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廉政对联撷英

 百了山人 2012-05-15

古代廉政对联撷英
旧时官府的不少对联涉及反腐倡廉,其中虽有自我标榜之嫌,且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
 
原杭州府署有这样一副对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这副对联鲜明地提出了“戒贪、养廉”的口号。
 
我国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县衙——内乡县衙的三堂有一副倡廉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告诫官员要摆正位置,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负起责任来。
 
明朝河南宁陵人吕坤在山西做官时,曾赠与各州县、驿站两副对联,给各州县的对联是:
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
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告诫各州府县官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
 
给各驿站的对联是:
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
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
老百姓一日三餐尚无保障,官员们还能忍心搜刮民财以供大吃大喝吗?在乡亲们为生计而妻离子散的时候,怎能容忍大小官吏想方设法乘坐驷马高车?
 
清康熙年间,山西闻喜人孙子昶到河南通许任知县,在县衙外书一对联: 
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
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
担任知县的孙子昶不受贿赂,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公平处事,依法办案。这样的清官自然会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广为传诵。联曰: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什么特殊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也就是说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这是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所作的对联。余小霞不仅很会写诗,而且很是清廉。这副表明其勤政、清廉的对联,也深受人民喜爱,广为流传。同是清代清官的赵慎畛在桂林所写对联,更是表达了其廉洁的决心: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更可谓掷地有声。联曰: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也有贪官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从前,有一个贪赃枉法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
    结果,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了白对子。白对联写道: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
    《笑林广记》中写了类似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贪官,新春佳节在衙门贴出一对联,自我标榜清廉,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百姓见了非常气愤,一人将此联续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如山乎。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
反对腐败,提倡清廉,历来都是令人关注的话题。旧时官府的不少对联涉及反腐倡廉,其中虽有自我标榜之嫌,且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至今读起来仍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原杭州府署有这样一副对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此副对联鲜明地提出了“戒贪、养廉”的口号。试看腐败现象,几乎都由“贪”字而起,“廉”则可远离腐败。
    
    我国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县衙———内乡县衙的三堂有一副倡廉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对联告诫官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又不计较得失荣辱,还须负起责任来。语言通俗,意义深刻。
    湖北江陵,清代为荆州府治所,文学家梁章钜曾为之题写了一副短联: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上联道出了从政的要谛———于民便;下联则强调政务应公开、透明,不干见不得人的苟且之事。
    清末林则徐在就任两广总督时,曾书联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对联以生动的比喻,自策自励。全联精练而深刻,确是铮铮之言。
    明代河南宁陵人吕坤在山西做官时,专门赠与各州县、各驿站两副对联,给各州县的对联是:
    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告诫各州府县官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
    给各驿站的对联是:
   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
    此对联道出老百姓一日三餐尚无保障,你还能忍心搜刮民财以供大吃大喝吗?在乡亲们为生计而妻离子散的时候,怎能容忍大小官吏想方设法乘坐驷马高车?
    清代康熙年间,山西闻喜人孙子昶到河南通许任知县,在县衙外书一对联:
    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
    孙子昶任知县雄心勃勃,信誓旦旦:不受贿赂,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公平处事,依法办案。这样的清官一定会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先秦其他经集子书中的廉政名言
“骄淫矜侉,将由恶终。”(《尚书·毕命》)
 
“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易经·咸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表记》)
 
“见利不忘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春秋·庄公二十四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隐公元年》)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庄子·渔父》)意即:为政官员才能不够,政事办不好;品行不廉洁,百姓便荒疏懈怠;没有功勋实绩,官位和待遇就保不住;这是当大夫所担忧的事啊!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天志中》)
 
“不党(庇护)父兄,不偏(袒)富贵,不嬖(宠爱)颜包(女色),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上》)
 
上述诸子百家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但他们在廉政爱民这一点上.往往是一致的,他们的廉政主张,值得从政者借鉴。 
 
古代居官为政之要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 北齐 .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
 
