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想-不完全对(老七头)

 六神三合 2012-06-03

 

 

杂想-不完全对(老七头)

手和腰联系起来了,胳膊就没有了
腰和脚联系起来了,大腿就没有了
手和脚联系起来了,身体就没有了。
哪去了,身体的四肢都感觉虚化了,只剩下丹田、命门、股骨沟组成的一个人的内核,(练太极拳好像就是在练习这个内核,我就把这个内核称作太极)这些不同的点都能与脚配合,形成身体的动作。当外力来时,通过视线、感觉、手、肩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产生接触,在极其微小的力(前面是意)产生时,我的意念已经接到对方的意念,对方的力像一个物体,递到了我的手中(或者说是身体接触点中),我的意(感觉)渗入对方的肢体,对方成为我手中的一个物体,我顺着这个物体的重量、力量,用我非常灵活的肢体调整我自己重量的分配和移动,把对方这个物体的重量(含有力量),用天平做运载工具领到空处,并且随时掌握着这些重量的变化。像用渠道把水引开,给他制造一个势能;像把滚杠放到物体下面让他减少阻力;像把车推到陡坡起始处,让他自己加速。
身体里骨头间都变成斜的接触,尽量不发生顶头的支撑,去掉立木顶千斤的态势,改由微小的保持平衡的小力来做触觉,像一个非常灵的触发器,一有来力,骨头就撤出了,肌肉就转动了,力量就领走了。这个保持平衡的小力是个名称,不是计量结果。但是,如果功夫不断进展,这个小力就不断减小,他的大小与我的灵敏度(听劲)是成反比的。对手的较量,一定程度是这两个小力的对抗,在这里,小力小一点点,对方怎么都是错的了。这个小力的名字还不太准确,说是力,就应该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可是,这个小力遍布全身各处,没有一个固定的作用点,“挨在哪里心用在哪里”就是他在哪里。方向也说不好,四面八方都存在,可能就是八方力,我叫他膨胀收缩力,随开而涨随合而收,涨在开前面,收在合外面。大小的问题也是随意念而变,平日里,他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调节身体力量的感觉,把全身的力量减到最小,让外来的力量无所依靠,这就是空。意念一动,发劲开始,所有撤力的路线都是进攻的途径,身体里的劲、力、重量同时爆发,沿着小力的路线,由着小力的引导,不是从下往上,而是从丹田向四周迅猛扩展,在遇到阻力的地方,就形成刚猛的发力。这些似乎都是外功,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就是内功了。
我糊涂了,这么说对吗?逻辑上成立吗?师傅们认可吗?朋友们砸砖吗?反正我感觉到了,有身体的感觉,也有理性的感觉。

 
 
 
 
 
 
 
 

想象和感觉-老七头

练习太极拳,要进步,就离不开想象与感觉,这是我练拳的体会。 

先说感觉。师傅经常讲太极劲,让我们把手摸在他身上,体会他身体里面的变化,有一次我摸完,想说是什么感觉,师傅马上制止我说:“你别说,按照感觉到的东西去练就对,说出来就错”,回来我想了很长时间为什么,后来,我想到,这种体会是很难用语言说清楚的,你硬要说,必然说出一部分,丢掉一部分,说了就按说的去做,就丢东西了。以后,我只要与师傅搭手或者摸劲,心里就牢牢记住那种感觉,在盘架和推手时模仿这种感觉,逐渐掌握了不少东西,真是这样,太极劲还真不好说清楚。联系到练习吴式太极拳以来的每次进步,似乎都是获得了一种新的感觉。在练习推手的过程中,师傅教给我们很多具体的东西,怎样粘逼,怎样化解,怎样吃拿,怎样发放,可是我们往往觉得动作好像没错,就是不好使,师傅就说我们没松下来,可是我们并没有使劲呀。我很长时间不去想那些具体的招法了,一门心思练松,结果有一天,与师傅搭手,师傅做了一个揽雀尾让我做,我做了两遍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好像身体的中部活了,不是一块死板了,师傅马上说我对了,这个感觉一找到,连做几个招数都是一遍就对了,师傅高兴的把我往旁边一推说,“记住这个感觉”。现在我以为练太极就是练感觉,只有感觉到了才是功夫,只有重视感觉功夫才能上。现在我盘架时,像与人推手听劲一样,仔细地听自己的劲,也就是仔细体会检查自己的感觉。说大一点,好像每次盘架的感觉都不一样,认真体会,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按师傅讲,只有练得对,正确的感觉会自然的出来,抓住这样的感觉,不断深化、体验、熟练,最后这个感觉变成你自然的条件反射,这层功夫就上身了。感觉也有大小,例如化劲,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一个来劲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向和力度,我一个一个的学化,感觉一个掌握一个,掌握多了,很多小的感觉就变成一个大的感觉,在这里,不管来劲怎么变,我都能从容化解。再发展,几个部位的化劲又会归纳起来,成为身体的一种反应,这样的反应多了,好像身体中部有了一个把(儿),这个把(儿)被自己的意念拿着,意念一动,身体可轻可重,对来力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整个人变得“灵”了。这个灵又是一个感觉,是上了层次的感觉。 

