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
   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




   人参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广皮 炒荷叶




按:此案点出胃阳虚弱的治疗原则。盖胃属腑,以息息下降收纳为用,故虽阳气虚弱不能腐熟水谷,然而治疗方法仍必须以通、降为要,切不可呆腻纯补,以免窒塞胃气,反而导致胃气上逆。本方以人参益智仁温养胃腑,陈皮理气和中,茯苓渗湿,荷叶升清。若阳虚甚者辛热之味如姜椒等均可加入,然胃腑属阳,喜湿恶燥,必须药证相当,用药不宜过于辛燥,此温胃与温脾之不同也。







2.某
   食谷不化,胃无火也。


   生白芍 浓朴 新会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




按:食谷后不能运化为胃阳虚弱的主要见证,此当留意者。



本方以生白芍固护胃阴,厚朴陈皮理气燥湿,益智仁砂仁温养胃阳,而益智仁砂仁均有沉降之力,亦取通降之义,《会约医镜》:“益智仁,其性行多补少,须兼补剂用之,若独用则散气”
杨仁斋《直指方》云:“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叶氏喜用益智仁于脾胃寒湿证,取其温阳固精而又有通降之力也。







3.计(三三)
   阳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参 生益智 桂心茯神 广皮 煨姜




按:本方与上方相似,桂心取苓桂术甘汤通阳化饮意义,加生姜宣散水汽。







4.高(六八)
脉小带弦,知饥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阳不足,宜用外台茯苓饮。




又: 人参 白术 茯苓 广皮 半夏
     枳实皮  白蒺藜  地栗粉



按:外台茯苓饮主治原文:“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功能为“消痰气,令能食”。盖吐后胃阳损伤,水饮内停。用于本案正为契合,但本案知饥而不能食,是仍有一分伏热在内,故二诊去原方生姜不用,加地栗即荸荠以清热生津、化痰消积,另外当有外邪见证,故加白蒺藜宣透风热。



5.某(五一)
    食谷不运, 腕胀呕恶,大便不爽,脉弦色黄。此胃阳式微,升降失司使然。法当温通阳气:




     吴萸(八分) 半夏(三钱)荜茇(一钱) 淡干姜(一钱)

     生姜汁(五分) 广皮白(一钱半)




按:脘胀呕恶,大便不爽,是胃阳虚弱而水湿阻滞,胃气失降,故以半夏、陈皮宽胸降逆,荜拨温胃,吴茱萸通阳,干姜劫水,生姜汁通便滑肠。




6.王(二二)
    初用辛通见效,多服不应,想雨湿泛潮,都是浊阴上加,致胃阳更困。仿仲景胃中虚,客气上逆,噫气不除例:




     人参 旋复花 代赭石 半夏 茯苓
     干姜




按:本案当为呃逆证,由于胃阳虚乏,浊阴上逆,故以旋复代赭汤补气降逆化痰,原方治疗吐下后胃虚客气上逆,本案为胃阳虚乏,故去生姜之温散,易以干姜之辛热通阳化饮。







7.某
   味淡,呕恶嗳气,胃虚浊逆。




    白旋复花 钉头代赭 炒黄半夏 姜汁 人参
    茯苓




按:本案虽属呕恶嗳气而非呃逆,然与上案病机相近,故用方相近,未用原方之生姜者,应该是属于胃气虚弱而痰饮内聚,湿阻气滞,大便不利,故改生姜汁通阳滑肠。







8.汪(三十)
    壮年饮酒聚湿,脾阳受伤已久。积劳饥饱,亦令伤阳。遂食入反出,噫气不爽,格拒在乎中焦,总以温通镇逆为例:




    白旋复花 钉头代赭 茯苓 半夏 淡附子
    淡干姜




按:嗜酒导致脾阳受伤日久,则平素溏便可知。然后饥饱劳役损伤胃阳,因而嗳气不畅。不畅者,嗳气复不能大口而出,故为“格拒在乎中焦”。日久溏便故以附子温阳,寒湿格拒故以干姜通阳解结,加入茯苓以分利阴阳,引阳入阴,此皆为用药常法。