(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道德当身篇
【本篇导读】
孔子说:“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诸多优秀的道德思想,是经过数千年历史和实践验证了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条根基,也是党风廉政建设中加强道德修养的财富。对于党员干部,都应当结合现代道德规范的修养,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德,国家之基也”。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欲做事,必先做人,欲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立德修身。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终生课题,是人生事业的基础。
从廉洁从政的角度来看,道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转型期的反腐败斗争,在着力铲除土壤,致力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同时,更应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贪官们的堕落,多半是从“缺德”开始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在改革和建设中进行党性锻炼,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真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率先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作风,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谦虚谨慎,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高中级干部要意识到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官德”,勿忘道德方面的自尊、自省、自警、自立,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道德的自修固然重要,道德的践行更重要,所谓“君子以成德为行”,肯定了成德为行的重要。如果满嘴仁义道德,却一个心眼图高官巨富,一肚子男盗女娼,何德之有?
1德,国家之基也
【原典】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春秋 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注译】令名:好名声;令:美;德之舆:承载品行的车子。全句译意为:美好的名声,是装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基础。
【解读】晋国的范宣子主持国政,各诸侯国没有听说晋国有什么美德,反而只听到朝见晋国的贡品负担太重。郑国人很忧患这件事。郑国大夫子产就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范宣子。子产在信中分析了朝见贡品太重对诸侯各国、对晋国和对范宣子本人的危害,劝范宣子应该轻财货、树德行、重美名。子产特别强调“德行,是国家的基础”。致力于德行,打好了基础,国家就会长治久安。范宣子看了子产的信很高兴,减轻了朝见的贡品。可见古人对德政的推崇。
【原典】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译】弃德:抛弃美德;崇奸:崇尚邪恶。全句译意为:抛弃美德,崇尚邪恶,是大灾祸。
【解读】周襄王准备讨伐郑国,周朝大夫富辰认为这是“弃德、崇奸”,必然祸国殃民。这里所涉及的不仅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同时也是修身治国的道德规范问题。
【原典】有德不可敌。(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实行德治的国家不可抗拒。
【解读】晋楚争霸之初,楚成王认为晋文公深得民心,不能轻易出兵,于是用古代兵书上的格言“有德不可敌”来谕示下属。“有德不可敌”,在国而言,是说一个国家实行“德政”,就拥有抵御外国侵略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而言也一样,一个人修德积德 ,就拥有抵御身外的权、钱、色侵袭的巨大精神力量。
【原典】在德不在鼎。(春秋 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注译】鼎:指夏禹所铸的大鼎,名为九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象征国家和权力。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
【解读】“德治”的传统,从殷商以来就被为国者所重视。鲁宣公三年,周天子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时,楚王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就以“在德不在鼎”回答楚王。王孙满所说的意思是,德行如果美好光明,鼎即使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即使大,也是轻的。其用意就是奉劝楚王实行德治,这才是治国之道的根本所在,切勿舍本逐末。
【原典】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信,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春秋 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注译】大上:至高无上的,最高的;立德:树立德行;立功:建立功业;立言:树立言论。全句译者意为:最高的有人树立德行,其次有人树立功业,再其次有人树立言论,即使人死去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不朽。
【解读】鲁襄公二十四年,鲁国的穆叔到晋国,晋国执政大臣范宣子问他什么叫“死而不朽”,穆叔就以上面的话回答。在穆叔看来,有爵禄并不能说是不朽,只有能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
【原典】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以固,德不建不可以立。(春秋 左丘明《国语·晋语四》)
【注译】全句译意为:礼是治理国家的纲纪,亲是团结人民的情结,善是德行的建树。国没有纲纪就不能维持到底,民没有情结就团结得不巩固,德不建树就不可以立身。
【解读】礼宾、亲亲、善善,是德行的重要内容,但晋公子重耳经过卫国时,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卫国正卿宁庄子就以上面的一番话规劝卫文公。为国之君,只有躬行礼宾、亲亲、善善,才能和睦四方,国治邦兴。
【原典】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春秋 左丘明《国语·晋语六》)
【注译】墉:城墙、高墙。全句译意为:道德,是福禄的基础,缺少道德但却福禄隆盛,好比没有打好基础却只顾厚筑城墙一样,它坍塌的日子就没几天了。
【解读】晋国在鄢陵一役中大败楚国,晋国君臣狂喜不已。大夫范文子认识到,一旦君臣居功自傲,就会不修德政,从而给国家造成祸害。他提醒君臣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修德政,否则,国家“犹无基而厚墉”,坍塌指日可待。
【原典】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战国 淳于越《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主背离德行,民众轻视赏罚,就失去了治国的正确方法。
【解读】治国关键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关键在于君主的德行。如果君主背离德行,民众必然轻视君主的赏罚,也就会肆意而为。这样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为君必须重视修养自己的德行。
【原典】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战国 淳于越《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译】古之王者:指尧、舜、禹等。全句译意为:古代的圣王,品德高尚足以安定,胸怀宽广足以容纳天下的民众,因此,各国诸侯都拥戴他作君长,民众都把他当作父母一样归顺。
【解读】古代圣王如尧、舜、禹,之所以“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因为他们“德厚”、“行广”。君主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具有极高品德,才能使天下百姓信服归顺。
【原典】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战国 淳于越《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德行不足以使人感激,治政不足以使民众得到实惠,奖赏不足以劝恶从善,刑罚不足以制止恶行,有这四种不足,就是亡国的原因了。
【解读】德、政、赏、刑,都有是治国之要。而德是首要的、基础的。一国的君主必须重视修养自己的君德。君主有了君德,其为政、奖赏、刑罚都有会顺应民心。得民心,即国运兴、世安宁。
【原典】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精通》)
【注译】宰:主导、主持、主宰。全句译意为:德是万民真正的主宰。
【解读】国之兴亡,民之依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有德与无德,是否实行德治。《尚书·蔡仲之命》就有宝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尧典》也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这就是说,有德,就得到万民的拥戴,无德,万民就会离弃。
【原典】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注译】文章:礼乐法度;使民:役使百姓;政教:政治教化。全句译意为:羽毛没长丰满的鸟,不可能冲天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刑法便无法执行;仁德不厚,不可以役使百姓;政教不和顺,不能劳烦怪罪大臣。
【解读】这是说客苏秦游说秦惠王兼并诸侯,一统天下,称帝而治。秦惠王不予采纳,并说了上面一番话谢绝。这表面上是秦惠王的自谦之词,实则是他的韬晦之计。但是他说的这番治国之道,是很有警示意义的。
【原典】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注译】王(读wàng):成就天下王业,这里做动词用;资:条件,凭借。全句译意为:想使国家富有,务必扩充土地;想使军力强大,务必使人民富有;想要建立王业,务必广施德政。具备这三个条件,王业即可随之而来。
【解读】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是先伐蜀还是先伐韩时所说的话。司马错认为建立王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务广其地”、“务富其民”、“务博其德”。司马错主张先伐蜀,先伐蜀可扩大秦国疆土,获取财富,充实国力,蜀国国内混乱,伐蜀可获得止暴止乱的美名,可谓既得实又得名。秦惠王听众了司马错的建议。
【原典】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西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译】兵:是军队,战争的总称;德:是礼义、仁德的总称。这是二世:秦二世。崩:这里指灭亡。全句译意为:没有军队,国家就 强大;没有仁德(不实行德治),国家就不会昌盛。这是黄帝、汤、武兴国的原因,桀、纣、二世灭亡的原因,不能不认真记取呀!
【解读】这是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所作《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话。军队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强大;而仁德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昌盛。司马迁总结了黄帝、汤、武之兴,桀、纣、秦二世之亡所得出的历史性的结论,并告诫后人必须牢牢记取。
【原典】顺德者昌,逆德者亡。(东汉 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忤逆道德的人必然败亡。
【解读】楚汉之争,与其说是双方军队、智谋之争,不如说是仁德之争。刘邦顺德胜,项羽逆德败。如对汉义帝,项羽却把他流放江南,又派人谋杀他。而刘邦善对义帝,当义帝逝世时,刘邦立即为义帝发丧,并亲自脱袖痛哭,以示哀悼。他还让全军也哭丧三天。刘邦这一德行,得到了诸侯的拥戴,项羽则失去了人心。
【原典】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栗,不敢讳亡。(东汉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个朝代的长短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德行,所以当权者要经常居安思危。
【解读】这是刘向对汉成帝奏疏中的话。刘向规劝汉成帝要汲取历史上行德政则兴,行暴政则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敬德修德,恭行仁德,防止腐化堕落,以求长治久安。刘向想以此来劝谏汉成帝要以身作则,养德慎行,崇尚俭朴,切不可如历代暴君昏主,大起陵园,劳民伤财,遗患于国家。
【原典】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北齐 魏收《魏书·李顺列传》)
【注译】恃:依靠。全句译意为:凭借德行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昌盛;依靠暴力治理国家,国家就会灭亡。
【解读】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上古时期,商汤取代夏桀,周武王灭纣,就是“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最好例证。
【原典】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 魏征《隋书·帝纪·炀帝上》)
【注译】悌:弟弟顺从兄长。全句译意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是人伦的根本,德行敦厚笃实是立身的基础。
【解读】此句出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夏四月的诏书。隋炀帝认为,“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德是立国之基,也是立身之基。一个国家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不可能国泰民安。一个人品质恶劣,道德败坏,不仁不孝,就失去了立身做人的根基。立身做人的根基都没有,还谈什么实现人生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
【原典】有德者昌,无德者亡,自古兴灭,皆由此道。(唐 魏征《隋书·列传第二十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德者得民心者国家昌盛,无德者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国家兴亡,都因循着这个道理。
【解读】隋军将领高颖在进攻南朝的陈国前,问尚书吏部朗薛道衡伐陈能否成功,薛道衡认为自古兴灭,皆取决于“有德”与“无德”。
【原典】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后晋 刘昫《旧唐书·列传·魏徵》)
【注译】浚:疏通(水道)。全句译意为:要想使树木长得高大,必须牢固培植它的根部;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就要疏通它的源泉。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不断施行仁德。
【解读】德政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说明作为统治者,必须首先正本清源,以身作则,修养仁德,推行德政。
2君子以成德为行
【原典】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周《周易·乾》)
【注译】成:完成。全句译意为:君子把修养、成就道德作为自己行动的目的,每天都体现在行动上。
【解读】《周易·乾》阐述的主题之一就是“君德”和如何实践“君德”。何谓“君德”?其中引了《文言》的解释:用仁心作为本体,寻求美好的会合,施利到外物,坚守节操。这都是君子的美德。也引了孔子的解释:言而有信,举动谨慎有节,防止邪恶,保持诚挚,从不自矜自夸,道德足以感化天下。君子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他要靠学习来积累知识,靠发问来辨别疑难,凭着宽阔的胸怀居于适当之位,用仁爱的心地贯穿于一切行为之中。达到了这种境界,就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也就是说,具备当国君道德的“大人”将要出现了。《周易·乾卦·第一》的本意是倡导 “君子之行,动静可观,进退可度,动以成德”。
【原典】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周《周易·升》)
【注译】顺:顺从;小:指小善;高大:高大的事业。全句译意为:君子因此顺行仁德,积累小善以成就崇高宏大的事业。