再说想象。翻阅大师们的著作,聆听师傅的教诲,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经常讲某个拳理、某种感觉时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像拳论上说“仰之弥高、俯之弥深”,师傅说,高要想无限的高,把对方的力领到非常高的天上去,深要想非常的深,深入到地下很远很远,意念要一下到达那里。在说肩松问题时,师傅常叫我们想“你站在一个很高的楼顶上,感觉把肩上的东西扔到楼下”。我想这些都是想象。刚练太极的时候,还不掌握某种拳理的时候,你无法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感觉,这时,师傅告诉你、师兄弟告诉你、过来人写文章告诉你的感觉,你就要想象,想象着练习,练多了,感觉就会有了。忘了是哪位前辈在书上说了一个体会,我加以引申,真气就像一辆汽车,经络就是车道,意念就是司机,当你还没有气的时候,司机只能模仿开车在道上跑,那时道路还不畅通,走走停停,你要不断的进行这样的练习,时间长了,道路通了,司机的身子下面不知什么时候就有车可开了。在这个过程中,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掌握的东西中,很多是先想象着练习,后来就成为实在的感觉。我琢磨,想象的过程可能就是定向的探索发现过程,前辈告诉你的感觉,你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向去想象着探索,感觉就会自然到来。    依我的体会,杨、吴两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孙、武没有学过不敢乱说,我师傅说,吴式就是从老杨家学来的,有自己的发展,但也不是很多。现在我看资料,首先看吴式、杨式的。仔细研究一下“老论”(我比较喜欢这个词),太极拳孰是孰非很清楚,你说“清晰地看到了太极拳这条路上很多事情”,我也有同感。 
但是,仅仅凭网上的东西还是不行的,它起到的是帮助的作用,扩展到作用,印证的作用,真正的东西还得师傅给你。比方说,身上的感觉没上来,太极的方法掌握多少都用不上,身上的感觉上来了,不知道太极的方法也用不上。太极的具体方法要靠师傅手对手的传授,这种感觉没法写在纸上传播。建议你找一下我师傅---战波的光盘“吴式太极拳37式打法”“吴式太极拳推手劲路用法”,看看会有帮助的。 
我过去带过十几年太极,主要是陈式,虽然也在放松,也练出气感,但没得到真的东西。在我洋洋得意去参加比赛的时候,非常偶然遇到战师傅在传授推手,我一看就傻眼了,马上开始新的学习,这以后的几年,可以说进入一片新天地,看到了太极高入云端的大山,找到了步步登高的途径, 
希望能多联系。
太极拳的练习极易上偏路,我一位师兄讲,为什么每代练上的人不多,因为,在相当的时间里,得师傅在身边不断地纠正你的偏差,自己摸索不知不觉就方向错了,因为师傅一生能照顾到的人(也就是有机缘)的人有限,所以,练上的人也不会太多。我体会,练习太极拳好像上学,一层功夫练上了,下一层功夫练法可能完全不一样,例如,一般的人开始都要练松活,到一定阶段就要练合,松活与合有点相反,过早练合就会松不透,松不透功夫就夹生了。
     从道理上说,越松越好,但是也有一个阶段性,到推手化劲上来了,能听清对方劲路,就要逐步练拿劲,能拿化后,还要练发劲,不过从练拿劲开始,就不单纯松了,往往是练整劲,这时还要练松,防止越练越硬。不过那时你已经充分认识到松的问题了,能正确对待松与不松的事情了
    说明几个问题: 
1、推手并不需要把盘架练得非常好了才能练。实际上,不推手怎么知道你盘架对不对?盘架是体,推手是用,这种说法还是太笼统,我这么说:盘架是自己练自己身上的劲,推手是两个人的劲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很容易看出自己练到对不对。练得对,能化开对手的劲,练得不对,一搭手就转不动,一逼就僵。所以,有条件还要尽早推手,把推手的体会转到盘架中进行改进,再进行推手验证,这样进步很快。 
2、推手应该有人教。不是看看光盘,两个人摸索着就能练推手。太极是什么,太极是一种劲,沾粘连随等等都是对太极劲的形容,但是,无论多么生动的形容往往都是蹩脚的。太极劲的传承都是师傅手搭手让徒弟感觉,徒弟以此为标准进行练习,徒弟练上身了再提高,然后再搭手传给自己的徒弟。一辈辈搭手传过来的,为什么强调太极拳要口传身授呢?口传是师傅根据徒弟的进展情况,纠正其问题,传授下一步的练习方法。口传必须区分对象的具体情况,下面一大帮人听,师傅在上面讲的教学模式,只是一般的教法,没人给你具体指教,是练不上身的。身授就是要摸师傅的身体,太极劲说不清楚,但是一摸就知道了,能摸到太极传人特别是大师的身体也是缘分,同时,徒弟的劲也要师傅摸了才能对症下药,这里的区别说出来,没练到这种地步的人听不懂,练到了的人也不用听了。 
3、说到松的程度,没有松过了之说,只有松的不够。老杨家自己排功力,杨露禅在十二级中才排第九级,吴式前辈修丕勋身为王茂斋三大弟子之一,到老了还在说自己还有没松好的地方。有一个说法也不知对不对,有松才有柔,有松才有刚,松到哪步就有哪步的刚柔,松到哪个程度才能谈到那个程度的阴阳变换。 
4、松是分阶段的。一定时期内,自己练松很有收获,感觉似乎很松了,但是等你前进一大步再看,又能发现还不够松。例如,自己盘架能松,一搭手就不松;平稳的情况下能松,对方一用力就不松;与不如你的人推手能松;遇上高于你的人就不松等等。练太极拳的人一辈子都在练习放松。没遇到师傅不知怎么练,一般都要练错,唯独你练松无论如何是不会错的。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具体问题,但是松是大前提。不松就不是太极拳。 
以上谬见,供拳友们批评。
     再说一个“一点点” 
练过推手的朋友都知道,“听劲”对于我们多么重要,怎么练听劲,很少有人说出来,这属于太极的"机密"。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听劲,实际是一种感觉,刚开始,听劲是两个人手相搭,通过手上的感觉,加上自己眼睛、耳朵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信息反映到大脑,产生出自己的反应。这种感觉随着练习的不断强化而逐步增强,又随着内功的增长而迅速提高,后来,不用搭手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意念,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人不动我不动,人若动我先动的一条重要的原因。 
练听劲各家都有自己的办法,我练听劲主要是推悬挂物,先重后轻,先挂起个棉皮夹克推(刚开始推轻了感觉不到阻力),而后逐步改单夹克、单衣、衬衣、背心、柳树枝、等等,基本原则是从听到而不太清楚,逐步到非常清楚,然后换个轻点的东西,再从头开始。