9.徐
   噫气不爽,食后甚。




    杏仁 半夏曲 橘红 浓朴郁金 桔梗




按:嗳气不爽而食后为甚,则胃气失降,湿浊阻滞于中焦可知,本案属于实证,故以半夏橘红宽胸化痰,厚朴燥湿理气降逆,郁金芳香化湿,杏仁桔梗宣肺通肠降气。



此方之郁金即今之姜黄,今所售郁金实为三棱,并非一物,不可混淆。







10.陈(二十)
    多噎,胸膈不爽,胃阳弱,宜薄味:




     生白术 茯苓 新会皮 半夏曲 益智仁
     浓朴 生姜




按:此案属噎证。胃阳虚而湿浊阻滞,故以外台茯苓饮化裁,湿浊阻滞,实证为主,故去人参,加半夏厚朴,又加益智仁者,益智仁具有芳香化湿,开胃进食,温脾散寒等功能。此药《秘录》称“止呕逆”,诸子皆降,温阳而又有通降作用,故为叶氏温阳健脾诸方所常用。







11.某
   嗳气,腹微痛,脾胃未和。




   人参 焦白芍 茯苓  炙甘草




按:本方为四君子汤去白术加白芍,以方测证,虽然嗳气属于胃气失降,而本案之嗳气当为胃虚见证,故以四君子汤去白术以补胃气,腹微痛,又加白芍以止痛,此伤寒论用法。







12.黄(氏)
   灵枢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是崩淋泄泻,皆脾胃欲败之现症。今汤水下咽,少顷倾囊涌出,岂非胃阳无有,失司纳物乎?奈何业医者,中怀疑惑,但图疲药,待其自安,怕遭毁谤耳。此症一投柔药,浊升填塞,必致胀满。仲景于阳明满实,致慎攻下者,恐以太阴之胀误治耳。今舌微红微渴,皆是津液不肯升扬,脾弱不主散精四布。世岂有面色如白纸,尚不以阳气为首重也耶!




    人参 熟于术 炙甘草 炮姜 茯神
    南枣




按:宜于热,宜于寒,应以病机为准绳,所谓“有则求之,无则求之,以平为期”,此叶氏所以斥责其前医畏缩延误救阳耳。叶氏实为温阳治法高手,而今人多不知也。本案与上案相似,均为呕逆反胃,然上案为胃虚,本案同时兼有崩淋泄泻证,为脾胃两虚,故以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红枣温阳健脾,阳回则呕逆自止,若与通降,必致阳气愈弱,浊阴愈逆而呕吐也。。







13.张
    呕吐胀闷,虚中气滞:




    人参 茯苓  砂仁




按:本案为胃虚证,方只三味。呕逆胀满为主症,故去四君子汤甘草之甘缓,又去白术,加砂仁芳香化湿,辛苦降气止呕。与益智仁比较,砂仁理气降气为胜而无益智仁之补益心肾收涩敛精之功。







14.某(氏)
    脉微肢冷,呕吐清水,食不下化,带下脊髀酸。阳气素虚,产后奇脉不固,急扶其阳:用附子理中汤




附子 人参  生白术 炮姜  炙草



又: 暖胃阳以劫水湿,带下自缓,照前方加胡芦巴。



又: 脉象稍和,已得理中之效。议用养营法。



养营去远志黄{芪}五味
即作丸方。




按:叶氏常称干姜为“劫水之药”,劫水二字最宜深究。干姜辛燥悍猛,辛温之品鲜有其雠者,故凡阳气虚弱,寒饮内聚,若夫宣通阳气,力挽狂澜,非干姜无以破阴散饮。本案脉微肢厥,呕吐清水,用理中汤正为其宜。二诊带下已减,再加葫芦巴温养肾阳。三诊寒饮大消,改气血两补之法以善后。







