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赋】◎周晓明
发布时间:2009年8月16日 11时34分
洪蒙初肇,其史难卜;天地万物,唯人圣灵。人以日月之气生,物以四时之法成。载形魄于天地,滋精神于食息。天道自和,和于术数;人道以法,法于阴阳。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祛顽疾;重养神、葆阴精;顺天时,调气机。药食同源,扶正固本;寓医以食,以形补形。药方虽出于医手,妙法则得于天地。话之以八素七真,讲之以六虚十诀①。昔钱铿调鼎,制雉羹而摄生,寿享八百②;葛洪练丹,好导引而抱朴,名传千古③。上自炎黄歧伯,下及伊尹扁鹊。立仲景之妙方,传华佗之神术。循天地运行之规,窥人体经络之妙。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疗疾之道,须凭于药。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可以除病。阴阳寒暑,知冷暖而居;春夏秋冬,顺四时而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温养肝,夏热护心,秋凉润肺,冬寒固肾,四季则养脾胃。民以食为天,故饮食之道与性命息息相关也。一米一世界,一粥一天下。六饮六膳,调之则羹、糊、浆、醴;八宝八珍,取自于瓜、果、草、参。瑞草异果,挹清气而健体;灵丹妙药,驻童颜而怡神。饮是生命活动之能源,食乃健康长寿之保障。昔《内经》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谨调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体性分寒热温凉平,性味分甜酸苦辣咸。甜入脾而养气血,酸入肝而助消化。苦入心而疗水肿,辣入肺而疏经络。咸入肾而护代谢,味有五而各司其命。孙真人④有妙论: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辛则肉胝而唇寒,多食咸则脉凝而色变。高子⑤曰: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勿尚生醢,勿饱宿脯;勿耽曲蘗,致乱天性;椒馨五味,勿毒五官;鸟窃鼠盗,勿食其遗;一粥一菜,惜所从来;一颗一粒,不忍狼藉。此乃饮食延年之七法也。此中甘苦,身历者方得;此中功效,身受者知闻。
禀赋有强弱之殊,体质有虚实之异。虚者补之,实者泄之。阴虚滋阴,阳亏壮阳。缺甚补甚,成辨证施治之良药;虚甚补甚,谓对症下药之良方。或滋阴补阳,畅神志而益五脏;或通经活络,利关节而养筋骨。或首乌煮蛋,补肝肾而益精血;或锁阳煮粥,治壮阳而补虚弱。或银耳枸杞,成明目养颜之功;或人参炖鸡,助产后虚损之力。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养身之道,重在防未然;治病之术,妙于治不病。人生在世,百年难期。世之人若能养护有法,秉灵烛以照迷津,服蔬果以濡形体,则自可健体延年,何患不能有百年之期也!此乃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
①此句典故出于唐人乐朋龟的《青羊宫碑记》。
②钱铿乃彭祖也,中国烹饪之祖,善于制作雉羹而养生,传说寿高八百岁。
③葛洪为东晋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一书。
④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寿长一百零一岁。
⑤高濂,明代戏曲作家,著有《遵生八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