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主体与课堂革命

 阡陌躬耕 2012-06-02
 
学生主体与课堂革命
来源:中国教师报(2012-5-23) 
 
        课改已走过10年,这10年,是新旧教育思想大碰撞的10年,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生长的10年。就在新课改进行得波澜壮阔的时候,却发生了学生偷换演讲稿,公然表达对教育的不满和学生集体撕书、烧书事件,这些本可以不发生的……要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
        课改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课堂改革,一线教师是这次改革最积极的响应者、支持者,特别是那些实力薄弱的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他们更是最勇敢的探索者,因为他们太熟悉中国教育的困境,太懂得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道理。
        课改的理念,既有对国外现代教育思想,包括欧盟各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借鉴,又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坚守和发扬,是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整合与交融的产物。经过这10年的成长,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师、校长、局长成为了优秀的教育家。
        教育改革最艰难、最广阔、最深远的地方在课堂,课堂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把学生当成容器,让他们消极接受、被动应付,学生的学习生活一定是痛苦的,也就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也将成为一个失败的教育者和学生厌恶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和目标。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这是一场认识的革命,思想的解放,是打破传统课堂的主、客体本末倒置的有力武器。 
        “以学生为主体”必然带来教与学的地位的全新变革,教师与学生的责任的全新变革。“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教校”;教育变成教学生自育;教学变成教学生自学;教师成为学长;讲堂成为学堂;教室成为学室;教材成为学材;教案成为学案;教学目标成为学习目标;教学成为自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从孔子、陶行知,到夸美纽斯、斯宾塞、苏霍姆林斯基、佐藤学,他们的教育思想有这样的共同之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必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必须激发兴趣,寓教于学,必须把注入式教学变成启发式教学,必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学校和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场地和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保障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学校和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成长。 
        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同新世界的一次“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正如夸美纽斯说的:“智慧是一切思想与方法之母”,“她永远是人类所拥有的瑰宝”,“可以利用智慧的方法去征服世界”,“教是为了不教”,“教得少是为了学得更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奇思妙想,都应视为精彩的表现而得到赞赏。尊重学生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的创造取决于教师如何尊重知识、创新、创造,并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和才智。生与生以及师与生的“合作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模式。教师自身必须从“知识占有者”、“教育专家”、“教学权威”,转型为“学习专家”。 
        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学会智慧应对,尽快感知现场发生的事情,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辟蹊径。 
        现在学校都重视校本研修,但研修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如何“上好课”,而是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越是热衷于“上好课”的研修,学校、教师和教育就越加扭曲。 
        一所学校倘若只有少数教师和部分课堂是出色的,是学生、教师和家长满意的,这个学校的改革就是不成功的。学校的成功决定于校长的领导和教师的素质。校长和教师都要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专业魅力。 
        这些魅力首先来源于爱,有一首赞颂教师之爱的诗: 
        满眼都是学生,满心都是学生,在教师的世界里,学生是最大的事! 
        把心献给学生,把心掏给学生,在教师的字典里,学生是最大的字! 
        一切为了学生,一生献给学生,在教师的生活里,学生是最美的诗! 
        校长、教师的学识魅力,必须来源于读书。教育人应该首先是读书人。校长、教师应该是社会民众读书的楷模。 
        教育是事业,也是科学和艺术。我们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光辉,也最艰难的一项事业。它也是最需要无私奉献,最需要苦心孤诣、孜孜以求、不懈创造的一项事业。 
    (本文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夸美纽斯”2012中国年会上的讲话,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