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悟教育精髓,践行教育真谛

 心音 2012-06-06

秦海霞,又名秦湄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河南省作协会员,省级、市级优质课教师,平顶山市首批教师教育专家,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1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执教于平顶山市实验中学。热爱读书写作,喜欢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研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教辅资料多本。近年研做课题四项,分别获省、市级一等奖。辅导学生作文发表或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数百人次。

 

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记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您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践行这样的教育理念的?

 

秦海霞: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授之鱼莫若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界老前辈的这些话,我认真地琢磨过好多遍,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践行不悖,常悟常新,总有不一样的收获,于教、于学、于教学、于教育。

最初我的领悟是教方法,教学的方法,教科学地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文当作例子,使浩如烟海的篇章佳作的例子,通过举一反三,通过通读中学语文的六册书,力图让学生能通读天下文的本领,结合自己的学习,借鉴大师们的阅读写作经验,引领学生们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用文体的阅读和写作,教授各文体的阅读、写作技巧、答题技巧、应试方法,教他们开头、结尾等方式方法,用什么修辞,用哪样句式,各部分多少段落、多少个字,我都基本给学生制订出来,这样很有效果。我甚至把中考作文题目分类总结,然后给学生出十题目,保证套上考试题目,这也很有效果。如此久了,我发现,我常常对着学生“炫技”,学生在考场上就用这些“技术”对付作文和阅读,可以得高分,外面通过关系找来进行私人辅导的也多起来。但是,我却感觉到这样的感觉越来越不好,我甚至于在“技术工”的级别上愈走愈远。这是第一个层面,我把学生教得越来越会做题,越来越会考试。学生用力地跟着我学这些,最大的动力就是“得高分”,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自主学习!我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一次一个学生出了考场就大声嚷嚷,哪个哪个阅读的题目,我没看就写了,保证正确。那是我的学生,我的脸腾就红了。我的学生不阅读就写出正确答案我还算是教语文的吗?不读,不感受,没有感情……这是语文所要的吗,这是文学所要的吗,这更不是文化想要传承的啊。

我不完全否定我的阅读、写作技巧和方法,它毕竟“实用”,为家长和考生所厚爱。但是,我却深深思索,学生跟我三年,难道就为了学习肢解课文和应试技巧吗?显然不是。课文是有温度,文学是充满感情的,文化更是生动灵异的。我要让孩子们灵魂如小鱼游在语文课堂里,让他们不仅能应付考试,更要滋养心灵,润饰品格。我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真正悦纳语文,心灵自由自在穿梭在文章里,“语文是思维工具”,更是心灵的引擎,在爱憎里领略,在喜怒中感受,用心悟,有魂察,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有所为,有所不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蜜蜂钻进了花丛中,这个时候,他们对语文的爱,是自主学习的不策之鞭。从“炫技”的“技术工”到“蕴情”的“灵魂感应器”,感受文章的美,体悟文字的芬芳和温度,这个层次里,我带我的学生充分领受课文之中的各类信息:事实信息、情感信息、生命信息、心灵信息、文学信息、艺术信息……这一次,我教授学生,在感悟文章的同时要明鉴,学生变得有主见,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解读和评析。

教学生三年,为他们考虑一生,为祖国考虑三百年、一世纪。教学相长,在快乐地教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学,鲜活的灵魂感悟不如技巧让人一眼看透,但是我知道,孩子们知道,孩子的家长也知道,他们不一样了,三年之后,孩子的心更葱茏更丰饶。

从“炫技”之“技术工”到“蕴情”之“灵魂感应器”到中国人之“舵”之“锚”之“秘钥匙”的“六个字”,我以为这是我教授语文课,从教到不教,从教技、教法、传道、授业、解惑,一点点腾挪出来,我是想站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山巅上,目送我的学生们远行,行进人海,行进时代,行进历史的最青葱处……我还在努力中。

 

花一个下午看彩云

 