【解读】《升卦》象征上升。崇高宏大的事业需要修养崇高宏大的道德。而道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累积小善,才能修养崇高宏大的道德,从而成就崇高宏大的事业。
【原典】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周易·系辞下》)
【注译】知:智慧;鲜:少有;及:指涉及灾祸。全句译意为:德行浅薄而地位尊贵,才智窄小而图谋宏大,力量弱小而身负重任,(这样的人)很少有不涉及灾祸的。
【解读】这是《周易·系辞下》所引孔子的一段话。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针对那些不知羞耻而不明仁德、不畏正理而不行道义的安居其位的小人提出警告的。可惜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小人对孔子的警告充耳不闻,依然前赴后继地重蹈覆辙。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人更应该如“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否则,“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总有涉灾罹祸的一天。
【原典】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春秋 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
【注译】滋:滋长,增加;疾:病,引申为邪恶。全句译意为:树立德行没有比不断增加更好的了,铲除邪恶没有比清除干净更好的了。
【解读】鲁哀公元年,越国军队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派人向吴王求和。伍子胥就用“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的比喻劝吴王乘胜灭掉越国,不留后患。吴王没有采纳伍子胥的进谏,养痈遗患,结果被越王勾践所败。“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这句话,在两国交战之时必须记取的教训,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宝鉴。
【原典】吾闻以德荣为国华。(春秋 左丘明《国语·鲁语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只听说德行高尚才能为国家增添光彩。
【解读】季文子在鲁宣公和成公时担任鲁国国相,生活俭朴,他的妾不穿丝绸,他的马不喂粮食。仲孙它认为作为鲁国国相,季文子这样俭朴会使国家不光彩。季文子回答道:“我也愿意奢华,但我看到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百姓吃粗粮穿破衣,而我却让妾穿得美、马吃得好,恐怕不是辅佐国君的人应该做的吧?况且我听说德行高尚才能为国家增添光彩,没有听说把妾和马养得美来为国增光的。” 
【原典】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春秋 左丘明《国语·晋语九》)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只愁没有贤人辅佐,不愁没有财富;只愁没有优良的德行,不愁不得宠爱;只愁名声不美,不愁年寿不高。
【解读】这是晋国大夫赵简子的下臣劝谏赵简子的话。一天,赵简子因为人不能像龟蛇那样长寿而哀叹。他的下臣在旁边见他如此哀叹,就说了上面的话。人活着而无德无行,无为无功,生命再长,又有何意义?
【原典】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春秋《老子·六十七章》)
【注译】慈:慈爱;俭:节俭;保:保持;天下先:居于天下人之前。全句译意为:我有三种法宝,我掌握着并保持着它:一是仁慈,二是节俭,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解读】老子站在维护个人生命价值的立场上,十分珍重他的人生“三宝”。为什么呢?老子解释说,仁慈,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宽阔;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自谦,能成为人们拥戴和成就大事的长官。在权欲、物欲极度膨胀的社会里,如果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任凭不慈、不俭、人人争为天下先的现象肆意泛滥,就会祸国殃民,个人的生命随时也会受到戕残。正如他接着说的:“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原典】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战国《论语·里仁》)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解读】追求仁德,是人心所向。正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总会有志同道合的人。
【原典】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战国《论语·里仁》)
【注译】 “怀”思念、关心之意;小人:常人、一般人;刑:法度;惠:利益。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关心仁德,小人关心土地(生活);君子关心刑罚,小人关心实惠。”
【解读】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孔子以人的道德高下来检验。君子和小人的趣向和操守不同,差别就在公私之间。孔子认为,“怀德”、“怀刑”的人,道德高尚,行为合乎法度,这是君子之风;“怀土”、“怀惠”的人,目光短浅,贪财贪利,这是小人之品。这和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一个意思。
【原典】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战国《论语·述而》)
【注译】游:畅通、畅游;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全句译意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畅通六艺。”
【解读】这是孔子的教学纲要,也是孔子对德才兼备的最早诠释。道、德、仁是儒家的道德要求,六艺是人的多方面才能。道、德、仁、艺共为一体,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君子、士人志于弘道,必须根据德行,德行的实践,必须依靠仁心的觉醒,而志道、德行、仁心必须经过六艺的熏陶。在孔子的视界里,道、德、仁、艺兼备是最完美的君子、士人。
【原典】君子忧道不忧贫。(战国《论语·卫灵公》)
【注译】忧:担心;道:德行、道德、真理。全句译意为:君子担心的是自己不能成德弘道,不担心自己贫穷。
【解读】孔子认为,“忧道不忧贫”,应该是君子的生活准则。君子的一生,应该“志于道”,发愤学习,加强修养,弘扬“大道”。这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个人的贫富何足忧虑?这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同一道理。
【原典】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战国《论语·子罕》)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喜爱德行像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解读】在《论语》中,孔子这句话先后出现两次。《子罕篇》出现的这一次,是孔子五十七岁那年因为鲁定公迷醉于齐国送来的女子乐队,“三日不听政”,引发孔子的感慨。第二年,孔子在卫国时,因为卫灵公与其夫人南子出游时,要孔子坐第二辆车在后跟随,孔子非常气愤,再一次发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慨。当然,孔子这一感慨不仅仅是针对鲁定公和卫灵公的“好色”,也是针对当时的人“薄于德而厚于色”而发的。在孔子看来,德是人之魂、国之基、政之本,他说过“大德者必受命”、“德不孤,必有邻”、“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等。如鲁定公和卫灵公一类“好色”之徒,孔子是十分鄙视的。
【原典】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战国《庄子·德充符》)
【注译】全句译意为:只要在德行上比别人高尚,即使形体上的有残缺也会被人遗忘。人们如果不去遗忘所应当遗忘的形体,而去遗忘所不应当遗忘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遗忘。
【解读】德是人之魂,也是人格形象之魂。庄子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评价一个人也是以德为标准。在这里他告诫世人,德行与形体相比,道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原典】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战国《孟子·尽心上》)
【注译】三公:周代的朝廷大官:司马、司徒、司空;或说太师、太傅、太保;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介:操也。全句译意为:柳下惠不因为有大官做便改变他的操守。
【解读】柳下惠的高风亮节在春秋之时很有声望,被孟子尊为“百世之师”。孟子说,“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听说了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刻薄的人变得敦厚老实,心胸狭窄的人变得宽宏大量。)孟子赞颂柳下惠的高风亮节,是教导人们,为人处世当如柳下惠坚守人生的信念和准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威胁利欲诱面前,矢志不渝,操守不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原典】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战国《吴子·图国》)
【注译】道:指为人、行事应该遵守的原则。全句译意为:如果所作所为不合乎公道正义,举措不仁不义,而又身处高位,掌握大权,这种人早晚要遭受祸患。
【解读】历史已经反反复复地证实:权力掌握在德行高尚的人手里,是人民群众之福,权力掌握在德行败坏的人手里,不仅是此人的祸,更是人民群众之祸。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权势需要有德行的人来把握,否则权力给人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祸患。
【原典】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伟大德行的人必定会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福禄,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名声,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年寿。
【解读】这段话为孔子所言。孔子认为,舜之所以被“尊为天子”、“富有四海”、“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是因为舜有“大孝”,有“大德”。由此而引发了孔子一段“大德者必受命”的感慨,也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大德者必受命”的锦绣前程。孔子的本意还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卿大夫”和“士人”行“大孝”,修“大德”。这也就是儒家“内圣”(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王”(济世安民事业)的统一之说。
【原典】百行德为首。(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译】全句译意为:各种品行以德行为第一。
【解读】德,即是“为人之道”、“做人之理”。这是为人做官的基础。为人要遵守社会公德,为官要力行官德。魏孝文帝时的儒者刘献之曾说“人之立身,虽百行殊涂,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北史·列传第六十九》)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深刻地指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所以崇德,修德,行德,永远是为人做官的必修课。
【原典】先莫先于修德。(西汉 黄石公《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
【注译】全句译意为:把什么摆在前面也没有把道德修养摆在前面重要。
【解读】人靠什么立身处世?靠的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为官靠什么取信于民?靠的也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操守是否廉直,道德是否高尚,既关系到自身的,立身处世,也关系到事业的成功。所以就有“先莫先于修德”的古训。
【原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西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注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仰:仰望;止:语气助词;景行(读háng):大路;乡:通“向”,向往。全句译意为:高山仰望才见顶,大路平坦凭人行,尽管我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孔夫子的境界),但我内心却非常向往。
【解读】这是司马迁写完《孔子世家》后在“太史公曰”中的一段话。司马迁认为孔子道德学问以及伟大人格是“至德”、“至圣”。他把孔子当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榜样。这实际上是司马迁的自我激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世树立了如尧、舜、禹、文王、周公和孔子等一系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榜样,他自己也以道德磨砺和人格升华为后世树立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光辉典范。在现代的道德建设,尤其在官德建设中,既要树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的道德榜样,也要提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道德实践的榜样。
【原典】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 王符《潜夫论·忠贵》)
【注译】全句译意为:德行和他所任的职位不相称,给他带来的祸害一定很残酷;才能和他所任的职位不相称,给他带来的灾祸一定很大。
【解读】王符这几句话颇富警醒力。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在其位,谋其政,必修其德,养其才。无德无才而居其位,只能殃其自身,甚至祸国殃民。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就要注意立身修德,不要投机钻营谋官位,不要阿谀奉承骗官位,不要重金贿赂买官位。
【原典】无德而富贵者,固可豫吊也。(东汉 王符《潜夫论·遏利》)
【注译】豫:同“预”。全句译意为:没有道德的富贵人,本应事先就哀悼他们。
【解读】这句话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是它的警戒意义因为其苛刻而突显。有道是财富诚可贵,道德价更高。那些暴富显贵而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会依仗其势力为满足自己的贪欲干一些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事情,最终自取灭亡。
【原典】君子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不担心地位的低下,而害怕德行的浅薄;不以钱财的紧缺为耻辱,却因才智的贫乏而羞愧。
【解读】这句话出自张衡的《应闲》一文。张衡是东汉的科学家、文学家,他不慕当世,从容淡静。《应闲》是他的述志之作。这几句话正是张衡的心声。从中可见张衡尚德轻财的人格。
【原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注译】馨:香,指德行美好。全句译意为:山不一定要高峻,只要有神仙居住就会有名气;水不一定要幽深,只要有蛟龙潜在就会有灵气。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因有我的美好德行才使它散发香气。
【解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自比陋室其实不陋。你看,陋室的环境多风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来往陋室的人多风流:“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陋室里主人的生活多风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的气派多风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子云是西汉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扬雄的字)。正如孔子所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真是妙语如珠,胜意迭出。尤其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含韵味和哲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以德自励,室陋德馨,景陋人贤的志气和胸怀。