15.蔡(妪)
   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夫肌肉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为多湿多痰。肌疏汗淋,唇舌俱白,干呕胸痞,烦渴引饮,由乎脾胃之阳伤触,邪得僭踞于中,留蓄不解,正衰邪炽。试以脉之短涩无神主义之,阳衰邪伏显然,况寒凉不能攻热,清邪便是伤及胃阳之药?今杳不纳谷,大便渐稀,若不急和胃气,无成法可遵。所谓肥人之病,虑虚其阳。参拟一方。仍候明眼采择。




    人参 半夏 生于术 枳实 茯苓  生姜




按:“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乃点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本质之精论也,大约叶氏时代中医临床医生莫不知此理者,及至今世则受到西医方法论之影响,中医医生竞相以驱逐病邪为务,鲜有知道中医理论立足于何地者矣。本案属于阳衰邪伏,干呕胸痞,直用外台茯苓饮补胃温阳,此案若与今人疗之,必以降逆止呕、豁痰化饮为首务矣。







16.吴(三六)
    壮年形伟,脉小濡,恶闻秽气,食入呕哕。缘阳气微弱,浊阴类聚,口鼻受污浊异气,先入募原。募原是胃络分布,上逆而为呕吐,此病理{之}标者。用芳香辟秽,扶正气治本,以温上通阳:



   

    藿香 草果 公丁香  茯苓  浓朴
    砂仁壳 广皮 荜茇



    又: 人参 茯苓  生益智 胡芦巴 煨木香
    煨姜




按:壮年形伟,自不应阳虚,而“恶闻秽气,食入呕哕”者,偶然感受秽浊寒湿之邪气也,病在于胃府,故云“此病理之标”,以明体质本不当如此。本方以藿香化浊止呕,砂仁草果芳香化湿降气,厚朴陈皮燥湿理气消胀,丁香温中止呕,荜拨散寒止痛。大抵以上药物,均有温中化湿理气作用,而藿香草果均以化浊僻秽止呕见长,,而草果燥烈尤甚,又可以消果积化寒湿痰饮。砂仁则性情较为温和,虽然可以燥湿而不辛烈耗气,功可降气而直入于肾故可安胎。丁香长于降气,故以止呕止呃为优。荜拨为未成熟的果实,蓄势违发,故其疏泄理气之力尤强,临床应用以止痛为选。本案虽然未提及胃痛,以方测证,当有此证。二诊燥湿理气已获效,改以温润法。







17.张
   脉虚缓,不食不饥,形寒浮肿:




    人参 生益智 广皮半夏曲 茯苓 生白芍 煨姜




按:缓为气虚,虚为营虚,不食不饥湿邪停滞,故以四君子汤补益脾胃,去甘草之甘腻碍湿,加半夏曲宽胸豁痰,降气开胃,益智仁温阳燥湿,醒脾益胃,白芍益营,煨姜化湿通阳。







18.杨(氏)
    胃伤恶食,络虚风动浮肿:先与荷米煎



  

     人参  新会皮  檀香泥   炒粳米 炒荷叶、蒂




按:此案大约与胃风汤所治证相近,以面部浮肿为主症。胃虚何以面部浮肿?盖土虚则不生肺金,金虚不制木则虚风入络而浮肿。风入经脉则动摇,风入络脉则肿胀,其治不在风木而在于培土,土旺则风自熄。







19.王
    脉微弱,面亮戴阳,呃逆胁痛,自利。先曾寒热下利,加以劳烦伤阳。高年岂宜反复,乃欲脱之象!三焦俱有见症,议从中治:



   

    人参 附子 丁香皮  柿蒂   茯苓
    生、干姜




按:此案高年而自利面潮脉微,显然下焦阳脱之戴阳证,故以四逆汤回阳救急,再合丁香柿蒂汤以降气治呃,虽戴阳尚未即脱而刻下以呃逆为急,故云“从中治”。







20.陈
    食伤脾胃复病,呕吐发呃下利。诊两脉微涩,是阳气欲尽,浊阴冲逆。阅方虽有姜附之理阳,反杂入归呆钝牵掣。后方代赭重坠,又混表药,总属不解。今事危至急,舍理阳驱阴无别法。




