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人:珠海市斗门一中张娜 对象:珠海市斗门一中高一(11)班 时间:2003年12月16日 师: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我送大家一支神笔吧。请一个同学聊一聊有关神笔的故事,引出神笔的作用——画什么什么就活了。要想得到神笔,先来猜猜谜:(幻灯片展示猪八戒的外貌描写) 师: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来者是谁? (学生很快猜出来。)师:为什么? 学生:“九尺钉耙”、“长嘴大耳”——外形特征 (幻灯片展示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师:两弯似蹙非蹙隽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学生稍作考虑猜出。)师:为什么这么快就猜出? 学生:含情目、两靥之愁、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姣花照水、弱柳扶风——性格、气质、神 (幻灯片投影另外班级同学描写教师的一段文字)留着长长的头发,不高不矮的标准身材,既普通但却在普通之中令人觉得不普通。 学生议论,但无人回答。 教师评价:对于后者,恐怕大家冥思苦想也得不出一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为什么呢? 学生:没有外貌特征,没有透露“神”的文字。 教师:明确这段文字的写作对象是自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描写教师自己,如何抓人物的外形特征,如何透露出人物的神。 一、第二环节:总结 我们刚刚见识了名家塑造出的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现在看看大家的了。 (幻灯片展示摄影作品《母亲》)学生观察讨论,看看肖像的哪些方面最能体现她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精神状态? 4~5位学生发表意见,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很多学生在外貌观察描写中带有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教师加以引导、肯定。 明确:塑造一个人物,最简单的办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我们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呢? 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特征 以形传神,表现性格特征 传达内心世界 二、第三环节:创作 实践一下吧。寻找身边的一位同学或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进行肖像描写。看谁抓住特征,写得最像,我们将会把神笔(奖品)送给这位同学,本组的参谋也各得神笔一支。 活动要求: 1.不能出现所描写人物的名字或明显的暗示。 2.大家写完后在本组内评议,推选出一至两篇,其他三组猜,以三组意见一致作为“神笔奖”的依据。 学生活动,学生评价,气氛热烈。教师只承担组织者的角色。 三、总结 肖像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凡是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莫不是以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肖像吸引了我们。在写作中,运用你独到的眼光、个性的思维来进行肖像描写,传达人物的个性、内心、神,形神兼备,我想这个人物就活了,就成功了。 我想大家此时手中都有了一支神笔,祝同学们成功! 点评: 吴斌锋: 让学生发现各个特征,口头综合表现,这样会更深刻一些。 容理诚: 可以借助名画点评的形式,借以进行人物肖像描写的训练。 何育南: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积累和知识量,要学会机智教学。这是这堂课的一个特色。 林义章: 独立完成——自我评改——合作学习——明确规范的写作教学思路可以多尝试。 容理诚(珠海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员): 选取人物肖像描写的个性化这一角度,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让学生从生活中、从日常的阅读积累中获取对个性化描写的认识和应用。教师倡导“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心态,不强加、不固定,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表现真正的人格。整堂课营造了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安全的写作环境中真正达到自主——探究写作的目的。 在进行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写作的现场性,单向创作如语言、动作、心理等要多搞。不要笼统,不要嫌麻烦。教师要有学养、爱学生、要亲近学生,能够教学相长,要把老师的个性变成学生的个性,把老师的精彩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的精彩。这也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温远萍(斗门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 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指导学生如何抓特征。最明显的;最独特的;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关的那些肖像特征。2.学生个性展露之后,教师应深化认识。3.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的写,之后再交流。 肖灵(斗门一中教导处副主任): 结合面对一群陌生学生的情况,制定科学人性的教学步骤,以猜谜的形式很快打破和学生间的陌生和隔阂,又导入到课堂的教学的主题。以练带讲,以讲促练,层层深入。和学生的交流很多,但更多的是担任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感觉很安全,敢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
|