【原典】欲人之化也,在修己以先之。(宋 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刘賁》)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主要想教化民心,必须先修养自己的德性。
【解读】“为政以德”,“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古人非常注重道德教化,因为道德教化是实现德治的重要路径。而布德化民,首先要修己正身。修己,以崇高的德行为万民榜样,则民不劝自立,不教而从。
【原典】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五)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如果有道德的仁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置之度外。
【解读】宋朝参知政事范仲淹在杭州时已年过六十,有告退之意,他的子弟劝他趁还在位时在洛阳修建住宅花园作为养老的地方。范仲淹对他的子弟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范仲淹所忧虑的是如何慎终如始,遵道守德,并不忧虑告退后没有居住的地方。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个人得失于度外的官德,千古传颂。和范仲淹的人格境界相比,那些革命了几十年,不贪不占,临到退休之时,却生怕“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还在位时以权谋私,大捞一把,结果是晚节不保,陷入不仁不义之地,甚至锒铛入狱的当代贪官们实在可耻可卑!
【原典】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明 吕坤《呻吟语·修身》)
【注译】全句译意为:富能济世扶贫,贫能乐道无求,贵能礼贤下士,贱能保持人格尊严,这才是德行所在。
【解读】人有贫富贵贱之时,但能做到富以能施、贫以无求、贵以下人、贱以忘势,就是一个有仁德之人。如果为富不仁、贫而志短、贵而骄人、贱而忘耻,那是没有德行的表现。历史的教训是:有德则兴,无德则衰。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原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 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要因为这是一件很小的坏事就去做它,也不要因为这是一件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它。
【解读】众少成多,积小致大。善的美德由一件件微小的好事积累而成,大的罪恶也是由一件件微小的坏事堆积起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人对我们的告诫。
【原典】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周易·坤》)
【注译】余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庆祥。全句译意为:修积善行的家族,必然会留下许多庆祥;积累恶行的家族,必然会留下许多灾祸。
【解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历史的教训,前贤的忠告。
【原典】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周易·系辞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美名,恶行不积累不足以灭身。
【解读】这是孔子针对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而发出的感慨。“小人”把小善看成无益的事而不屑于施行,把小恶看成无伤大体的事而不愿除去,所以恶行积累满盈而无法掩盖,罪孽发展深重而难于解救。
【原典】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春秋《老子·二章》)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为美的时候,同时也有与它相对立的丑存在;都知道善之为善的时候,同时也就有与它对立的不善存在。
【解读】老子哲学中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看来,美和恶(丑)、善和不善(恶)都是相反的对立关系。丑,由美而显,不知美则丑不显。恶,因善而著,不知善则恶不著。因此知道美才能判定什么是丑,知道善才能判定什么是不善。
【原典】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春秋《老子·七十九章》)
【注译】天道:自然规律;亲:偏爱;与:赞许,帮助。全句译意为:天道是没有偏爱的,永远亲近、赞助那些有德的善人。
【解读】《老子·七十九章》的旨意是讲德政问题。天道是自然规律在老子口中的形象说法。“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的意思,是说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为的结果。由此可见,老子教人向善,做一个有德之人。
【原典】善人,天地之纪也。(春秋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
【注译】善人;善良的人,即好人;纪:纲纪。全句译意为:善良的人,是天地的纲纪。
【解读】鲁成公十五年,晋国大夫郤錡、郤犫、郤至诬陷并杀死了大夫伯宗。晋国大夫韩献子认为三族将难免灾难。他说:“善人,天地之纪也。”天地之纪,众人所系,诛杀好人,不得人心,难免祸殃。
【原典】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春秋 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注译】登:登山;崩:山崩。全句译意为:从善就像登山一样难,从恶像山崩一样容易。
【解读】因为从善难从恶容易,所以从善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锲而不舍。在善恶的岔路口,何去何从要慎之又慎,否则,一念之差,一步之错,一踏上恶之路,就一发而不可收,如山崩一样堕落罪恶的万丈深渊。三国时孙权长史张紘给孙权遗表中的曾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话告诫孙权说,自古以来统治国家的人,由于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奢侈腐败,导致亡国。作为君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限制自己的私欲,防止奢侈腐败,保持自己的政权。
【原典】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战国《孟子·告子上》)
【注译】信:诚,真的。全句译意为:水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吗?人性的善良,正像水的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解读】孟子一贯坚持“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的向善正如水的往下流一样。孟子的这一观点正好提醒我们每个人,要以水向下流的秉性向善,以求保持作为人真、善、美的本性。
【原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西汉 戴圣《礼记·大学》)
【注译】全句译意为:大学的主旨,在于阐明光明的德性,在于亲爱人民,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解读】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中国古代的先哲早就重视道德人格的完善,并把道德人格的“至善”,作为道德教育的宗旨。《大学》更是开宗明义地说明这一宗旨。
【原典】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西汉 贾谊《新书·卷二·审微》)
【注译】全句译意为:善行不能因为微小而认为没有什么益处,恶行不能因为微小而认为没有什么危害。
【解读】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狐白之裘,绝非一腋。事物发展总是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当渐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突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善行虽小,积小可成大,最终成就自己的美德;恶行虽小,积小可成大,最终酿成自己的罪恶。现代的腐败分子无不是从今天贪一点,明天占一点开始,越贪越大,越占越多,直至犯下贪污受贿的大罪。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原典】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东汉 班固《汉书·董仲舒》)
【注译】全句译意为:积善在身,就好像白昼的时间在加长,尽管白昼在加长但人们却不易察觉;同样,积恶在身,就好像用火来销蚀油膏,尽管油膏在减少,人们却不易发现。
【解读】这是董仲舒对汉武帝的进言。“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尧舜之所以得令名,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施行德政所致。桀纣非一日而亡,而是长期暴戾不仁所致。董仲舒说,“善恶之相从,如影响之应形声”。
【原典】福在积善,祸在积恶。(西汉 黄石公《素书·安礼章第六》)
【注译】全句译意为:福在于积累善行,祸在于积累恶果。
【解读】积善对民众有利,民众自然欢喜拥戴,自己也就福在其中。积恶就会侵害民众的利益,民众自然视为寇仇,灾祸必然降临头上。善恶在己所为,福祸由众而定。这是为人、从政首先要明白的准则。
【原典】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三国 王肃《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促成别人的恶行。
【解读】成人之善是一种德行,所以君子乐以为之。成人之恶是害人之举,所以君子不为。
【原典】一人行善,万人可激。(明 宋濂《元史·列传第五十六》)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做了善事,就有一万个人会受到他的激励。
【解读】人心向善。因此,一人行善,就可以激励千万人起来向他学习。先进者的榜样,领导者的表率,具有极大的激励和号召作用。
【原典】为善不求人知者为上,知而不自有其善者次之,呶呶焉自媒自鬻,惟崇虚誉者,风斯在下矣。(元 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做了善举,不希望别人知道,这是品德高尚的人;做了善举,别人知道了自己不自以为是,这是品德次之的人;做了善举,自己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自卖自夸,费尽心机为自己谋求虚名,这是品德低下的人。
【解读】“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有是纯朴而谦虚的。”俄国别林斯基的这句话正好是张养浩上面这段话的另一种说法。“为善不求人知者”是真心实意“为善”的,真正为公的人,“呶呶焉自媒自鬻,惟崇虚誉者”,是沽名钓誉的人,自私的人。
4信者,人之根本
【原典】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大不可也。(元 王实甫《西厢记》)
【注译】全句译意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不守诚信,是万万不可以的。
【解读】这是《西厢记》中红娘之言。《西厢记》中有一个剧情,说老夫人因女儿莺莺与张生私自相会之事,拷问红娘。红娘辩解说,当初贼兵围攻普济寺时,老夫人答应谁能退兵就将女儿嫁给谁。张生献策退了贼兵。这老夫人自悔前言,红娘就说她言而无信,老夫人自知理亏,只好说“这小贱人倒也说得是!”“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大不可也。”虽是出自“小贱人”红娘之口,但却是至理之言。
【原典】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周《周易·系辞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所帮助的,是顺从正道者;人所帮助的,是笃守诚信者。
【解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人之所助者,信也”。信,就是守诚诺。“君子”的承诺是合乎道义的。所以,天佑人助。
【原典】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战国《论语·为政》)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解读】信,是儒家传统道德准则之一。孔子为了说明诚信对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还作了个比喻,说这就像大车上没有安横木的輗(榫头),小车上没有安横木的軏(榫头),它靠什么行走呢?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本章中的“人”,实指当政者。他们应当取信于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信是联系人民群众纽带,朝令夕改、就会失信于民。民无信不立,不要认为失信一民无关大局。
【原典】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战国《论语·述而》)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文献、行为、忠实、信用。
【解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方针是把才智与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文、行、忠、信是他教育学生的四个主要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在孔子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典】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战国《论语·阳货》)
【注译】全句译意为: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能够做到五种品德要求,就算仁了!”“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惠爱。恭敬庄重就不致招侮辱,宽厚就能得人心,诚信就能得人信赖,勤敏就能获得成功,惠爱就能更好地役使别人。”
【解读】恭、宽、信、敏、惠,这是孔子的仁德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推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孔子在这里又讲到了诚信,把诚信列为五德之一为什么孔子如此看重诚信呢?因为坚守诚信之德,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这是推行德政的前提条件。
【原典】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战国《论语·学而》)
【注译】义:正义、公道;复:实践;复言:实践诺言。全句译意为:讲信用要合于义,这样你的诺言才能去实践。
【解读】这是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话。他是在告诉我们:实践诺言不一定就是讲信用,实践合于义的诺言才是讲信用。孟子承传了有子的观念,他在《离娄下》篇中也说:“大人(德行高尚的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子和孟子的话值得重视。现代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处事盲目讲信用,结果被心怀叵测的人拉下水,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原典】言必信,行必果。(战国《论语·子路》)
【注译】全句译意为:说话一定要讲信用,行为一定要实在。
【解读】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士”?孔子先以“行而有耻”和“孝、弟(悌)”答之,接着又说,“言必信,行必果”。自古以来,“言必信,行必果”成为“士”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也是从政为官者应有的“官德”。
【原典】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子·离娄上》)
【注译】诚身:使身诚。全句译意为:要使自己做到诚心诚意有一定的方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的话,也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因此,诚是天之道,追求诚是做人之道。
【解读】“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这里讲的是如何“思诚”,如何“诚身”。孟子认为,“诚身”先立善,“思诚”先思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的话,也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