   人参  茯苓 丁香  柿蒂  炮附子
   干姜  吴萸




按:本案与上案相近,均为脉微下利的少阴虚寒证兼浊阴上逆的呃逆证,故叶氏指责前医方虽有姜附而又夹杂当归呆钝牵掣致使疗效迟缓。本方与上方相比,加入吴茱萸者,以本证呃逆之外还有呕吐,属于吴茱萸汤证。







21.某
   脉歇止,汗出呃逆,大便溏。此劳倦积伤,胃中虚冷。阴浊上干。




   人参  茯苓 生、淡干姜  炒川椒  炒乌梅肉
   钉头代赭石




按:汗出呃逆为胃气虚弱,浊阴上逆,便溏则脾阳亦弱,脉结则肝气不能舒达,故以四君子汤减甘草之滞缓,加乌梅、川椒、干姜辛苦酸法以开泄解结,平肝降逆,再加生姜宣散水饮,代赭石重坠降逆。







22.黄
    脉小舌白,气逆呃忒,畏寒微战。胃阳虚,肝木上犯。议用镇肝安胃理阳:




    人参 代赭石 丁香皮  茯苓  炒半夏
    淡干姜




    又: 舌白胎浓,胃阳未醒,厥逆。浊阴上干为呃。仍用通法:



人参  淡附子  丁香皮  淡干姜  茯苓



又:照方加姜汁柿蒂。



又:人参 炒川椒 附子茯苓 淡干姜 炒粳米




按:本案亦为胃阳虚的呃逆,大凡呃逆虽为胃病,而胃气之上逆却必得肝气攻冲之助,故呃逆治疗不可仅治胃气。







23.吴
    阳虚恶寒,恶心吞酸,泄泻,乃年力已衰,更饮酒中虚,治法必以脾胃扶阳。




    人参 茯苓 附子 白术干姜 胡芦巴




按:此为脾胃阳虚,脾虚则泄泻,胃虚则恶心吞酸,不宜甘腻,故以四君子汤去甘草,加干姜附子辛温回阳,葫芦巴温肾。







24.赵
    晨泄难忍,临晚稍可宁耐,易饥善食,仍不易消磨,其故在乎脾胃阴阳不和也。读东垣脾胃论,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援引升降为法:




    人参 生于术 炮附子 炙草 炒归身
    炒白芍  地榆炭 炮姜灰  煨葛根
    煨升麻



又: 肠风鸣震,泄利得缓,犹有微痛而下,都缘阳气受伤,垢滞永不清楚,必以温通之剂为法。



生茅术 (三钱) 炙草(五分)生炮附子(一钱) 浓朴(一钱)

广皮(一钱) 制大黄(五分)




按:本案初诊“易饥善食”而又“不易消磨”,已经提示此证非尽为虚证,叶氏援引东垣温升法,二诊果然效不著,于是改用温脾汤法。本案药物注明药量,在叶氏书中鲜见,值得注意。







25.金(五八)
    能食不化,腹痛泄泻。若风冷外乘,肌肉着冷。其病顷刻即至。上年用石刻安肾丸,初服相投,两旬不效,知是病在中焦,不必固下矣。自述行走数十里,未觉衰倦,痛处绕脐。议用治中法,足太阴阳明主治。




