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面唐镜看端午20110605

 10同心圆10 2012-05-17

一面唐镜看端午

一面唐镜看端午
一面唐镜看端午
2011-06-05 14:28:12 来源: 新民晚报

  如图是一面唐镜,内区虽然是富丽堂皇的花卉纹,但更加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外区的铭文,“五月五日午时”,这是因为它令我们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而旧历的五月五日,恰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其实,民间对端午节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正因为这个原因,端午节的名称才五花八门,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但一个最广泛的说法是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楚国灭亡之后,屈原深感人生无望,万念俱灰,于是就怀抱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村民们闻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烟雨蒙蒙,村民们只得将小舟停泊江边,上岸躲雨。当洞庭湖沿岸的百姓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都悲痛欲绝,也自发参加捞救,一时间,成千上万条小船争先恐后般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这种哀悼活动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他的尸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唐代文秀曾经有一首《端午》诗,恰好印证了这一猜想,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无论从哪一个层面进行考量,屈原无疑是值得后世永久怀念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以死明志的诗人。春秋战国时期,仁人志士离开家园,为别国效劳的事情十分普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商鞅不正是卫国的没落贵族,为什么屈原这样一个才华横溢而又高瞻远瞩的人物没有选择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屈原不同于沽名钓誉的政治家,他的身上有一种罕见的“相始终”的精神,正是这种难得的从一而终的精神使他面对不可挽回的狂澜时,除了以身殉国再没有别的方式了结他的痛苦。也正因为他“相始终”的精神绝好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刚硬的“气节”,才使得后代由衷地钦佩他,毕竟有什么比拿生命向祖国献祭更显得崇高?

  二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国忠臣伍子胥。民间传说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他的尸体被装进皮革里投入大江,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五日,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盛行于苏浙一带。

  如果以现代人的一套价值体系衡量伍子胥的人品,他只不过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况且他匡扶阖闾的动机非常值得怀疑,他助吴灭楚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报血海深仇,谈不上是正义的战争。孟子认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安天下之民的战争为正义之战;不志于仁,攫取土地财富,争夺霸权的战争为强战。因而,如同伍子胥这样出于一己之私发动战争,自然不能算作仁厚的君子。可是善良的古代人民没有斤斤计较伍子胥的过失,反而尊敬他,纪念他,这又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宽容和对忠诚这一身为人臣的最高品格的推崇。

  三说是纪念孝女曹娥。这种说法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适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仍不见父亲尸体的痕迹,便于农历的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五日之后,人们惊异地发现,曹娥的尸身怀抱父亲的遗体已经浮出了水面。

  中国人一直推崇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亚圣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也明确说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孝,这种品质历经百年已经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土壤中,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因而,纪念孝女曹娥之说,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孝顺这种传统美德的追求和认可,也寄托了善良而智慧的先人们希望这种美德传承不衰的美好愿望。

  四说是“逢恶日”。先秦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一个毒月,五日更是一个恶日,相传这一天是五毒恣肆,邪佞横行。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中规定人们于五月要禁欲、斋戒。鲁迅曾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也差点因为生辰八字不吉利就胎死腹中。因为五月五日出生,孟尝君的父亲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就要他的母亲不要生下他。而《论衡》的作者王充亦记述道:“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甚至贵为九五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因为五月初五生就只能从小寄养于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而,每逢五月初五日,人们就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免毒虫猛兽的侵害,就顺理成章了。

  这一种说法虽然多多少少残留了一点封建迷信的色彩,因而它的可信性免不了大打折扣。但是,它是先民生活经验的总结,表现了古代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体现了他们应对自然,战胜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有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神话传说中的龙。这一种说法见于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因而,端午节这个节日源于古代部落的图腾崇拜。他的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密切相关。粽子投入水中常为蛟龙所窃,而竞渡所使用的工具最主要的便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的水系发达、沟泗纵横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自古便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该就是“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还有一种说法是夏至。坚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没有提及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而是把吃粽子这一习俗写进了夏至节中。至于赛龙舟,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也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之中,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记载认为,端午节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关于端午节的说法还有很多。与其认为端午节的出现是为纪念个别著名的人物或节气,倒不如说它本身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产物。这背后蕴藏了太多我们祖祖辈辈信奉的道德品质,相始终、爱国、忠诚、视死如归、孝顺……这些传统美德以节日的形式世代沿传,构成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隆起的脊梁骨,使我们以一种更古老、更独特也更英勇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们一谈到历史,许多人最先想起来的可能就是存放在图书馆里的一本本厚厚的历史书。可是,还有一种历史是保存在久经岁月磨损而残存的文物上的。读这种历史比读历史教科书更为直观,也更能沁入我们的心田,因为它直接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活动,渗透着我们祖先的文化创造,引起我们无穷的联想、探究和感叹。古代艺术品作为人类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厚重载体,每一件都带着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通过收藏古代艺术品,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条承载着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的岁月痕迹,去领略和重读这一部辉煌灿烂文明的经典史诗。从这一面唐代铜镜的铭文引出的端午节的传说不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吗?

  作者:尹钊 缪碧玉 刁海军 张继超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net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