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随笔]读《西游记》——修仙密码(修改版)

 善能居 2012-05-28
发错啦 大家看这个~~~``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唐僧第二次遇虎被一个猎户救下,稍微打听了一下人家的名字就很无耻地跑去人家蹭饭吃。猎户还是很淳朴的,不但管饭,还让唐僧在自己家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起行,那猎户送唐僧到两界山头,并告诉对方这里已经是大唐的国境,自己不能再往前送了,可就在两人洒泪准备分别的时候,突然听到山下有人大喊:“我师父来也!”
  
   两人走到山下一看,却原来是“王莽篡汉之时”,随着这座两界山一起从天而降,被压在山下的一只神猴。
  
   不用说,这只猴子就是《西游记》一书中最最脍炙人口的角色孙悟空了。在中国可能有很多人叫不上最近三任美国总统的名字,可能有人不知道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是谁,但是绝对没有人会不知道大闹天宫的传说。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人,就连外国人在翻译《西游记》的时候除了用《Journey to the west(西行之旅)》这样的正常直译外,也经常会给它安排一个与“悟空”有关,甚至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怪异的名字,比如《Monkey(猴子)》,或者《The Monkey King(猴王)》。全且不论这些不怎么靠谱的译名与《西游记》的故事内涵到底有多大联系,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悟空在这本书中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翻译方法还说明了另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而且很另人疑惑的问题:《西游记》全书中最重要的角色为什么是一只猴子?或者说作者把唐僧的大徒弟设计成一只猴子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与前边唐僧和观音两个角色不同,对于这只猴子的来源,那些活跃在网络或民间的解读达人们好像很少进行评价,他们基本上都自动忽略掉了这个重点人物的出身。我猜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一种能瞎拜的就瞎拜,实在拜不出来就假装没看见的不负责任行为。事实上思考或者妄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基本上集中在学术界,就我所知他们的观点大概可以被分为两类:历史研究者们往往认为这只猴子代表真实的陈玄奘西行求法时路上招聘的胡人向导,《西游记》的作者不过是借用“胡人”里边的“胡”字设计了一个“猢狲”的形象;而文学、宗教研究者,比如胡适先生、陈寅恪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等则认为这只超级猴子的来源是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中的神猴哈奴曼 。
  对于这两种说法,我个人认为都很有道理,毕竟是前辈先贤,国学宗匠们的判断,咱们普通人不好说三道四。可惜,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作者创作“猴子”的灵感来自何方,而是作者给唐僧的大弟子设定“猴子”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好像每年春节大家都要在家门口倒着着贴个“福”字,倒帖这一灵感来自于“倒”与“到”谐音,但是贴字的目的是为来年祈“福”去祸,所以灵感和目的完全是两个问题!不然怎么没人大过年的在门口倒着帖个“祸”字?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很郁闷地发现一切最终又回到原点了,近现代的国学大师们并没能解决咱们的问题:作者把书中最重要的角色——用评书的话说叫“书胆”——设计成一只猴子到底是为什么?我猜名著作者是不会没谱到为了骗些稿费凑字数,所以特意多花些笔墨来描写猴子上蹿下跳的,更何况明朝那年代有没有稿费也还不好说。
  --------------------
  注释
   《罗摩衍那》:梵文Ramayana,意思为“罗摩历险记”,在印度文学史上被誉为“最初的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共同拥有“印度文化基础”的地位。
   哈奴曼:梵文Hanuman,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传说为风神与母猴的串儿,能够排山倒海,腾云架雾,还可以变幻形象,是智慧与力量的化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