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竹器之美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5-05
发现竹器之美
真琪
  真琪

  我是家里的第三代篾匠。我祖父是东北人,日本人入侵中国后,他独自一人流落到了南方,为了生存,拜当地一位篾匠为师,三年后学成手艺,在师傅的帮助下,开起了一家竹器铺,然后娶妻生子,在这个小城里落地生根了。

  父亲从小就帮着祖父干活,耳濡目染,很快就拥有了一手精湛的篾匠手艺。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我们家竹器铺最辉煌风光的时期,每天前来定制和购买各种竹器的人络绎不绝。那个年代,物资贫乏,而江南地带,山上多的是毛竹,人们就地取材,家家户户用的器具,基本上是竹、木材质的。竹器大到竹板床、竹椅子、篾席子,小到篮子、竹碗、竹筢、竹筷子、毛线签……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自然,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在周围一带算是好的。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1981年我高考落榜,决定复读一年再考,父亲对我说:“有手艺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再给你一年时间,如果考不上,就跟我学篾匠手艺。”第二次高考我又落榜了。但我怎么愿意做篾匠呢?我决定参军,但因为视力原因没能如愿,我又多次参加一些厂矿企业的招工考试,都没有成功。如此一来,跟父亲一样做一名篾匠的事实已经很难改变了。

  父亲传授我篾匠手艺是细致而又认真的,他恨不得在一夜之间就把他一生的积累全部传给我。一年后,我也能用一把锋利的篾刀,将一根根的毛竹,经过砍、剥、削、切等工序之后,将散发出毛竹独有清香的竹床、椅子、篾席等竹器,有模有样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父亲满意地笑了。三年后,已年过七旬的父亲终于放手将竹器铺完完全全地交到了我手上。

  然而竹器铺在我手上并没有风光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竹器慢慢地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了。竹床被席梦思取代,竹椅子被沙发淘汰,竹器铺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冷清了。我该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坚持,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2000年以后,竹器铺的生意竟然渐渐有了起色,一来是因为生意冷淡,原来的十多家竹器铺只剩下了两家,竞争少了,顾客源集中了;二来是因为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器具显得生硬而又冰冷,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怀旧惜古、返璞归真,倒是越来越看重和欣赏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并将它当作工艺品来收藏。

  那年,一位做外贸生意的老板找到我的竹器铺,让我为他的别墅做一套竹器家具。我根据他别墅的结构,以及内部的装修和色调,用了两个月时间,设计并制作出了与整体相协调的竹器具,让他非常满意。此后,有不少高端用户专门找我为他们做竹器具。因而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了。

  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我十分注重学习和借鉴,希望赋予竹器以个性和灵魂。现在,在对毛竹的砍、剥、削、切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那种专注于一事的快乐和满足。手工艺并不代表过时,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进行创新,必将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真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