【原典】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战国 《墨子·修身》)
【注译】全句译意为:源头混浊的,其流必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必然败坏其名声。
【解读】名不徒生,誉不自长。和流水自有源头一样,源清水自清。诚信是名声之源,诚信好,名声就好。源浊水自浊。诚信不好,名声也不好。因此,“君子”应坚守诚信,诚至而名归。
【原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战国 《荀子·不苟》)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修身最主要的是诚实,能做到诚实,就没有其他背理的事了。
【解读】荀况在这里强调的是“君子”“致诚”对于革故创新,对于引导民众的重要。正如他所说的,“不诚则不能化万物”,“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原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终始:根本。全句译意为:诚是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也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诚为贵。
【解读】这是《中庸》论“诚”的关键词。在儒家看来,诚不仅是完成自身道德修养的要素,而且又用诚来化成万物。至诚的道理是悠远无穷的,悠远无穷就能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变得高明。博厚,可以承载万物;高明可以覆盖万物;悠久,可以化成万物。
【原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至诚:最高的诚实。经纶:整理丝缕,这里指规划、制定的意思。全句译意为: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治理制定天下的法规,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懂得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
【解读】只有至诚的人,才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才能治理制定天下的法规,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懂得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因此,至诚是人们应努力达到的一种境界。
【原典】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西汉 戴圣《礼记·儒行》)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的儒者不珍重金玉,而十分珍贵忠信的品德;
【解读】这是孔子对鲁哀公阐明“儒行”(儒者的德行)中的一句话。孔子的意思是,人立身处世最可宝贵的是德行,是忠信,金玉财宝只是身外之物。只有那些有德行、讲忠信的人,才能得人心,使民服。
【原典】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西汉 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译】季布:原为楚项羽的手下,后为汉名将。全句译意为:得到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声允诺。
【解读】成语“一诺千金”原是当时楚地的谚语,赞季布讲信用,重承诺的道德操守。一诺千金,会赢得人们的敬重与拥戴,从而团结一心共兴事业。所以,一诺千金成为中华民族的传达室统美德。清代名人顾炎武有诗曰:“生不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意思是自己生来就把实现诺言看得贵同黄金,绝不因为受到挫折和困顿言而无信。
【原典】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西汉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必须果断,自己许下的诺言必定忠诚地履行。
【解读】这是游侠的品德。游侠正是以“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的品德获得广泛的欢迎和爱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也应该是做人为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品德。 
【原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了赤诚之心,金石也可为之裂开。
【解读】人世间的艰难,即使坚硬如金石,只要有了一腔热血,一片赤诚,也会为热血所溶,为赤诚所化。而热血和赤诚,来自信念的坚贞、强烈的责任和奋斗的激情。
5仁者爱人
【原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战国《论语·颜渊》)
【注译】爱人:对人慈爱。全句译意为: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就是仁。”
【解读】中国古代先哲一直把和谐一致的“大同”境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而“大同世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以“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生平谈得最多的是“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最重要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视为“仁”的基本内容。这种超越人的自私心理,提倡对他人“仁爱”,反映了人类追求人与人和谐的普遍愿望。
【原典】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战国《论语·学而》)
【注译】弟子:学生的爱称。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做学生,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要谨慎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解读】孔子从“仁”出发,由“爱亲”而推及“爱人”,由“爱人”而“泛爱众”。这就是要求人们普遍地博爱众人。
【原典】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德,比对水火更迫切需要。”
【解读】孔子这句话是说,在生活中仁德比水火更重要。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就不成其为人。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仁爱,那比水火相侵更可怕。
【原典】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战国 《论语·颜渊》)
【注译】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复:恢复、践行。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都回到‘仁’了。践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解读】圣王时代(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时代)实行德治、礼治,呈现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和“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儒家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自东周以后,中国的社会由原始的统合,进入了群雄争霸的长期分裂、混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圣王不作,诸侯放咨,处士横议” 。在孔子看来,已经“礼崩乐坏”,“道之将废也”。孔子一心希望,整个社会应该恢复到圣王时代。那么,怎样恢复呢?孔子认为,关键是“克己”,特别是从当政的“君子”们个人做起。因为正是这些当政的“君子”们首先破坏了“礼”,放纵贪欲,“苛政猛于虎”。只要“君子”们都有能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原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战国 《论语·雍也》)
【注译】全句译意为:作为仁人,自己要立身,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通达了,同时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自己能够切身处地先为别人着想,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解读】这是孔子给子贡解释怎么样才达到仁人的标准时所说的话。子贡把仁人想得太高远莫及,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就告诉他,“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尧、舜都难于做得到。“能近取譬”,从近处做起,推己及人,为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为仁了。西方基督教《圣经·新约》中提出的“为人准则”是:“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爱因斯坦也说过相同意思的话:“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作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原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战国《论语·颜渊》)
【注译】全句译意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解读】这是孔子回答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时所说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仁”的一个内涵。“仁者”即使不能成全他人,起码遇事先替别人着想。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得到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1993年在芝加哥签署的《世界伦理宣言》中,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列为一项重大原则,提倡各国应用这一原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处理国家、民族、宗教、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原典】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战国《论语·里仁》)
【注译】好:(读hào号)喜爱;恶(读wù):讨厌。全句译意为:只有仁者才能去亲爱人,憎恶人。
【解读】“仁”是孔子提出的下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仁”是人的本心,是人内在的善良本质。对于“仁”,孔子有过很多解释,最基本的就是“仁者,爱人。”正因为仁者爱人,所以对害人的人必然会很憎恶。
【原典】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战国《论语·卫灵公》)
【注译】当:面对;让:谦让。全句译意为:孔子说:“面对合乎仁义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解读】“仁”是儒家思想所认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行“仁”,不必谦让老师,重要的是坚持真理,坚持仁道。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原典】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战国 《尚书·盘庚上》)
【注译】无:通“毋”,不,不要;老成人:指老年人;弱:这里是欺凌、轻视;孤:孤单、孤独,这里指孤苦无依的人。全句译意为:不要欺侮、轻慢老年人,(也)不要欺凌、轻视孤苦和弱小的人。
【解读】这是盘庚告诫大臣的话。盘庚是从“慢其所敬者凶”的教训出发,鲜明地提出了“尊老爱幼”的道德命题。可见“尊老爱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原典】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战国《孟子·尽心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孟子说:“仁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仁与人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是道。”
【解读】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的管仲最先提出。孟子的“仁也者,人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原典】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战国《孟子·告子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了那条正路而不走,丢失了善良的心而不知道找回,真可悲!
【解读】孟子将“仁”和“义”比作人之心和路,这是“性善说”的体现。仁是爱人之心,是人心必须常居而勿失的根本所在,义是人按照仁爱的要求而行动时应当遵循的原则规范。
【原典】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战国《孟子·尽心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都有不忍心去做的事情,把这种不忍之心扩充到他忍心去做的事情上,就做到仁了;人都有不屑去做的事情,把这种不屑之心扩充到他肯去做的事情上,就做到义了。
【解读】孟子认为,“仁义”是道德的最高准则。能够同情别人的不幸,就是仁的表现;能够去做应当做的事,就是义的行为。
【原典】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孟子·离娄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仁义的人爱护别人,有礼的人敬重别人。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经常爱护他;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经常敬重他。
【解读】这是孟子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句话早已成为鼓励人们互敬互爱的名言。
【原典】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爱类》)
【注译】全句译意为:对其他物类仁爱,对人却不仁爱,不能算是仁爱。
【解读】没有对人的关心和重视,所谓“爱人”就是一句空话。《论语·乡党》记述孔子“爱人”的一个精彩细节。孔府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孔子心里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来看待。马棚失火,孔子问人不问马,真可谓重视“人的价值”的经典之言。
【原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全句译意为:知、仁、勇,这三种是天下通行的德行。
【解读】此为孔子之言。孔子认为,一个君子的理想人格,应当同时具备“知、仁、勇”三种美德。他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原典】唯仁有亲。(战国 《司马法·定爵》)
【注译】全句译意为:只有仁爱,才能使人亲近。
【解读】讲仁爱的人,能够让人感到平易近人,令人感到亲切,因此值得信赖。
【原典】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西汉 戴圣《礼记·儒行》)
【注译】全句译意为:温柔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宏包容,是仁的用为;谦逊待人,是仁的技能。一举一动都有礼貌,是仁者的外貌;说话谈吐高雅,是仁者的文采;吹歌弹唱,是仁者的谐和;分散钱财,赈济贫穷,是仁者的施与。
【解读】戴圣的《礼记·儒行》集中宣扬儒者的德行。这段话是儒家所推崇的美德,主张“仁爱”。戴圣说,儒者兼有以上的美德,仍然不敢说自己已达到仁。可见仁的境界之高,修炼之深。
【原典】博爱谓之仁。(唐 韩愈《原道》)
【注译】全句译意为:博爱就叫做仁。
【解读】韩愈这句话和孔子、孟子的“仁者爱人”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先生对韩愈这句话很赞赏。他在《军人精神教育》中说:“仁之定义,如唐韩愈所云;‘博爱谓之仁’,敢云适当。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为私爱”,“能博爱者,即可谓之仁”。(引自王正平《中国道德传统认探微》)
         