 
 
 

我理解的内与外--老七头

太极拳,就不能忽视内外问题。高手大师说了很多,我不想重复他们的原话,就想用我自己的话来谈谈。

这个东西原来在我的头脑中是支离破碎的、模糊的、虚无飘渺的,现在好像有了点条理,就谈谈这点条理。先把一句话放在这里,可是不保证对呀,您看了可以批、可以砸、就是别照我说的做,看看笑笑就放下吧。

我理解(下面的东西都是如此,仅仅是我理解的),太极拳有外形,有内里。外形好理解,一切身体的外表形态,都是外形,比如盘架子、推手、用法、打法、站桩、打坐等等练习时,身体的外部姿态,动作。内里就不好说也不好理解了,主要是因为这个东西看不见。我说了,可能是实际上我有,也可能是出于某种考虑我说的假话。即便是真的,不同人的感觉也会不一样,我是这样的,你可能就不是这样的。还有,内里感觉这个东西压根就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才有口传身授的说法。太极拳有外、有内,练太极拳应该是内外同练,内外同修。如果只练外形,就有太极操的嫌疑,只练内里,就有出家修道的味道了。

先说内外的关系。实际上太极拳真正的东西是在里面,是内里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效果,所谓太极功夫就是用动作把内里的东西表现出来,练的是内外结合的功夫。比如六合,是要得到内三合才必须外三合,外面不合也不可能做到内合的应用。拿外三合来说,开始做到的合往往是形式的,因为理解的是形式的合,等理解的层次上去了,怎么做都合。外三合是一个合,内三合也是一个合而不是三个合,内外的六合也是一个合,不能理解为外三、内三,是内外的六都合到一起。内外是什么关系?是源流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说不清都是都不是,一定意义上是,同时又都不是。

