残留的部分间充质在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形成了遍布全身的筋膜组织,人体胚胎的发育也同样再现了这一过程,即:胚囊内涵液→间充质→中胚层分化为特定的器官及系统再加上人体全身结缔组织支架,支持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所有功能组织细胞,成为这些组织细胞生长的基质;如表皮和消化道内皮的基膜、包绕并深入肌肉、内脏、骨等器官的被膜和各级间隔[3]。筋膜结缔组织在高等动物仍然构成了各种功能组织细胞生长的内环境,我们仍可以将其看作是间充质(或者叫成体间充质),其基本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修复损伤细胞组织、调控组织自身代谢的功能仍然存在,而不是像目前所广泛理解的筋膜只是在体内起固定、分隔支撑作用。这也正如骨骼不单纯起为肌肉运动提供支点和支撑人体重量的作用,还有更为重要的造血功能一样。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以筋膜内干细胞为中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作用下,形成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或称筋膜系统,为其他功能细胞的再生提供细胞储备和支持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变化的检测与功能状态的调控。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细胞以该支架为基础发挥正常功能,功能细胞的功能活动和生命活动(细胞更新)由筋膜系统提供支持(支撑、营养)和储备(干细胞)。

1.3  筋膜学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意义

筋膜学理论的意义在于:(1)提出人体内可能存在有别于已知九大功能系统的新的功能系统即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开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2)从新的角度揭示针灸等中医疗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和治疗机制,帮助解答经络本质等难题;(3)为临床疑难病症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全新的解释,如人体的发育和衰老,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筋膜相关机制等。

 

2 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研究对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的认识

中医经络学说与阴阳五行、脏象、营卫气血等学说,组成了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经络是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经络的功能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4]。我们今天中医所用的十四经,361穴,实际分别是元代和清代总结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经络穴位如“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等等。

究竟经络的现代生物学实质是什么,这个世界性难题是我国生命科学和中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过去几十年中,人们试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各种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但每一种学说都只能解释经络的一部分现象,而未能确定经络的生物学本质[5]。回顾对经络本质的研究经历,整个研究轨迹表现为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研究中,组织学家对穴位进行了组织学切片观察、生理学工作者进行了神经传导测试、物理学家用各种声、光、电磁探测手段,这就像一副拼图,每个单元都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未能了解整副图像的全貌,反而越是细微(从大体解剖到组织切片、电镜切片、神经电信号、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水平、离子水平)离目的越远,始终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看到经络的全貌。

 

3 筋膜学说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和阐释

3.1 筋膜学关于经穴的数字解剖学实验研究

原林等在国家“863”数字人项目研究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冰冻切削、数码图像采集的方法获取了正常人体的整体形态学信息,并利用人体图像数据库进行了整个人体特定组织成分的选择性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6]。研究中对近年来经络研究中倍受关注的全身筋膜结构进行了分割、标记和三维重建,显示出筋膜在人体内部所形成的软支架从浅入深由五种结构构成:真皮致密结缔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肌肉表面疏松结缔组织(深筋膜);肌间隔和肌间隙结缔组织;内脏器官门、被膜和内部间隔结缔组织。通过研究国标人体14条经络361个经穴的进针部位和深度,发现人体绝大部分穴位的针刺部位均位于筋膜内的不同层次,其中位于肌间隔和肌间隙结缔组织者最多,其次是真皮致密结缔组织层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少数位于肌肉表面疏松结缔组织(深筋膜)和内脏器官门、被膜和内部间隔结缔组织。进一步对该筋膜支架断层图像上筋膜汇集区进行选择性标记和三维重建,发现了与古代经络记载走行相似的线性结构,并结合后继的影像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印证,提出经络实质的筋膜学理论,认为人体筋膜支架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其中“穴位”是筋膜支架上富含神经感受器和活性细胞而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结缔组织汇集处,“经脉”为“穴位”间具有解剖学结构相连或神经传入接近的筋膜结构,中医经络在人体发挥与筋膜系统相似的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7]

3.2 筋膜学对“经络”的阐释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无论从形态还是功能上,都非常近似于筋膜学理论中的筋膜系统。在关于筋膜的现代解剖学描述中,人体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结缔组织支架,内含毛细血管、淋巴管和各种神经感受器和未分化干细胞。人体器官均被结缔组织所包绕,不但包绕器官的表面还深入到所有器官的内部形成器官的间隔。而在关于中医经络的描述中,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五官、皮毛,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著作对经络的描述与现代解剖学对人体筋膜结缔组织的描述非常相似。

经络的生理功能是其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8]。在对筋膜系统的功能描述中,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以筋膜内干细胞为中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作用下,形成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或称筋膜系统,为其他功能细胞的再生提供细胞储备和支持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变化的检测与功能状态的调控,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细胞以该支架为基础发挥正常功能,功能细胞的功能活动和生命活动(细胞更新)由筋膜系统提供支持(支撑、营养)和储备(干细胞)。该系统基本功能是使生物维持较长的生命周期并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些也正是经络功能的现代生物学语言概括。