功崇惟志篇
【本篇导读】
俗谓“人各有志”。《说文》言志为“心之所向也”。《诗序》言“在心为志”,是说一个人心中想什么,行动上便做什么,便是他的志。“志”也是通常说的“意志”、“理想”。
树立廉政之风,首先应该是立志。因为人的行动总是被意志、理想决定和支配。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和动力。意志有高远、平庸之分。有高远的意志,就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远离腐败和堕落的陷阱。正如孔子所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实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
“志当存高远”。志向立得高远,抗御腐败诱惑的自觉才会更高更强。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如果只是“喻于利”,“放于利”(《论语·里仁》),就会见利忘义,“乱大谋”。因此,孔子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就是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却又以穿的不好,吃的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和他谈“志于道”。有了高远的志向,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就能忍住诱惑,无欲则刚,廉洁奉公。
志向和气节是密不可分的。志向是气节的源泉,气节是实现志向的保证。历来酬大志、成大事、立大业者心中都长存一种浩然正气,都能不坠青云之志,坚守人生大节。江泽民同志说过:“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古语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等,都是讲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文天祥专门写过一篇《正气歌》,他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树立和发扬的最大的正气。大大发扬这种正气,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邪气就滋长不起来。要教育干部自觉地树立正气,坚决同歪风邪气作斗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原典】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战国《论语·里仁》)
【注译】苟:如果,假如;恶:坏,坏事。全句译意为:如果立志践行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解读】孔子这句话强调了立志行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一个人如果树立了行仁的志向,他就会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他面临各种威胁和利诱时,就会以行仁的志向约束自己,不去为非作歹,巧取豪夺;以仁德自律,力戒骄奢淫逸,努力去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原典】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北宋 程颢《明道先生文集·论王霸札子》)
【注译】邪:不正;异:不同;端:端正。异端,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全句译意为:要想治理天下,必须首先树立治理天下的志向。正确的志向树立了,那么听到邪说也不会改变,碰到异端也不会被诱惑。
【解读】立“正志”,不仅对于成大事、治天下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抵御各种异端邪说、歪风邪气也是至关重要的。
【原典】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春秋 左丘明《国语·晋语四》)
【注译】全句译意为:像怕疾病一样地敬畏天威的人,是人中的最上者。只知道随心所欲随波逐流的人是人中的最下者。看到可眷恋的事物就想起天威可敬畏的人,还不失为人中的中者。
【解读】这是齐国宰相管仲说过的话。晋国公子重耳因家族内乱逃到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他,并待他很好。重耳便打算老死在齐国,说:“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谁还去管别的呢?”重耳的妻子姜氏援引管仲说过的这段话,劝说重耳要立志成就大事,回国建功立业,不要贪图眼前的安逸享乐。惟其如此,才能有所作为,在人民中树立声威,身居人上。
【原典】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战国·《尚书·周官》)
【注译】崇:崇高;惟:由于,因为;广:广大。全句译意为: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
【解读】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家(即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周家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其中他在教训他的“官君子”(各级官长)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道: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忽略。你们要知道,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
【原典】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战国《论语·公冶长》)
【注译】之:这里作宾语,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全句译意为:使老年人生活安逸,使朋友能互相信任,使孩子们得到关怀并受到良好的教养。
【解读】这是孔子与颜渊、子路之间的一次关于志向的问答。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同甘共苦而无憾,颜渊的志向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表功。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是要普化仁德于天下,使人人各得其所。可见,三个人志向的境界是不在一个层面的。宋程颐评论三个人的志向时说:“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原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战国《论语·泰伯》)
【注译】士:这里是指学习儒家礼乐文化的读书人。弘:宽广,开阔;毅:刚强,坚毅;任:使命;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已:止息。全句译意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弘大而刚毅,因为他担负的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能说责任不重大吗?一直奋斗到底,至死方休,能说路途不遥远吗?
【解读】“仁”,既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也是儒家的社会理想。西周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危难,激发了志士仁人以推行仁德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德,追求仁政,虽屡遭困厄,仍矢志不移。孔子的弟子曾子对践行仁德也是矢志不移。曾子认为,士应把在天下推行仁德作为自己的毕生任务。推行仁德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刚强不屈,永不懈怠,死而后已。曾子这段铿锵有力的话后来变成了“任重道远”的成语,广为后人传颂。
【原典】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战国《论语·子罕》)
【注译】三军:周朝制度,一个诸侯大国可拥有三军(一军约12500人);前一“夺”:丧失、失去;匹夫:泛指老百姓、普通人。全句译意为:孔子说:三军可以失去主帅,一个人不能失去志向。
【解读】人必须立下志向,并且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有的人也有志向,甚至也有雄心壮志,却经不起威胁和利诱的考验,丧志变节了,从而跌入腐败和堕落的深渊。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正是立志和守志的重要。古往今来,此句名言不知升华了多少仁人志士的人格,不知鼓舞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斗志。现代著名的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就曾请大诗人、大书法家郭沫若把孔子的这句话写成条幅挂于中堂,以此励志。
【原典】志,气之帅也。(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气:思想意志;气:意气感情。全句译意为:志向是人的意气感情的主帅。
【解读】这是孟子对公孙丑请教志与气的关系时的回答。孟子认为,志向是人的意气感情的主帅,意气感情是充满体内的力量。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气感情也到了哪里。因此,人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
【原典】况古之人,不以富贵利达为心也,其所以从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道不行而富贵利达者,古人以为耻,而不以为荣。(元 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古代的圣贤,不以富贵荣华为追求目标。他们之所以做官,目的是通过做官来推行道义。不推行道义而只想获取富贵荣华的人,古人认为是可耻的,并不认为有什么光荣。
【解读】官职就是为官从政者的人生舞台。有志于为官从政者,就应立志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推行人间正道,艰苦奋斗,有所作为,造福人民。那种只想通过做官来谋取私利,达到富贵荣华的人,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千夫所指,万人所骂。
2志当存高远
【原典】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春秋 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注译】太上:犹言最上、最高。全句译意为:最上者是立德,其次是立言,再其次是立功,立了此三项,不论时间过多久都不会作废,这才叫做不朽。
【解读】鲁襄公二十四年春,鲁国的叔孙豹出使到晋国,晋国的范宣子问叔孙豹何谓“死而不朽”?叔孙豹就以上面的话答之。西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十分欣赏《左传》记述的这个“三不朽”的故事。司马迁的好友挚峻很有才气和学问,但他却退身修德,隐于阱山。司马迁致书挚峻对其规劝。书中写道:“迁闻君子所贵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然而挚峻仅仅追求“修德”,还不是真正的“立德”。做到“三不朽”,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司马迁的一生,集“三不朽”于一身,为后世树立了永生和不朽的人格楷模。
【原典】人不求及,其能及乎?(春秋 左丘明《国语·晋语四》)
【注译】全句译意为:如果一个人不追求有所作为,又怎么能够有所作为呢?
【解读】这是重耳的妻子姜氏劝告重耳之词。重耳逃到齐国后眷恋享受,安于现状。姜氏引用《周诗》、《郑诗》上的诗句劝说重耳立大志,图大业。
【原典】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战国《论语·宪问》)
【注译】士:读书人;怀:留恋;居:家居、家庭。全句译意为:读书人留恋家庭的安逸,就不足于成为读书人了。
【解读】读书人应专心致志地读书、“修己”,而读书、“修己”的目的在于“兼治天下”、在于“安百姓”。如果专注于“怀居”等生活琐事,就难于成“士”了,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记载晋文公流亡到齐国后,有了妻妾,有了家财,便贪图安逸,不肯继续前进,他的妻子姜氏告诫他:“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原典】子曰: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战国《论语·阳货》)
【注译】饱食:即食饱,吃饱了饭;无所用心:即无所事事,什么事也不干。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干,这种人很难有作为。”
【解读】人怎样才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志于道”,“敏于事”,而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就会想入非非,产生淫邪之念。
【原典】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战国《孟子·滕文公上》)
【注译】乔木:高大的树木。全句译意为:我听说过鸟儿只会从幽暗的山谷里飞出来,迁徙到高大的树木上,却没有听说过鸟儿从高大的树木上飞下来,迁徙到幽暗的山谷里。
【解读】《诗经·伐木》中有: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其意是比喻人搬到好的地方去居住。孟子化用这一诗句,激励人们应该志存高远,奋发上进,切莫不求进取,自甘堕落。
【原典】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战国《列子·杨朱》)
【注译】全句译意为:要治理大事业的人不去处理芝麻绿豆的小事,建成大功业的人不去计较细小的成绩。
【解读】人各有志。不同的人所立的志向不同,有个人成名之志,有小家温饱的燕雀之志,有兼治天下的鸿鹄之志。有大志的人追求的是气势磅礴的大业,成大器的人关注的是天下的风云变幻。列子这句话是倡导人们要立大志,建大业,成大功。
【原典】务在事大。(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谕大》)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定要从事大的事业。
【解读】这又是立大志、做大事的劝世箴言。只有立志“务大”,才能有远大的生活目标,才能以“务大”自律、自励、自强,才能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这正是古人说的“祈乎大者得乎中,祈中者得乎下,祈乎下者,不知其所之。”
【原典】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
【注译】天下的士人,考虑的是天下长远的利益。
【解读】这是《吕氏春秋·长利》中的开篇之语。此篇是道家伊尹学派所作。他们痛斥了齐国大夫陈无宇的贪婪,教导士人立志远大,胸怀天下,不以私利为利,以天下之利为利。
【原典】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西汉 戴圣《礼记·学记》)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说:“有大德的圣人,不会拘限于一官一职;有大道的圣人,不会像器物一样只有一个用场;有大信义的圣人,不会受到盟约的限制;天之四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一个人明察了这四种情况,就有志于学之本了。
【解读】“大德”、“大道”、“大信”、“大时”,儒家视为天地人的“本源”。凡事必须着力于“本源”。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为他们认为河是海的“本源”。为学也应如此,务必从根本上把握。青年毛泽东当年在长沙求学时,孜孜于求宇宙的大本大源。在青年毛泽东看来,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本源入心,化成理想,见诸行动的过程。因此,拯救中国,变化民质,也必须首先从寻求、把握和运用本源开始。
【原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西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注译】安:哪里;鸿:大雁;鹄(读hú):天鹅。全句译意为:“燕子、麻雀怎么能了解大雁、天鹅的志向呢?”
【解读】秦朝末年的统治苛酷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陈涉、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陈涉年轻时曾给人当雇工,对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万分不满,一天,他对雇工们说“苟富贵,无相忘!”(假如有一天我们中间谁富贵了,可别忘了其他弟兄们啊!)遭到众人的讥笑。于是陈胜感叹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中透着自信与豪气。显示了他胸怀大志、不甘平凡的性格。后来,陈胜在吴广的协助下,揭竿起义,成就了一番事业。
【原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注译】宁(读nìng):难道;种:这里指富贵种。全句译意为: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富贵种吗?
【解读】这是陈涉发动起义时向戍边的农民士兵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口号。当时陈涉和戍边的农民士兵道遇大雨,延误行期,按法当斩,即使不被杀,戍边之人生还的希望渺茫。在面临绝境之时,陈涉登高而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话语中透露出鲜明的反天命思想,同时显示出陈涉的远大抱负。正是陈涉的这一呼,吹响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号角。
【原典】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三国 王肃《孔子家语·卷五·在厄第二十》)
【注译】全句译意为:处在低下的地位而无所忧虑的人,他一定想得不远;经常处身安逸生活中的人,他的志向不会远大。
【解读】马克思认为,对普通人来说,有时候,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居下”而不奋发,“常逸”而心自安,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和追求。如此人生,有何意义? 孔子一生困厄,但他一生都在为实现崇高的价值目标而努力奋斗。
【原典】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赵典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大丈夫应当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空,怎么能像雌鸭一样趴在地上不动?!
【解读】赵温在任京北郡丞时,时常感到自己怀才不遇,不被重用,发出“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的感叹后罢官而去,很有志向和气魄。后来,赵温在一次饥荒中,赈济了数万饥民,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护。汉献帝迁都后,一再提拔赵温,官至司徒录尚书事。赵温如愿以偿地实现了“雄飞”理想。
【原典】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唐 李延寿《南史·列传第三》)
【注译】全句译意为:大丈夫怎能隐藏自己的才华,使兰花与艾草分辨不清,终日碌碌无为,跟随燕雀追求蝇头小利?
【解读】此为南朝宋的鲍照所言。鲍照虽出身寒门,但他鄙视与燕雀相随的庸碌之人,不愿与碌碌无为的世人同流合污,苟且度过一生。此句正是鲍照化用,以表达其愤激之言。
【原典】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宋 欧阳修《新唐书·列传·马燧》)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下兴亡,大丈夫应当相时而动,建功立业,安邦定国,周济万民。
【解读】唐朝大将马燧少年时即有宏伟抱负。一次,他和众兄弟共同学儒时感叹地说了这番气宇轩昂的话。在他看来,天下动乱,如果长作一介书生,碌碌无为而老死,这样的生命毫无意义。只有相时而动,安邦定国,周济万民,才不枉一生。
【原典】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明 方孝儒《豫让论》)
【注译】全句译意为:生要当世人景仰的名臣,死了要成为鬼中之雄,流芳百世、彪炳史册,这才是人生之最美。
【解读】这就是古之贤者追求的人生价值。这句话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和魏晋诗人王粲的“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可谓异曲同工。
【原典】志要豪华,趣要淡泊。(明 吴从先《小窗自纪·豪华与淡泊》)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个人立志要高迈深远,生活情趣要淡漠朴素。
【解读】高远的志向是人生奋斗的强大动力,淡漠朴素的生活情趣是实现志向的精神条件。两者是互动的。志当存高远,趣向淡泊行。所以,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告诫人们要“淡漠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原典】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明 吕坤《续小儿语》)
【注译】全句译意为:要做第一流的人,干第一流的事业,说第一流的话,怀抱第一流的见识。
【解读】这是明代学者吕坤训儿之词。吕坤一生勤奋好学,于明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著作有《呻吟语》、《去伪斋文集》等。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原典】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注译】青云之志:高尚的志向。全句译意为:人到老年,不能意志消沉,而应朝气蓬勃;身处逆境,不能丧失上进的志气。
【解读】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为中国千古传唱的散文名篇。作者在描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中,以腾挪跌宕的笔势,述志言情,由逸游的豪兴,引出自己途路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四句话是化用《后汉书·马援传》中的“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笔力遒劲,音调铿锵,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备受压抑而依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原典】君子以致命遂志。(周《周易·困卦》)
【注译】致命:“舍弃生命”之义;遂:实现。全句译意为:君子在困穷之时,宁可舍去生命也要实现崇高的志向。
【解读】《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以“君子”立志、修身、治政的史学、哲学、文学相当丰富。《周易》开篇《乾卦》的“君子终日乾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篇《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困卦》的“君子以致命遂志”,都贯穿一个鲜明的命题,就是立志、修身、治政。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典】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战国《论语·雍也》)
【注译】女:通“汝”,你;画:即“划”,划地为界。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力量不够的话,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现在你是划地为界,限制自己。”
【解读】这是孔子对冉求的指评之语。冉求觉得自己在实践孔子的仁德学说和安贫乐道的精神上已经“力不足”,就对孔子说:“并不是我不喜欢先生的学说,而是因为我的力量有限。孔子就以走路作比,指出冉求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他一再说过:“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呼?我未见力不足者。”孔子认为通过自己主观努力,提高修养学问,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原典】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战国《论语·子罕》)
【注译】为山:堆土成山;篑:装土的竹筐;平地:填平地沟;覆:倾倒。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比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大功告成,可是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刚倒下了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干下去,那是我自己愿意坚持往前干啊!”
【解读】孔子的这段话里有两个比喻。前一个比喻是根据《尚书·旅敖》“为山九刃,功亏一篑”推陈出新,后一个比喻孔子从积极方面加以发挥。孔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告诉人们:世界上多少大事业,都是自强不息,从一点一滴做起。目标明确了,就要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干到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中途而止,那就前功尽弃。或进或止,关键在自己。
【原典】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战国《论语·卫灵公》)
【注译】求生:贪生;无:不要;害仁:损害仁德;有:宁愿;杀身:勇于自我牺牲。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义的人,不会苟且偷生损害仁德,宁愿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解读】成语“志士仁人”、“杀身成仁”都源于孔子这句名言。“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尚的道德境界。“求仁”、“成仁”是人生的根本准则。因此,孔子要求“志士仁人”为了成全仁德,不要贪生怕死,关键时刻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仁德。孔子的这一道德要求,强烈地感召和鼓舞了后世多少志士仁人。屈原,诸葛亮、岳飞,文天祥、范仲淹等爱国志士都是可歌可泣的道德榜样。
