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知识:馒头就是包子

 抹云阁 2012-05-06

冷知识:馒头就是包子

“几年太学饱诸儒”,说的就是学校食堂的伙食:包子。
既然包子叫了馒头,那真正的馒头,又叫什么呢?明朝于慎行《谷山笔尘》说,唐玄宗出奔四川的时候,路上没吃的,是杨国忠自己掏了钱买了胡饼给唐玄宗吃。这 胡饼,就是蒸饼。因为上面撒了胡麻,所以叫胡饼。——古代把大量面食称作饼,比如面条就叫汤饼、水引饼、索饼。那么这蒸饼,就是现在的蒸馒头了。
蒸饼的称谓一直沿用,可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变化了。宋仁宗名字叫赵祯,“祯”与“蒸”音近,老“蒸饼蒸饼”地叫不是犯忌讳么?于是就改了,新名字叫“炊 饼”。没错,就是武大郎卖的炊饼。很多文艺作品把武大郎卖的炊饼理解成烧饼,是完全错误的,武大郎卖的,实际就是现在的馒头。
卖馒头的小贩,也未必像武大郎一样走背字。唐朝长安城卖蒸饼的小贩邹骆驼,就是个幸运儿。这位邹骆驼每天推着小车上街卖蒸饼,走到胜业坊拐角的地方,地上 有几块凸起的砖,把车轮一硌,车子就失控翻了,蒸饼滚一地。偏偏邹骆驼记性不好,回回走到那儿回回翻车。看着沾满尘土的蒸饼,邹骆驼火儿了,回家拿了把 头,刨那几块砖。刨了十来块后,挖出一个瓷坛子来,里面居然“有金数斗”。邹骆驼一下就阔了,再也不用卖蒸饼了。
有幸运儿就有倒霉蛋,这位倒霉的人叫张衡,在武则天朝,官已经当到四品,而且马上就要再进一阶,提拔到三品。他倒霉就倒霉在退朝的时候饿了,饿的时候又看 见路边摊新出屉的大蒸饼,冒着热气儿呢。张衡没忍住,买了一个,骑着马吃上了。搁现在根本不算事儿,小白领下班饿了,在路上买个羊肉串煎饼果子边走边吃很 正常——当然坐地铁吃东西会出纠纷,要是在香港还能招来警察。但那时候是唐朝啊,人家骑的还是自己的马。要不怎么说张衡倒霉呢,他路上吃蒸饼被御史看见 了,御史还给武则天写了个本子,弹劾他,武则天的批示是:“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得,张衡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了。看来在路上吃东西,真不是个好习惯。
有人比张衡的运气好点,因为他遇到的是英国公李绩。当时李绩已经是宰相了,在家请客吃饭,席间有位客人,习惯性地把蒸饼皮儿撕下来。李绩语重心长地批评 他:“要吃到这饼,得翻两遍地,然后下种、除草、浇水、收割、打场,再过碾子过箩成了面,然后蒸成饼。你小子为啥要撕皮儿啊?也就是在我这儿,要是在你爹 那里,看不砍了你的脑袋。”说的那小伙子满脸羞惭。这么批评人的,李绩不是头一个,此前还有隋朝的华州刺史王罴。王罴对喜欢撕蒸饼皮儿的客人是这么说的: “此饼大用功力,然后入口。公裂之,只是未饥,且擎却。”看来您是不饿啊,那等会儿再吃吧。
不知道现在吃馒头撕皮儿的人多不多,其实有人还专爱吃皮儿呢,馒头皮儿挺好吃的。
馒头能让人丢官害臊,也能救命。这个段子是关于娄师德的——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大臣。娄师德做尚书的时候,到梁州视察,正好赶上当地有个老乡,也姓娄,因为 贪赃枉法要被处死。娄同乡听说娄师德来了,觉得看到了救星,赶紧让人送信给娄师德,希望能说情活命。娄师德对送信的人说:“犯了国法,就是我亲儿子也不能 放啊,何况他呢?”
第二天,赶上当地都督请饭。娄师德开始对都督“说情”:“听说有个人犯了国法,还说这人是我同乡。其实我和这个人不认识,就是小时候我和他爹一起放过牛。 都督千万别因为我而枉国法啊。”听话听音儿,都督立马把犯人叫来,开了刑具。娄师德开始数落他:“你辞别爹娘出来当官,又不能廉洁,我能有什么办法啊?” 说着拿起一碟槌饼(也是馒头,槌是擀面杖的意思)来,说:“吃了吧,做个饱死鬼去。”还说啥啊,透着这么不见外,都督回头就放了人。
这就叫当官的艺术吧?啥过分的话都没说,啥事儿还都给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