3.3 筋膜学对“穴位”的阐释

筋膜学认为,穴位的本质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如肌间隔、肌间隙等在针刺手法操作时能牵动较大范围筋膜结构从而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同一经脉上的穴位具有相同或相关联的神经隶属或循环支配,穴位与非穴位之间只有产生生物信息量的差异而并无质的区别。腧穴穴区局部筋膜结构在针刺等针灸疗法实施过程中产生牵拉位移或生物性态改变,牵动筋膜内丰富的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发放神经电信号,促进筋膜内毛细血管、淋巴管内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并释放、增强化学信号,激活并增强筋膜系统的自体监控功能,使筋膜中储备的干细胞向功能细胞分化发挥修复作用,这也是针灸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筋膜学关于经穴的数字解剖学实验亦直观说明了遍布人体的筋膜结缔组织在客观上奠定了“人体各部均是穴”的解剖基础,孙思邈所言的“阿是穴”、奇穴、现代研究开发的新穴等亦是同理。

 

4 筋膜学说对针灸作用机制的阐释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理论认为,针灸治病是通过包括针刺、灸、刮痧等各种疗法刺激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结合中医学经络系统与筋膜学中筋膜系统的对应,从筋膜学的观点看,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各种机体外部理化因素(针灸等)刺激筋膜上较强生物信息点,从而激活、强化筋膜系统,促进其发挥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期间可能有来自机体内部高级神经中枢的神经调控参与的成分(如气功、导引等配合意念锻炼的疗法)。

具体来说,针刺等各种针灸疗法使受刺激穴区局部筋膜结构发生生物性态改变,产生生物信息(主要是神经电信息和化学信息,包括机械牵拉引起筋膜内丰富的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发放神经电信号,促进组织细胞释放化学信号),造成微循环、基膜通透性、受体构型、通道开闭、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激活并增强筋膜系统的自体监测与调控功能,调动筋膜中储备的干细胞向功能细胞分化发挥修复损伤作用,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这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5 筋膜学说对中医针灸经络研究的意义

筋膜学研究领域的提出为古代针灸疗法奠定了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基础和机能学基础,为针灸研究摆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在中医针灸领域的相关研究前景广阔。例如,传统的针灸取穴定位为依据古医籍记载的表面解剖定位法(如骨度分寸取穴法,指量法和简便取穴法等),而依据筋膜学理论进行取穴,为在生物学基础上根据筋膜结构特点、神经分布和筋膜-神经对应关系确定针刺部位、深度和进针路径,从而使穴位的选取更为科学,亦为新穴位的筛选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筋膜学理论在针灸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延伸为传统针灸器具的革新提供了依据,如原林等根据筋膜学研究成果申请的“筋膜得气针”,已获得国家专利,其要点是在针体上进行粗糙面处理,使针体在行针操作时能够更有利于牵动筋膜组织从而产生较大的刺激量。进一步还可根据解剖学部位、进针路径和病变情况改进、改制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针灸器具。

一个新的学说的提出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筋膜学说尚处在萌芽期,其有关内容有待多方面、多角度论证、检验和完善。其在中医经络研究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对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无疑是种鼓舞和启示,国内已经有学者尝试结合中医针灸领域开展筋膜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9-15]。筋膜学作为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提出的原创现代生物学学说,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可能对针灸经络研究乃至中医的现代生物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原林,王军,王春雷,等. 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新学说[J]. 科技导报,2006,24(6):85-89.

[2] 原林,等. 中医经络理论的物质基础——结缔组织、筋膜和自体监控系统[J]. 中国基础科学,2005,3(3):44-47.

[3] 李云龙,刘香巧,等. 动物发育生物学(第一版)[M]. 山东科技出版社,2003.

[4] 吴敦序,刘燕池,李德新,等.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4.

[5] 华萍, 吕虎, 原林, 等.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 中国针灸, 2006, 26(6): 407-413.

[6] 唐雷,原林,黄文华,等. “虚拟中国人”(VCH)数据采集技术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5):324-326.

[7] 原林,姚大卫,唐雷,等.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2004,35(4):337-343.

[8] 邱茂良,等. 针灸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

[9] 王春雷,卞静,原林,等. 数字人体下肢筋膜重建经线与经络线形态学相似性的计算机化研究[J]. 解剖学报,2008,40(2):137-140.

[10] 王春雷,原林,王军,等. 人体筋膜重建经线与经典经线走行路线对比研究 [J]. 解剖学杂志,2007,30(3):340-343.

[11] WANG Jun, DONG Wei-ren, WANG Chun-lei, etc. From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o self-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a hypothesis of the lOth functional system based on anatomical studies of digitized virtual human [J].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07,27(5):573-579.

[12] 黄泳,姜雪梅,原 林,等. 基于筋膜学理论界定腧穴与非穴的研究思路——数字人研究的启示[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5(5):2099-2100.

[13] 黄泳,原林,贺振泉,等. 经络腧穴与筋膜学的相关性探讨——数字人研究的启发[J]. 中国针灸,2006,26(11):785-788.

[14] 贺振泉,张进,陈文华,等. 脐疗机制新解—经络筋膜说[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99-2100.

[15] 贺振泉,原林. 从经络筋膜学说看脉象形成机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7):489-4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