生于术 生茅术 生益智 淡干姜 胡芦巴



茯苓 木瓜 荜茇



按:石刻安肾丸见于《饲鹤亭集方》,其组成为:鹿茸1两,赤石脂3两,山药4两,戟肉2两,肉果2两,补骨脂2两,苁蓉2两,柏子仁2两,菟丝子2两,茯苓2两,远志2两,萸肉2两,茅术2两,附子2两,石斛2两,川乌2两,小茴2两,川椒2两,韭菜2两,青盐4钱;其功能为温肾固精,本案泄泻而又腹痛,安肾丸功能固涩,自然不宜。叶氏予方以白术健脾,苍术燥湿,干姜温阳散寒,荜拨、葫芦巴分别于中焦下焦温阳止痛,茯苓渗湿,益智仁温肾醒脾,木瓜敛肝和胃。盖能食而不化,自是胃腑阴血亏虚,故曰“足太阴阳明主治”,此所以酸敛之意也。“自述行走数十里,未觉衰倦”者,问诊以明非清阳下陷之证,阳气下陷则头晕身倦与一般泄泻情况不同也。





26.王(三五)
    三年久损,气怯神夺。此温养补益,皆护元以冀却病,原不藉乎桂附辛热,以劫阴液。今胃减咽干,大便溏泄经月。夏三月脾胃主候。宜从中治。




    人参  炒白芍  炙草  煨益智  炒木瓜
    茯苓  广皮




按:三年损病,气怯神夺,显然可见气血亏虚之候,而非温阳辛热可治者,故叶氏谓当“温养补益,皆护元以冀却病,原不藉乎桂附辛热,以劫阴液。”因前医过用辛热致使纳呆咽干、大便溏泻,故以温养脾胃法治之。方用异功散去白术之香燥,加入白芍补益脾阴,木瓜酸甘益胃敛肝,益智仁温阳开胃而不辛燥,本方温润平补,叶氏称之为治中法,为叶氏常用方剂,应该很好研究。







27.金
   冲年遗恙,先天最薄,夏秋疟伤,食少不运,痞胀溏泻,都是脾胃因病致虚,当薄味调和。进治中法:




   人参  益智  广皮  茯苓 木瓜
   炒泽泻  谷芽  煨姜




按:脾胃虚弱不能运化,必以甘淡扶养,若与厚味必致壅遏伤耗,亦“不藉乎桂附辛热,以劫阴液”,此“薄味调和”为治中汤制方出发点之制方出发点也。



本方加泽泻者,当有小便短、口干症状,此叶氏加减法,取五苓散之意。










28.某(氏)
   阳微浊滞,吐泻心痛,当辛温开气,胃阳苏醒乃安。




    炒半夏 浓朴 广皮 益智仁 煨木香
    乌药  香附汁 姜汁




按:浊者,湿浊痰饮。吐泻心痛,痛则不通,故以辛温宣通开气,方用半夏陈皮宽胸化痰,厚朴理气化湿,生姜温阳散饮,木香温通,香附降气,乌药散寒止痛,益智仁温阳开胃。







29.虞
   面色痿黄,脉形弦迟,汤水食物,入咽吐出,神气恹恹,欲如昏寐。此胃阳大乏,风木来乘,渐延厥逆,俗称慢脾险症。幼稚弱质,病延半月有余,岂可再以疲药玩忽!宗仲景“食谷欲呕者吴茱萸汤主之”:




   人参  吴萸  茯苓  半夏  姜汁




   又: 昨用泄木救胃土法,安受不见呕吐,然中焦阳气大虚,浊气上僭,则为昏厥,津液不升,唇舌干燥,岂可苦寒再伐生气!今如寐神倦,阳陷于阴何疑?仲景通阳理虚,后贤钱氏薛氏,皆



宗其义:




    人参   炒半夏  茯苓  广皮  煨姜
    南枣




按:泄泻不止,阳气大虚则肝风厥厥动摇,病入危途,古称慢脾风证。清代庄在田《福幼编》逐寒荡惊汤为治疗此证最著名方剂,本案叶氏径用经方吴茱萸汤以泻木救土,二诊呕泻大止,改温脾益气法以善后。本案阳虚浊逆,而唇舌干燥,津液不升,神倦如寐,为清阳下陷表现。呕泻既久,脾营亦亏,故用药以温升为主,并不用姜附辛燥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