记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秦海霞:看到书页四周的留白,看到画家价值连城的画也有大块大片的白和空,应该明白,每一个灵魂,每一个成长,分分钟钟,也都需要留白,人生需要留白,为人处事需要留白,学生的成长、成熟、成功,同样是这样的。

卢梭的教育教学原则之一就是浪费原则,有一些时间注定要被用来浪费,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也正合了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要有学有思、有琢有磨;有吞有咽,有反刍,才能消化吸收才能成长。有理论,还要有体悟理论的实践,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空白的时空是对所学的践行和内化。

太密的小树难长成参天,要有风有空气有阳光穿梭其间,我想孩子如小树,“我是一棵苗”,很早的时候,一个学生写过这样一篇作文,他在作文中呼吁,“请给我空间,也请给我时间,我才能慢慢长大,我正在慢慢长大,我只能慢慢长大……不要用你的眼光把我熔化,不要用手把我捂化了!”我想这是孩子渴望成长留白的一种呼喊,时隔多年,我依然不能忘记,不能忘记中,我思考我的教育教学,也思考我们的教育现状——越减负担越重,越要求学生在校读书的时间越要超过8小时,9小时……两头不见日头地来去,请让孩子们睡足,睡得好他们会更聪明。想让他们多见太阳多锻炼,他们会更强壮,强壮的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是幸福人生的基础。而只有儿童本位,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创造性的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都进行创造。

卢梭还说,占用时间比虚度光阴对学生伤害还大。不给孩子自由,揠苗助长,是极错误的观念。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包括自由的时间和好的老师。这恰恰是当下孩子们最渴望的“礼物”,他们没有自由的时间,好老师可遇不可求。怎么为孩子创造真正有利于他们的生长环境?

 

我会提前下课两分钟,让学生去看看校园松,捉一朵洁白的杨絮,也会在大雪的时候,放他们溜进操场,寻找一下刚入校时的小脚丫,还会带他们打一节课的雪仗……在孩子们的书包里塞进一朵云,一缕清风,一瓣花香,他们沉甸甸的功课单里,冒出一丝微笑,轻轻松松惬意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功哪!即便没有磨刀,这个山岗爬,那个山岗跑,也是一分勘察,他们知道哪里柴更多,哪里水最清,云卷云落,白云苍狗是什么样……

孩子们的老师,家长,孩子们的教育家尤其要记住哦,空白不空,不白空,空白也是功课,休息也是一个学科啊,人生,生命,生长,成长,全都需要教育的空白填充的学习更丰满,生命更丰沛。

不妨给学生一个下午,让他们去看云彩,日后他们的心上一定会有彩云飞,从那一个空白的下午飞起,飞进时空,心空,历史的天空,你不信吗?即便他长大成为一个卖烤白薯的,他也会卖得芳香里有一缕彩云的味道,但是,多了那一个下午,并不能让他长大不去烤白薯。

 

心清如水做教师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古人“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的?在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的?

秦海霞:一切教育尊重为先——这是我奉行的一个理念,任凭你巧舌如簧,我还是希望学生从心底里,从感情深处认可我的教学,我的教育,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尊重换来只能会是更多的尊重,“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工作很特殊,教学的实践也不寻常,雕塑心灵,唤醒灵魂,情感的积极因素是必要的,更是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所必需的。