【原典】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 魏 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
【注译】烈士:有气节的、肯为节义而牺牲的人;徇(读xún):通“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死。全句译意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一定要完成它,这大概是烈士不惜牺牲生命所追求的。
【解读】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并且不懈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我们终有一天,会幸福地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原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注译】瑰怪:壮丽奇特;非常:不寻常,不一般;观:景象。全句译意为:世间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于艰险和僻远,而且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解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言志之作。王安石借游褒禅山说明,要达目的,必须“有志”。要争取理想的实现,就必须意志坚定,奋发图强。由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们自然会想到当代伟人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原典】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宋 苏辙《晁错论》)
【注译】立:建立,成立。全句译意为:成就大事的人,不仅要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还一定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
【解读】“俗语云‘心坚石穿’。”(陆九渊《语录》)只要有坚定的意志,石头也能穿透;只要下定决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只要自强不息,就会事业有成。
4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原典】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战国《论语·里仁》)
【注译】士:读书人、知识分子;道:真理;恶:坏,恶劣;足:值得。全句译意为: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仁德之道,却又以吃穿不好为羞耻,这种人不值得和他谈论‘志于道’的大事。”
【解读】“志于道”的读书人必须有一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这样才能有大志向、大长进、大作为。如果斤斤计较于衣食的好坏,不能过清贫的生活,“志于道”就只能是空谈。所以孔子认为这种人不值得和他谈论“志于道”的大事。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一个生活故事很有孔子“士志于道”的遗韵。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女人。有一次到一位青年家里,这位青年对他说要买些肉,并当着他的面吩咐佣人去买了一小片肉。毛泽东觉得这个人太小品,以后再也不同这个青年见面了。青年毛泽东和朋友们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青年毛泽东舍琐事而求大志的胸怀很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原典】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战国《论语·雍也》)
【注译】箪(读dān丹):古时盛饭的竹器;食:饭;堪:忍受。全句译意为: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箩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的生活,而颜回却不改他自有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解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孔子为什么如此称道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就是因为人只有像颜回那样摆脱世俗物欲的诱惑和困扰,才能心无旁骛,专志于道,实现人生价值。反之,如果胸中无志,心中无道,成天看着外面的精彩世界,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就只能变成物欲的奴隶,最终是一事无成,虚度一生。孔子推崇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对后世儒者的人生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典】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战国《论语·卫灵公》)
【注译】固:坚守、安守;斯:同“则”或“即”;滥:泛滥,这里指无所不为。全句译意为:君子在穷困时仍然能坚守自己的节操,一般人遇到穷困就不能约束自己而无所不为了。
【解读】俗语云:“人穷志不穷。”君子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顿,就丧失自己的人格。孔子在陈国时断了粮食,跟随的弟子们饿坏了,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君子也会穷困吗?”孔子教导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要弟子们不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要处变不惊,居穷不滥,坚定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人格。
【原典】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战国《庄子·缮性》)
【注译】轩:车;冕:冠。二者代指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全句译意为:不为荣华富贵而心满意足,自纵心志;不因穷困窘迫而随波逐流,趋附世俗。
【解读】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第一个揭露了人为物役的异化现象,认为世人追逐物质利益和官位权贵是“危身弃生以殉物”,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因此,庄子强烈地反对物质利欲、官位权贵对人身心自由的束缚,要求“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原典】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战国《论语·子罕》)
【注译】后:最后;凋:凋谢,凋落。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到了一年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解读】同“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一样,孔子在这里也是有感而发。松柏代表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品性。孔子对这种品性极为推崇,认为它是君子所应具备的人格精神。君子和小人在平时是很难辩其忠奸的,但到了严酷的环境,紧要的关头,君子就像严冬中的松柏一样,突现出高尚的气节。司马迁在写《史记·伯夷列传》时,引了孔子这句话来赞颂伯夷、叔齐视荣华宝贵如浮云,不惜献出生命来立名的高风亮节。
【原典】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战国《荀子·修身》)
【注译】折阅:亏本、赔本;市:指做买卖;怠乎道:不严格遵守正道。全句译意为:好的农夫并不因为缺水干旱而不耕田;好的商人不因为买卖亏本就不进市场,士人君子不因为贫穷而对于道义有所懈怠。
【解读】这句话的重心在“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所说的“道”,就是儒家倡导的礼义。在儒家看来,士人君子一生就是“志于道”,一切为了“弘道”。“志于道”会受到各种利诱,“弘道”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农民耕田会遇到干旱,商人做生意会有亏损。但是不管利诱和困难多大,都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耐得住清贫,真正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
【原典】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战国《荀子·天论》)
【注译】辍:废止;匈匈:同“讻讻”,吵闹、喧哗。全句译意为:上天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废止冬季,大地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废止宽广,君子不因为小人吵闹喧哗就中止行动。
【解读】这是《荀子·天论》中的一段话,排比式,很工整,也很有气势。“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有常体”,即上天有永恒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坚守不变的规矩,都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荀子在这里洋溢着一种自信和顽强的意志: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遵行常道,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因为小人的聒噪而放弃。大概古往今来的伟人都有独立特行的心理气势,就在荀子说了“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一千六百多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伟大诗人、长篇史诗《神曲》的创作者但丁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走你的路,让别人家去说罢!”
【原典】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诚廉》)
【注译】全句译意为:石头可以被打破,但不能夺去它坚硬的本性;丹砂可以使它磨碎,但不能夺去它红色的本性。
【解读】做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即使为了信仰而牺牲也始终不渝。这种名节观造就了多少中华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远的不说,就说当代的共产党人都深受这种名节观的影响。如共产党员周文雍,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备受酷刑,但坚贞不屈。他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不朽的诗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还有革命先烈杨闇公被捕后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牺牲前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地说:“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原典】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 屈原《离骚》)
【注译】曼曼:同漫漫,形容遥远绵长;修:长;上:上天,喻指楚怀王;下:人间,喻能理解他的政治主张的人;求索:寻求。全句译意为:前面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啊,我将上天下地去求索知音。
【解读】这是屈原伟大的诗篇《离骚》中被千古传唱的名句。在楚国实行政令改革,实现楚国的“美政”,并甘愿当开路先锋,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屈原崇高的理想。但是奸臣当道,群小竞进贪婪,楚怀王又昏庸糊涂,屈原惨遭排除,陷于孤立,宏愿落空。但是屈原并没有绝望,而是不屈不挠地去求索理解他支持他的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屈原这种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已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原典】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战国 屈原《国殇》)
【注译】诚:确实;以:用,这里有“表现”的意思。不可凌:言战士宁死不屈,志不可夺;神以灵:精神不死,神魂显灵。全句译意为:将士确实既勇敢又英武、始终刚毅坚强不可侵犯。身躯虽然死了,但精神不死,神魂显赫,是鬼中的英雄。
【解读】屈原写《国殇》,是祭为国牺牲的楚国将士的。这两句诗正是讴歌楚国将士那种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屈原以慷慨激昂的诗句,激励、弘扬为国家、为民族而“生当人杰,死作鬼雄”的人格精神和道德追求。
【原典】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三国 王肃《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卷一
【注译】益:增加。全句译意为: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解读】儒家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想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处世哲学和人生理想在儒家的士人君子可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不论“富贵”,不管“贫贱”,他们都会坚守他们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想。
【原典】志行万海里,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而害大。(西晋 陈寿《三国志·陆逊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胸怀远大的有志之士不会半途而废,也不会因小失大。
【解读】这是谋士陆逊劝诫孙权的话。当时公孙渊背弃盟约,孙权想亲自率兵征讨。陆逊给孙权分析了天下大势,劝说他成大事者不能“中道而辍足”、 “怀细而害大”。
【原典】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南朝宋 范晔《逸民传论》)
【注译】全句译意为:鲁仲连宁愿蹈海而死,也不帝秦,即使面对千乘之国的赏赐,也决不改变自己的情志。
【解读】范晔引用战国时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典故,对这类坚持理赞颂正直隐逸之士不慕功利,全求名节的志向怀抱。
【原典】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
【注译】全句译意为:无论窘困还是显达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坚守自己的理想主张,信守忠于国家的大义。
【解读】屈原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为了楚国的富强,在内政方面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外交方面力主联齐抗秦。但终因贵族腐朽势力的谗毁诬陷,被楚王两次放逐,最后抱石沉沙,自投汨罗江。柳宗元在《吊屈原文》中歌颂了屈原穷达不渝、服道守义的崇高而光辉的品质。
【原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译】全句译意为:在天下人之先忧,在天下人之后乐。
【解读】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观点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精神和深沉的社会关怀。在天下人之先忧,在天下人之后乐,已成为后代仁人志士献身民众,关心天下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的人们前仆后继,为国家的振兴,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担负起自己崇高的社会责任,并为此奋斗不息。
5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原典】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浩然:朱熹注:“盛大流行之貌。”全句译意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解读】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真理和理想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也决不苟且偷生。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通过修炼、培养,摒弃各种物欲的诱惑,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其“舍生取义”,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南宋的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被俘,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他在狱中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激励,写下了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正气歌》。现代的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暗杀,拍案而起;夏明翰面对屠刀,慷慨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原典】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西汉 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为正义而殉难,视死如归;活着受侮辱,不如赴死更光荣。
【解读】这是战国时秦相范睢与说客蔡泽对话时所言,体现了范睢的名节观和生死观。在范睢看来,人的名节比生命还重要。生有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为私利苟活,虽生犹死;为正义而捐躯,永垂不朽。
【原典】英睿当乱而不移,忠贤临危而尽节。(南朝 萧子显《南齐书·高帝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英勇睿智之人面对变乱而毫不动摇,忠臣贤士面临危险而能保持他们的节操。
【解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乱”和“临危”之际,更容易出现有胆识的英雄豪杰,最能考验忠臣贤士。
【原典】乃可死作恶鬼,不能生为叛臣。(唐 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宁可死了之后作恶鬼,也不能活着的时候当叛臣。”
【解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古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真理道义宁可节烈而死,也不能屈节求命。元显和叛乱的刺史元法僧交战被俘,元法僧想诱他当叛臣。元显坚贞不屈,义正词严地说:“乃可死作恶鬼,不能生为叛臣。”然后,从容就死,视死如归。
【原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译】汗青:用竹简记事,竹简必须烘烤去汗(水),故曰汗青,也特指史册。“照汗青”,即史册。全句译意为:自古以来人总免不了一死,应当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
【解读】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自幼就仰慕死后谥“忠”的乡贤欧阳修,立志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宋末祥兴元年八月,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元军元帅、曾和文天祥同朝为臣的张弘范劝其投降,文天祥无比义愤,即拿《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原诗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的最后两句,正是文天祥崇高气节的展现。第二年二月,南宋覆亡。元世祖忽必烈深敬文天祥之才德,屡次许以高官厚禄,劝其归顺,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坚决表示“受宋恩为宰相,安肯事二姓”,“愿与一死足矣”,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最终慷慨就义,时年才四十七岁。其舍生取义的精神光耀天地,《过零丁洋》更是千古传唱。史者盛赞文天祥:“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原典】吾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清 张廷玉《明史·史可法传》)
【注译】吾:我;朝廷大臣:史可法为南明兵部尚书。
【解读】南明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清兵南下越过淮河,直奔扬州。当时的守城将帅正是兵部尚书史可法。面对蜂拥而来的清兵,史可法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城破之时,史可法拔刀自刎,但被副将救下,后被清兵所俘。清兵统帅多铎一再许以重任劝降,史可法岿然不动,并以“吾头可断,身不可辱”回之。多铎劝降无效,即杀害了史可法。虽“碎尸万段,甘之如饴”的史可法成为南明抗清以身殉职的第一人。其慷慨赴死、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光耀千古。
【原典】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清 张廷玉《明史·循吏列传》)
【注译】办:治办。全句译意为:我只置办了一口棺材,金钱是没有的。
【解读】明正德年间,章圣皇太后薨。当时,以太监刘瑾为首的阉党势力猖獗。这些宦官借运送章圣皇太后灵柩之机,胁迫途经各州县的官吏办送财物,并扬言“不办者死”。各州县吏大多闻风丧胆,逃之不及,只有武定知州唐侃不怕一死,置办一空棺放在厅中,对前来索钱的太监说:“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 这些宦官在大义凛然的唐侃面前,狼狈而走。这种敢秉大义、敢逆贪官,宁死不去贿赂的气节和勇气,现在的官们能有几人?
【原典】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东汉 赵壹《刺世疾邪赋》)
【注译】乘:依凭;匪:同“非”。全句译意为:为了实现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人虽然死了,但精神永存;背信弃义的人虽然活着,但如同生行尸走肉。
【解读】这是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古代经典说法,当代诗人臧克家是这样诠释的:“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一个人为了个人的一点私利而背信弃义,不顾廉耻,这种人活着也只能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而那些为了美好的理想信念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才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原典】瘦到梅花应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明 吴从先《小窗自纪·枯寂与骨痕》)
【注译】全句译意为:梅花尽管清瘦,然而有着奇高的骨气;明月虽很幽静,却还是要洒下不尽的清辉。
【解读】梅花、明月向来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它们在孤高寂寞中自有自己的操守和志气。在这里,作者借梅花、明月来比喻,人不应趋炎附势,不慕荣华富贵,要学梅花,即使清瘦,尚留清气在人间;要如明月,即使清寒,也把清辉洒人间。
【原典】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明 曹臣《舌华录》)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
【解读】陶渊明当彭县令时,郡太守派督邮到各县视察。督邮来到彭泽,县吏对陶渊明说,应当穿好官服,束上腰带,去拜见督邮大人。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他把县令的官印放在县衙里,扬长而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人是要有一点骨气的。不然,为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人格尊严?
【原典】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注译】全句译意为:没有道义而活着,不如为道义而殉死;通过不正当手段去取得名利,不如公正耿直而无所得。
【解读】就生命的意义而言,没有道义而活着,与禽兽何异?就人格道德而言,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取得名利,与盗贼何异?在《唐摭言》的作者王定保看来,为了道义而殉死,生命是可贵的;因公正耿直而名利不沾,人格道德是流芳千古的。
【原典】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元 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高官厚禄容易获得,但名声气节却难于坚守。爵禄要是失去了,还有机会再获得;但名节一旦丧失了,到终生都无法挽回。
【解读】对于一个人来说,名节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名节,不需要金钱就可以使你感到富有,也不需高官厚禄就能让你显尊贵于众人之上。但是,“爵禄易得,名节难保”。为官从政者当以此言铭记在心。
格言警句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郭允礼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无耻则无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顾炎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 征)
 