我大胆说一句,外是为了内而存在的,如果这个具体的外与内没有联系,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从劲的角度说,盘架子的招式、推手的动作,都是为了练出来身体里面那些感觉、那些对来力的处理反应,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要练呢?总不能说"练习这些动作就是为了给别人看"吧。这些身体里面的东西,一部分只要你按照一定的要求(包括动作的规矩、放松、以下带上、以内带外、身法、步法等等)去做,去积累、去体会、去寻找,到时候就会自然产生。还有一部分恐怕没人给你调,就永远不可能自己摸索出来。这里需要说的是,要得到身体里面的东西,必须把精力集中到对自己身体内部感觉的体会上,用心去感觉身体里面的变化。如果听着音乐,看着别人,想着其他的事情,就永远也得不到身体里面的感觉,更谈不到太极拳内里的功夫。练太极拳不能没有外,很多内里的东西是通过这些外的形状、动作而逐渐领出来的,练太极拳不能只有外,只有外没有内,就不是太极拳。

说盘架,在初步掌握各式动作要领的基础上,体会身体里面的感觉就非常重要了。虽然手脚的动作是幅度大的,而动作的发起地不能是手脚本身,而应该是身体里面的某处。作为外部形态的手脚动作,相反成为一个被驱动、被挥舞、被递送、被回缩的物体。当你坐在过山车里,你就是被驱动的物体,你什么感觉,胳膊腿里就是那个道理。这些感觉开始是被动的察觉到的,后来就被你所掌握,成为你的动作内在的驱动,你掌握了这个东西,才是有了内里的感觉。

说推手,不仅是几种动作,而且比盘架明显多了一个对抗的内容,你来我去,所有的化法、拿法、发放,都有一个外形的动作,一般的人都必须有这个外形。但是,外形却又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外形这个载体运载的内容。与盘架不同,推手时手脚接触的是对方的力,这不是你自己所能完全控制的,在两个人力的体系里,你的努力才是事情的一半,不去感觉对方,结果就是错误。感觉对方是什么?也是感觉他的内里,用你的内里去感觉他的内里,才能有正确的对待。

说内外,离不开辨证的统一,内外缺一不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

什么是内里,自己理解,大概有内劲、内力、内气等等内容,这方面各家都是三缄其口,我也说不好,恐怕误人,还是去问自己师傅为好。
内与外,是辨证统一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用太极的观点就是阴阳。阴阳不仅仅是内外这一对矛盾,相同层面这样的辨证的矛盾体还有,松与紧、开与合、虚与实、动与静等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都在诠释着一个虚无飘渺而又实实在在的“阴阳”,相对来讲,这些概念比较实在,可以度量、可以用行动表现,但是,他们都不能完整表达阴阳的全部内涵,他们是共同表达这个内涵。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不能表达空间的具体地点,多个不同的两个点,就能表达一个焦点,而这些两个点都是变化的量,他们的变化有表达了这个焦点“太极”的调整范围。太极的概念是一个点,太极的范围就不是一个点了,而是一个空间。我这些靠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可以算我理解的“内”的理论依据。就是不知道对耶错耶,就是当前是对的,将来也会错,毕竟我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以上说的内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针对身体外形而言的内。走入身体皮肤以下,这个内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以我现在的认识能力,大概可以区分为几个系统,一个是神经系统,分为感知、反应、意念;一个是肌肉系统,分为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群;一个是筋骨系统,全身的筋骨和肌肉是不同的动作;一个是经络以及内气的系统;还应该有血液内分泌系统等等我还没有认知的东西。说这些不是人体解剖学,是说,这些系统在太极拳大体系里不同的作用,是说,盘架、推手、散打这些外部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内部的体系、系统是怎么作用的。为什么太极拳要放松?为什么要练静功?为什么要练气?为什么全身是太极?等等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些皮肤以下的部位。对那些专门研究胳膊多少度,姿势怎么齐,音乐怎么配的“练拳者”,理解这些,恐怕就难于上青天了。

最后,还要重复我前面说过的话,这些都是我本人理解的东西,绝对不保证是对的,感兴趣的看看乐乐,有心的帮我挑挑毛病,我这里真诚谢过!

千万别当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