首先,爱学生,科学地爱学生,有层次地爱学生,讲策略地爱学生。

教育的秘诀就是爱,爱能让一个再愚笨至极的老师,也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教好学生。因为心灵是相通的,没有一颗心可以对爱的表达和示意无动于衷,爱是从关心开始的,关心学生的身、心、灵,关注和鼓励是很好的一种爱的方式,不一样的孩子要不一样的爱的表达,有时候抚下他的头是爱,有时候瞪上一眼也是爱,有时候冲他骂一句他也高兴的颠颠跳起来,有时候沉默不揭穿,有时候大发雷霆,有时候看她一眼,有时候此时不说,有时候秋后算总帐,有时候几句鼓励,有时候一个点拨……甚至于有时候,是一次负面的支持,曾经有一个孩子拿了办公室一个老师的辅导书要离开,正好被进来的我看到,我把头转向一侧,她很是惶恐不安地跑了,书掉在地上,这时又有老师进来,他大喊,“你回来,怎么回事!”我捡起书,“哦,是我让她查个答案,这么不小心啊。”她赶紧点头附和,“是,是……”多年之后,我收到一张没有签名的贺年卡,“感谢您老师,您帮我查到了你要我找的人生的答案,我再也不会把书弄掉地上了。”年少的孩子情绪、心性具有多变性、冲动力性,有些错误不能让它停留,象风一样飘来的,尽管可以像风一样让它飘散,不会影响孩子心灵空间的洁净的,相反,它会成为一种免疫力,免疫不良的心性和品行。

还有怀着一颗童心,心清如水做教师,这样的老师,是学生所喜欢和亲爱的。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活泼的,自己没有必要总是老气横秋,童心是一种美好,我把它当成一种生活去推崇,心清,做一个明白的老师,知道孩子们心灵的风向标,寓明析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于一言一行,对学生引领,精干的业务能力,一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理可以明察,但不必明说,装糊涂也是“心清”的一种;“如水”,如水一样有容:容人,容言,容事,即如水一样团结爱护所有的人,如水一样包容学生的一切,如水一样灵活面对,如水一样勇敢向前,如水一样平凡平易。

每一朵花都会开

 

记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您认为自己的特色或者说个性在哪些方面呢?

秦海霞: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面对具体的教育对象走出一条独有的道路来。一位音乐家没有必要数学打满分,一位体育明星没有必要再理、化方面冒尖。个性教育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处理?对于有专长,学习成绩暂时处于落后地位的学生应该怎样教育?我推崇个性,也非常重视个性教育。希望最多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最优势的方面获得最佳的教育,取得最长足的发展。

知识的教育力量首先在于教师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教育应该富有伟大的精神魅力和道德力量。

喜欢读书和旅游。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读有字的书,也要能读无字之书,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求知的渴望和阅读、游历的爱好,更希望自己能有渊博的知识、见识,去激发孩子对知识、文学、文化、科学、书藉的深切情感,把自己在书中、在路上的所见、所识、所思、所悟说给学生,以求启迪他们的人生。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永远在变化,“永远是新的”,而且都以自己独特的个人方式学习。我与每个孩子保持着一种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其个人亲切的方式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让语文教学深入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

不要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孩子的关注上隐藏着他的人生秘密——潜力和发展轨迹,比如有个孩子喜欢漫画书,他长大就吃画漫画这碗饭;有个孩子喜欢听歌、唱歌,他成为一名歌手;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枪”,长大后上了军校,精修枪具,立了功……他关注的,可能是成就他的,可能是他将要成就这个世界的。我坚信,每一朵花都会开,每一粒种子都将发芽,在我眼里,所有的孩子都优秀。

注重学法,注重教法,讲究高效。作业留得最少。举一反三,多方感悟,追求高效课堂,堂堂清,支持学生早睡早起,不搞疲劳战。打通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写作的示范,写作是阅读的实践,一个语文老师,只要打通阅读和写作,拿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出来,都可以信手拈来地讲解分析,教读教写。

大道至简,做简简单单的人,读书、教书,旅游、写字,平凡着,快乐着。

 

选择教育时喜欢的一句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青春时喜欢的一句话:燃尽青春,点亮孩子的心。

写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有你在,灯亮着,孩子不在黑暗中,祖国放心了。(选自《为梦拉纤》)

爱上教书的一句话:教书是积德行善的事。

现在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必须学会观察社会、思考社会,从而找到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向。只有那些得社会风气之先的教师,才可能把学生带向伟大的未来。

 

本报记者  齐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