★     生于富者骄,生于贵者傲。(玉 方)
 
★ 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晏 子)
古代保持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6、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 (明末·黄宗羲)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27、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郑燮) 
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
28、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重订增广》)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29、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重订增广》)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
30、不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明末·黄宗羲)
释:不拿片刻的荒淫行乐去换取没完没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会懂得这个道理的呀!
反腐倡廉警句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资治通鉴》卷四七《汉纪三十九》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生。 
    ——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明?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尧舜之心,常以天下为忧,而不以位为乐。 
    ——《南齐书》卷五一《裴叔业列传》 
     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明?薛《读书续录》卷二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汉.诸葛亮《诸葛武侯集.诫子篇书》 
    君子小人之分,在乎公私之间而已。 ——清?钱泳《履园丛话?示子》 
    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卷三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七回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魏?曹植《曹子建集?九咏》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易.节》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系辞下》
官不及呢私,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大禹谟》
古代保持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6、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 (明末?黄宗羲)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27、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郑燮) 
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
28、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重订增广》)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29、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重订增广》)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
30、不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明末?黄宗羲)
释:不拿片刻的荒淫行乐去换取没完没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会懂得这个道理的呀!
古今廉政警句选读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崇尚清正廉洁的格言警句。这些论述,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思想积累的结晶。 
为了使这些独具精神魅力的廉政格言警句,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思想渗透力和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我们从中精选了部分供大家参阅。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 金 ] 元好问《元遗山集》 
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 宋 ]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宋 ] 岳飞 
文官不爱钱财,武将不惜生命,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宋 ] 朱熹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而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 战国 ] 《苟子·正名》 
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唐 ] 李商隐《咏史》 
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破败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宋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 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 宋 ] 邵雍《男子吟》 
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战国 ] 孟子 
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 唐 ] 皮日休《六箴序》 
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 汉 ] 刘向《说苑 . 至公》 
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 晋 ] 傅玄 
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公生明,廉生威。 [ 清 ] 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 春秋 ] 《论语 . 子路》孔子语 
当官的如果自身清廉、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你;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 [ 唐 ] 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 
如果徇私枉法、贪污纳贿,不仅败坏国法、损害百姓,而且即使丑事未败露,贪贿者内心岂能不常常恐惧 ? 恐惧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大丈夫怎能因贪财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孙后代总要为此而倍感耻辱呢 !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 ? 屎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 [ 清 ]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 
一根丝,一粒米,都关系到我的名誉节操;一厘钱,一毫银,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谁说多吃多占是官吏交际难免的平常小事 ? 要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损害“清廉知耻”之德。如果你说这些钱物并非不义之财,那么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 (来源:廉政工作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